第49屆2023年香港國際電影節(HKIFF)近日公佈完整片單,電影節將於4月10日至4月21日舉辦。電影節選映來自69個國家及地區,近200部精彩電影,當中包括6部世界首映、兩部國際首映、以及52部亞洲首映。入圍影片“當中不乏各地對種種議題的關注:國際形勢、美國總統大選以至戰火連連,成為紀錄片一大主題”(節目總監王志輝文)。
香港導演蔡瑞琦的《早鳥》成為香港國際電影節記者招待會上唯一被重點推介的紀錄片。這部作品歷時三年完成,以人文關懷聚焦生態關係,同時也是鳳凰衛視《香港自然故事》專案的核心成果之一。
杭州導演祝新的《鳳凰山下·詞》將在紀錄片展映單元呈現。此外,祝新的劇情片《世界日出時》也入圍了本屆電影節的火鳥大獎,展現出青年影人多元化的創作能力。
香港國際電影節對紀錄片偏愛有加,除了火鳥大獎中有紀錄片競賽單元以外,紀錄片展映單元有板塊為“真的假不了”。同時,在其他單元中,也有紀錄片的身影。導演、監製黃信堯與導演、攝影師大塚龍治,策展人電影學者艾麗娜組成了火鳥大獎紀錄片競賽的評審團。


本次影特邀加泰羅尼亞電影大師阿爾伯特·塞拉(Albert Serra)出席。塞拉將帶來其在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榮獲最高榮譽的紀錄新作《孤寂午後》(Afternoons of Solitude),並舉辦大師班,與觀眾分享創作理念。此外,電影節還為其策劃了包含五部作品的專題回顧展,綜合呈現其藝術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wb大師班(4月12日晚,影片連線形式)及三部曲的放映也會在影展呈現。

作為香港國際電影節的合作媒體之一,照每年慣例,凹凸鏡DOC整理出香港國際電影節紀錄片部分入圍作品及其簡介)因內容較多,將分兩次推送,若有遺漏,也請影迷朋友補充。紀錄片競賽單元入圍作品均在英皇戲院 尖沙咀iSQUARE,愛好紀錄片的觀眾,省了很多跑腿時間。
備好通行證,我們出發吧。
紀錄片競賽
(Documentary Competition)
賓州選戰
An American Pastoral
導演:Auberi Edler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2024
時長:120min
曾入選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
亞洲首映

時間正當 2023 年,賓夕凡尼亞州伊莉莎伯鎮公立學校校委會選舉在即。說是2024年美國大選前哨戰或言過其實,但對民主共和兩黨角力與地區民意選情倒可見微知著。法國導演Auberi Edler以“外國勢力”的姿態冷眼旁觀,攝影機走遍街頭、教會以至諮詢大會,把耳聞目見的真實呈現鏡頭前,任觀眾自行下判斷。
由圖書館選書自由、LGBTQ 權益以至槍械管制,從小小戰場看極右原教旨主義信徒如何左右政治;觀乎人性與民主的脆弱,或許對特朗普為何能重奪政權略明一二。
放映時間及場地(有映後):
4月18日 星期五 2:30pm 英皇戲院 尖沙咀iSQUARE
4月20日 星期日 12:30pm 英皇戲院 尖沙咀iSQUARE
邊境異客
The Guest
導演:茲維卡·格里高利·波特諾 / 蘇珊娜·索拉凱維奇 Zvika Gregory Portnoy, Zuzanna Solakiewicz
製片國家/地區:波蘭 卡達
2024
時長:78min
曾入選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並獲得最佳攝影獎
亞洲首映

在白俄羅斯和波蘭接壤的特殊區域,來自中東和北非的難民被白俄和歐盟拉來推走,互不接納,慘變“人球”。兩位導演採訪了當地一家波蘭人,記錄他們收留一名敘利亞難民,躲避警察追捕及尋找出路的過程。主客之間儘管存在語言障礙,卻隨時日建立了微妙的聯絡和默契。只是,人與人之間的猜忌豈易消除?民房之外,森林深處,夜與日掩映遮蓋不了的恐懼,死亡陰影更瀰漫不去。有戰禍就有難民危機,難保他日你我位置不會互易。
放映時間及場地:
4月18日 星期五 5:15pm 英皇戲院 尖沙咀iSQUARE
4月21日 星期一 12:30pm 英皇戲院 尖沙咀iSQUARE
拯救哈馬斯人質
(又譯:守護利亞特)
Holding Liat
導演:布蘭登·克雷默 Brandon Kramer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2025
時長:97min
柏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
亞洲首映

