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財經》實習生 陳佳 記者 李皙寅編輯:施智梁來源:財經雜誌
全文2801字,預計閱讀需5分鐘。
從豐田的角度,之前純進口中國的雷克薩斯實現國產化,有助於降本和擁抱中國在電動與智慧化方面的產業優勢;從上海的角度,繼嘉定(上汽系)和臨港(特斯拉)之後,又多了一個潛在的整車生產重鎮,對當地經濟和就業拉動極大。
2025年2月5日午間,豐田汽車公司(下稱“豐田”)與上海市政府就共同助力中國社會綠色低碳發展相關舉措達成合作意向。豐田決定在上海市金山區成立LEXUS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的研發、生產公司。該純電動汽車及電池公司為豐田獨資企業,預計純電動的雷克薩斯車型將在2027年投產。
關鍵的投資金額未披露。但既然採用了獨資的模式,只要確定了一期工廠的產能和供應鏈擇取範圍,豐田方面大致的投資金額區間是可以預估的。至於上海會給到日方怎麼樣的條件,會否參照特斯拉當年的條件。《財經》會從市區兩級政府繼續核實已經掌握的資訊。
雷克薩斯自誕生之初,就是豐田在能源危機下,響應美國新消費市場需求,率先轉型衝擊豪華的國際品牌。如今,豐田正在開展全面的電氣化、智慧化變革的關鍵當口,在中國獨資建廠,不只是為了這一全球最大市場本身,更是為了獲得經驗和技術反哺集團。
至於上海金山區,雖然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汽車工業重鎮,但具備一定的汽車產業基礎。同時,能夠就近連線浙江等長三角地區豐富的汽車產業鏈資源,並就近獲得高科技人才的智力支援。
1
豐田擬借雷克薩斯全面轉型
雷克薩斯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直採用純進口的形式進行銷售。多年來,雷克薩斯對於在華建廠問題態度搖擺。早在2006年,雷克薩斯曾表示如果在華銷量超過3萬輛,將考慮在華生產,之後銷售目標不斷變化,但始終未明確表態建廠。2015年-2018年期間,因中國汽車市場增長放緩、日元疲軟導致在日生產成本更低、擔心質量下降以及不願與中國夥伴分享利潤等因素,豐田多次推遲雷克薩斯在華生產計劃。
雷克薩斯公佈的銷量資料顯示,2024年全年雷克薩斯中國累計銷量超18萬輛,實現正增長,同時也成為唯一實現同比正增長的進口豪華汽車品牌。
2025年1月,據豐田中國官網訊息,雷克薩斯中國執行副總經理李暉近日升任豐田中國總經理。這是豐田1964年入華以來,第一次由非日本籍出任總經理,也是第一位華人總經理。
雷克薩斯自誕生之初,就是豐田在能源危機下,響應美國新消費市場需求,率先轉型、衝擊豪華的國際品牌。如今,豐田也在開展全面的電氣化、智慧化變革,在這一背景下,雷克薩斯在中國,這一全球最大汽車消費市場的使命會有什麼變化?
