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心丸”專案躍上國際舞臺,《洛杉磯郵報》深度報道背後的農業創新故事

《洛杉磯郵報》
好訊息,我們“定心丸農民安心計劃”(Inclusive Finance for the Underrepresented Farmers, IFU)專案被《洛杉磯郵報》進行了深度的採訪報道,並收錄在當期China Section首篇位置!
以下報道的部分內容:
定心丸農民安心計劃",是由鷗鷺學社與中華思源工程基金會共同發起,旨在透過創新的金融解決方案,為農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風險管理工具,正在用其創新的金融解決方案為全球農業轉型注入強心劑。從蘋果園到稻田,“定心丸”為成千上萬的農戶提供了關鍵的金融支援,有效緩解了生產與市場的雙重風險,同時也為全球農業和公益事業的發展引領了方向。
文中提到,“定心丸計劃”由海外學子、華人華僑發起,聯合金融等行業專業人士,與地方政府、行業協會、期貨公司、民企央企等合作,籌集公益資金承擔農戶保費,打造“保險+期貨+公益”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定心丸”專案成功保障了大量農業收入,穩定農民收益,透過社群驅動的捐贈模式放大資金效應,同時注重女性、邊緣群體和青年參與,推動包容性和平等。
例如,2022年夏季,“定心丸計劃”首次在蘋果之鄉陝西省延長縣落地試點,與延長縣人民政府、縣婦聯、長江期貨等合作,保障當地蘋果種植戶收入。由海外學子組成的執行委員會率先赴延長縣實地調研,選定了200戶農戶,資助其參與蘋果“保險+期貨”專案。2023年,該計劃又聯合桐柏縣人民政府,引入中糧期貨、中信建投期貨、招商期貨、華安期貨、華泰期貨5家期貨公司,服務當地花生產業。專案執行團隊成員李潤露、張暢實地調研並邀請社會組織力量——深圳宇澤公益基金會和凱豐公益基金會加入,使得專案支援資金最終達87萬元。針對種植花生的脫貧戶,專案創新聯動企業級、省市級、國家級公益資金,探索出了一條“保險+期貨+多級公益資金”的聯合支農新模式,為桐柏革命老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貢獻了力量。
在文中,“定心丸”專案主任馬知耀也表示,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合作不僅能夠為兩國帶來積極影響,而且對於全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透過分享政策、技術和實踐經驗,雙方可以更有效地應對農村貧困和環境問題,從而在全球範圍內推動更加可持續和經濟上更具韌性的未來。
未來五年,IFU專案計劃從社會各界繼續籌集捐款,這筆資金將支援發展中國家的10,000個貧困農戶家庭,透過農業保險、期貨和信貸等包容性金融工具幫助他們打破貧困迴圈,減輕生產和市場風險。此外,該專案還將提供獎學金並舉辦國際研討會,培養100名年輕實踐者和學術專家,推動全球對這一重要但常常被忽視的問題的認識。
原文連結:https://lapost.us/?p=6576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