2023 年 10 月 7 日。貝南女兒及女婿遭哈馬斯綁架,成為十二個美籍人質之一,家庭從此天翻地覆。克藍瑪帶著攝影機走進親戚貝南的家,記錄傳媒鎂光燈外的實況,即時貼近觀察他們面對摯親生死未卜的錐心之痛與怒。一夜間被捲進加沙戰爭與國際政治角力中,家人亦得理順彼此對以巴衝突南轅北轍的理念與取態,共同拯救兩人。
八星期生關死劫雖成過去,但未來何以在“家”安身立命?以巴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死結,會否有和解的一天?
放映時間及場地(有映後):
4月16日 星期三 4:45pm 英皇戲院 尖沙咀iSQUARE
4月18日 星期五 7:30pm 英皇戲院 尖沙咀iSQUARE
身心靈清潔師
(又譯為:保羅)
Paul
導演:德尼·科泰 Denis Côté
製片國家/地區:加拿大
2025
時長:87min
曾入選柏林電影節
亞洲首映

憂鬱、社恐、痴肥……保羅在孤獨苦悶日常迷失十年之後,忽然某天頓悟身心唯一齣路竟是幫人潔淨家居。從此搖身一變,成為服務強勢女子的打掃弱雞男。徘徊於虐戀邊緣,他自尋其道,小心翼翼保持那些脆弱而絕對的關係平衡。德尼·科泰(《遺址之女》,48 屆)尾隨保羅進入不同女士家居,捕捉其工作時刻,記錄他扮馬仔扮狗仔,自拍短片上載網路,接訂單和進行各式交流。突破是最難真誠書寫的兩個字,保羅的林中路說到底比你我都撲朔迷離。柏林影展面面觀單元。
放映時間及場地(製作人/影評人將出席放映):
4月16日 星期三 2:45pm 英皇戲院 尖沙咀iSQUARE
4月20日 星期日 7:15pm 英皇戲院 尖沙咀iSQUARE
公審萊芬斯坦
(又譯:裡芬斯塔爾)
Riefenstahl
導演:德里斯·維利爾 Andres Veiel
製片國家/地區:德國
2024
時長:115min
曾入選威尼斯電影節

京洛風流絕代人,因何風絮落溪津?當曾“貴”為希特拉御用電影人,傳奇一生的麗芬斯塔爾(《意志的勝利》)肯站到鏡頭前說文論藝,甚至不避挑戰地談政治憶掌故,有什麼比這更好看更有趣?Andres Veiel(《波依斯:藝術改變世界》,41屆)當然不只是重新剪輯過往訪問,也不止於披露近年出土的新材料。在摻合虛構和紀實影像,體會法西斯美學如何實現之同時,刺激思考的後設視角突出了洗白、開脫和否認辯證法的操作,湊貼出超越美醜,透闢實存人性的肖像拼圖。
放映時間及場地(有映後):
4月17日 星期四 2:45pm 英皇戲院 尖沙咀iSQUARE
4月19日 星期日 12:30pm 英皇戲院 尖沙咀iSQUARE
種不出的未來
Seeds
導演:布列塔尼·申 Brittany Shyne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2025
時長:123min
本片曾獲得聖丹斯電影節美國紀錄片評審團大獎
亞洲首映

南北戰爭早已結束,法理上黑奴解放了,但歧視、偏見、柔性打壓從未停止。美國南部的非裔農民,近數十年都面臨土地產權被侵奪,而表面上,黑人私產只是自然萎縮,白人易如反掌便申請到的資助,黑人卻總望門興嘆,調理農務舉步維艱。
Brittany Shyne首次執導,即以女性觸覺、飽滿黑白影像,把他們的苦與樂一一記錄下來。風吹過,頭髮亂了,連串車窗內外揪心對話,滲透出罕有寫實詩意。讓子孫繼承土地,竟成隨時破滅的夢想。
放映時間及場地(製作人/影評人將出席放映):
4月16日 星期三 9:45pm 英皇戲院 尖沙咀iSQUARE
4月19日 星期六 5:30pm 英皇戲院 尖沙咀iSQUARE
塵埃不見基輔田
(又譯:戰火悲歌)
Songs of Slow Burning Earth
導演:奧爾哈·茹爾巴 Olha Zhurba
製片國家/地區:烏克蘭 瑞典 丹麥 法國
2024
時長:95min
本片曾入選威尼斯電影節
亞洲首映

空襲突如其來,火車月臺擠滿逃難人潮。遇襲樓房滿目瘡痍,學童聽到警報連忙躲進防空洞教室。靠近前線的麵包師傅謹守崗位,百姓在炮聲中等待救援物資。家屬奔赴殮房認屍,斷腿傷兵重新學行。車隊運送陣亡士兵靈柩回鄉,沿途民眾紛紛下跪致哀。
《江湖夜雨無從斷》(45 屆)剪接師Olha Zhurba拍攝家鄉烏克蘭的戰火悲歌,不需旁白解畫,影像自有萬鈞之力。當戰爭成為日常,鏡頭直視人民承受的身心創傷。烽煙未平,若叫年輕人想象未來,他們又會有何願景?
放映時間及場地(有映後):
4月17日 星期四 9:45pm 英皇戲院 尖沙咀iSQUARE
4月19日 星期六 3:15pm 英皇戲院 尖沙咀iSQUARE
加沙飛躍道
(又譯:一起跑酷)
Yalla Parkour
導演:阿里卜·祖埃特 Areeb Zuaiter
製片國家/地區:瑞典 卡達 沙烏地阿拉伯 巴勒斯坦
2024
時長:89min
曾入圍紐約紀錄片節
亞洲首映