面對《財經》這一提問,李暉直言“雷克薩斯,未來要打造豪華2.0版本”。他指出,2024年行情不易的情況下,雷克薩斯實現了正增長,非常不易。回望雷克薩斯入華20年,塑造了東方豪華的品牌形象;如今,中國消費者的買車用車需求發生了鉅變,如何堅持東方豪華感的特色,同時響應中國消費者用車、駕車的需求,是我們後續的挑戰。”
近年來,豐田和雷克薩斯在華及全球銷量呈現不同態勢。在華市場,豐田電動汽車(EV)銷量從2019年的25.31萬輛穩步增長,到2024年達86.95萬輛,幾乎翻了兩番;雷克薩斯在華銷量則相對平穩,2019年-2024年間在20萬輛上下波動。全球方面,豐田純電動汽車(BEV)銷量增長迅猛,從2019年的0輛起步,2024年飆升至13.99萬輛,發展勢頭強勁。

2
為何選擇上海金山
雷克薩斯將引領豐田的下一代純電動汽車攻勢,儘管當前其純電動汽車銷量佔比極低,但豐田已投入鉅額資金開發電動汽車,例如宣佈 2030 年前投入超過 700 億美元用於汽車電氣化。在新的全球總裁渡邊隆領導下,雷克薩斯進入全電動汽車時代,將 “謙虛地觀察和學習” 特斯拉的成就。
雷克薩斯計劃在2026年推出下一代純電動汽車,重新革新車輛模組化結構,顯著改變生產方法,到2035年實現全球銷量100%電動化,並設定了2030年銷售100萬輛純電動汽車的目標。雷克薩斯在國內建廠後,若能利用中國超高的生產效率和組織能力,引入本土研發策略,降低豐田純電車型成本,將有助於豐田在未來路線選擇上更加轉向電動化,屆時雷克薩斯將在豐田的電動化轉型中扮演重要的排頭兵角色。
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告訴《財經》,對於雷克薩斯這樣的國際品牌來說,上海製造是全球響亮地域名片。上海有著成熟的工業生產和出口體系,這對於外資車企在當地建廠生產並出口有很大的吸引力。上海市近十年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總額較高且企業數量穩定增長,也反映上海具備適合外資企業運營的環境。2018年7月10日,特斯拉超級工廠正式落戶上海臨港產業區,這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製造業專案。

臨港在吸引特斯拉登陸之前已經具備了較為完善的汽車產業鏈和一定的產業叢集優勢。2007年上汽集團等企業的入駐為臨港地區的汽車產業打下基礎,並形成了包括整車製造、發動機生產、零部件製造等在內的產業鏈。此外,臨港地區還擁有臨空港和臨海港的區位優勢,為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便利條件。
與處於浦東區的臨港相比,金山區在上海的GDP排名靠後,汽車產業基礎和叢集效應還不夠成熟。豐田雷克薩斯選擇在上海金山區建廠,背後有著多方面的考量。
金山區是上海市傳統產業基礎紮實的實體經濟承載區,也是最佳化城市空間格局、推動核心功能向長三角南北兩向輻射的重要門戶。《關於加快推進南北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為其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援,使其擁有更大的發展自主權,尤其是聯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金山區能夠為雷克薩斯工廠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從產業、交通、居住到公共服務等各方面,都能給予有力支撐,有助於實現產城融合和職住平衡。
金山區雖然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汽車工業重鎮,但具備一定的汽車產業基礎。2022年12月,金山區依託現有汽車研發設計資源、汽車零部件產業與工業基礎、區位優勢等,成立金山區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聯盟,區內33家相關企業加入聯盟,可為雷克薩斯在此建廠提供可資利用的產業資源和協同創新的環境。金山區也正加大鈉離子電池、儲氫材料專案建設,為汽車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金山區市場監管部門還完善了“金質貸”質量增信融資制度,助力金山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發展。截至目前,已為產業鏈落地“金質貸”金融資金500萬元。
在曾剛看來,金山區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連線著浙江,處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關鍵位置。金山區能夠充分利用浙江在製造業供應鏈、人才資源以及市場消費潛力等方面的優勢,促進汽車產業上下游的協同發展。
例如,在零部件供應上,可以藉助浙江豐富的供應商資源,實現高效、低成本的零部件採購;在人才方面,能夠吸引浙江以及整個長三角地區的優秀汽車產業人才,為工廠的運營和發展提供智力支援;在市場消費方面,可與浙江及周邊地區的市場形成良好互動,更好地滿足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對雷克薩斯汽車的市場需求,有助於雷克薩斯工廠融入長三角汽車產業叢集的大格局之中,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和市場的深度滲透。
加經濟學人小助手為好友,
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閱讀連線。
▼ 經濟學人小助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