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不久前結束的女子冰球世錦賽上,剛滿19歲的中國隊門將詹佳慧表現搶眼,為中國女冰成功保組立下奇功。五場比賽中,她面對對手187次射門,撲出176球。

4月19日,中國隊守門員詹佳慧(左一)在2025年女冰世錦賽對陣丹麥隊的比賽中防守。新華社發(彭志剛攝)
詹佳慧五歲半開始接觸冰球,初二起赴美留學,在冰球強州明尼蘇達成長為高中球隊的首發門將。去年升入常青藤盟校達特茅斯學院後,她如願在美國女子冰球大學聯盟NCAA(美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第一級別聯盟打球。
這位2006年出生的北京姑娘,在冰場上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沉穩和成熟。比賽中,她是門前堅不可摧的防線;賽後,她總以溫暖的笑容面對鏡頭,洋溢著中國青年的自信。
從板凳到首發
用兩年完成蛻變
本屆女冰世錦賽上,詹佳慧以首發門將身份征戰五場比賽,撲救率近94.12%。
“作為最後一道防線,如果我崩了,全隊就崩了,所以我的內心必須非常堅定。”她說,“我始終相信,只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好的事情會發生。”
“我對自己的發揮是滿意的。這是我目前參與過強度最高的比賽,很累,但我真的很享受這個過程。每次上場前我都很興奮。”詹佳慧坦言,雖然球隊只贏下一場比賽,還有一場在點球大戰中告負,但這次比賽讓她收穫了更多信心,也積累了寶貴經驗。
2023年世錦賽,同樣是在深圳,她首次入選國家隊但並未得到上場機會。兩年後,她已經成為球隊的一號門將。
談及心境的變化,她回憶起第一次代表國家隊站上冰場的場景:“2024年能夠有機會穿著國家隊隊服上場,衣服背面有我的名字、我的號碼,是非常振奮人心的事情。去年國際賽事經驗,也為我今年參加冬奧會預選賽、世錦賽做了非常好的心理鋪墊。”
從替補到主力,她走得踏實且純粹——“為國爭光,也為自己爭口氣”。
把國旗和長城印在頭盔上
詹佳慧五歲半開始接觸冰球,初二起赴美留學,在冰球強州明尼蘇達成長為高中球隊的首發門將。去年升入常青藤盟校達特茅斯學院後,她如願在美國女子冰球大學聯盟NCAA(美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第一級別聯盟打球。
代表國家隊征戰時,詹佳慧常常成為校園新聞的焦點。“目前只有幾名中國冰球球員在NCAA打球,所以對我們學校來說應該是件很少見的事,我代表國家比賽,學校會在社交媒體上釋出帖文說‘我們學校的詹佳慧代表中國隊參加比賽啦’。能透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瞭解中國冰球,我覺得非常榮幸。”
除了穩定的場上發揮,詹佳慧的守門員頭盔也吸引了不少目光。她特意將五星紅旗、個人簽名以及長城設計在頭盔的後背板上。

詹佳慧的頭盔
“我希望自己像長城一樣,守住中國隊的球門。”她說,“這些設計讓我始終記得,在國外打冰球,我要做到最好!”
“我真的很喜歡點球大戰!”
點球大戰對於許多球員而言是一場心理拉鋸戰,但對於詹佳慧來說,卻是一種特殊的享受。
“點球大戰是我和對方球員的正面對決,如果我守住了,就能為球隊帶來好的結果。當然被進球時,肯定也會覺得對不起大家。”她笑著說,“看到對手的射門被我撲出,生氣地從我身邊滑過去,那一刻心裡是非常滿足的。”
在與法國隊的比賽中,中國女冰鏖戰至點球大戰,雖最終惜敗,但詹佳慧七次撲救成功,展現出驚人的穩定性。“雖然第八個球沒能撲住,但能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很興奮。比賽打到點球大戰說明我們的隊伍盡全力去拼了。”
在這項注重團隊協作的集體運動中,守門員卻常常是孤獨的。但詹佳慧說:“我真的非常喜歡每一次球打到我身上的感覺,讓我覺得我的努力是有回報的。”
“我非常開心能夠為球隊守住那麼多球,也為隊員們做好保障,讓她們可以放心地去進攻、進球,能承擔這樣的責任是我的榮幸。”她說。
冰場之外,她還有夢
在冰場上奮力撲救,在生活中追逐夢想,詹佳慧的人生目標並不止於運動員。她還有一個理想:成為一名醫生。
“我現在非常喜歡病理學。”她提到自己在上個學期完成的一份實驗報告,內容是關於如何利用人工智慧病理篩查軟體,幫助更多女性進行宮頸癌早期診斷與健康管理。“我在大二時需要確定自己的專業方向,我希望能讀生物專業,未來有機會就去考醫學院。”
此外,詹佳慧對語言有著強烈興趣,她不僅精通英語,還能流利使用法語,並正在自學韓語。“這次比賽遇到法國隊,我會和她們用法語交流。作為一箇中國人,可以透過比賽聯絡到世界上不同的隊伍和隊員,就像地球村一樣,我非常開心。我的大學隊友是捷克人,我現在也很想學一學捷克語,方便日常溝通。”
世錦賽結束後,詹佳慧立刻趕回美國繼續學業。“學校已經開學三週了,我落下了不少課程。雖然春季學期學校冰場化了冰,但我會跟隊友一起到周邊找冰場訓練,一週兩三次。夏天過暑假,大家還是會聚在一起打球。”
她笑著說:“打冰球對我來說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我要珍惜每一刻在冰上的機會。”
來源 :海外網

今日文章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