從小隨家人離開巴勒斯坦的Areeb Zuaiter,翻開母親的舊相簿,惦記從前加沙的海浪。當她看著加沙被轟炸的影像,偶然發現一群愛好飛躍道的少年,翻騰跳躍,飛簷走壁,透過極限運動,在頹垣敗瓦中綻放驚人的生命力。她在網上認識了飛躍道成員阿密,兩人多年來隔空對話,阿密分享更多加沙生活片段,也分享了他打算離國尋求自由的心路。
看著年輕人在荒廢大樓、被炸燬的機場,以至墓地上躍動青春的身軀,身在美國的導演也在思考流離者的身份與歸屬、離散與尋根。
放映時間及場地(製作人/影評人將出席放映):
4月17日 星期四 5:30pm 英皇戲院 尖沙咀iSQUARE
4月19日 星期六 10:00pm 英皇戲院 尖沙咀iSQUARE
國際短片競賽
(Short Film Competition)
日不照之地
(又譯:誰不愛太陽)
Who Loves the Sun
導演:阿爾希亞·沙基布阿 Arshia Shakiba
製片國家/地區:加拿大
2024
時長:20min
曾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短片

灰黑濃煙遮天蔽日,魔鬼之火燃燒著被神遺棄的大地。是不捨亦無法離去,他在已成廢墟的煉油廠,以殘破設施提煉黑油。儼如末世影像詩,被戰火蹂躪的敘利亞土地,人民默默掙扎求存卻只迎來黑暗,如此美麗亦如斯殘酷。
放映時間及場地:
4月14日 星期一 4:45pm 英皇戲院 銅鑼灣時代廣場
4月18日 星期五 12:30pm 香港藝術中心 AC
憂憂愁愁的來了My Therapist Said, I Am Full of Sadness
導演:莫妮卡·溫妮莎·特賈 Monica Vanesa Tedja
製片國家/地區:印度尼西亞
2024
時長:22 min

三年的心理治療,減不退她的憂鬱。就以電影作為自我療程,翻開家庭錄影,回溯在雅加達的童年歲月,重拾與父母快樂的回憶。如今與同性愛侶在柏林自由生活,與篤信基督教的父愈來愈遠,她試圖以鏡頭尋覓與父母及自己和解的可能。
放映時間及場地:
4月15日 星期二 4:45pm英皇戲院 銅鑼灣時代廣場
4月19日 星期六 12:30pm 香港藝術中心 AC
我是你的眼
(又譯:在他們眼中)
Their Eyes
導演:尼古拉·古羅 Nicolas Gourault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2025
時長:23min
曾入圍柏林電影節

汽車,緣何能自動駕駛?一樹一柱、是人是物,全靠一群來自南方發展中國家的勞工,在電腦上批註道路上無數影像,為北方先進國家培訓人工智慧,讓駕駛系統懂得自動導航。看得見是人工智慧的先進,看不見是背後勞工被剝削。
放映時間及場地:
4月16日 星期三 4:45pm 英皇戲院 銅鑼灣時代廣場
4月20日 星期日 12:30pm 香港藝術中心 AC
大師級
(The MASTER)
尚盧未完場/高達如是說
(又譯:電影《劇本》的電影預告片摘要)
Scénarios / Exposé du film annonce du film Scénario
導演:讓-呂克·戈達爾 Jean-Luc Godard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2024
時長:54 min
曾入圍威尼斯電影節

“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這部“真.戈達爾遺作”竟以《莊子.齊物論》章句為中軸,由本尊唸誦沙特譯文,一讀就讀兩遍。
《尚盧未完場》繼續以影像論文形式,交織出關於賦格曲、藝術、愛情、戰爭、語言和電影本身的思考,但既是遺世警語,高達未敢停止,乃在《高達如是說》賈其餘勇,開啟剪貼筆記,逐頁解析未來大作的六幕結構,仿似保證片子沒拍成也沒遺憾。落紅不是無情物,戈達爾對其觀眾實在太好了。同場放映《坦克風景線》(2024,39 分鐘)。
放映時間及場地:
4月17日 星期四 7:45pm 英皇戲院尖沙咀iSQUARE
4月20日 星期日 6:00pm M+戲院MC

整理:權湄荻 張勞動
編輯:張新偉
注:文字資料來自香港國際電影節官方網站,部分圖片來自豆瓣網(感謝上傳網友)。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