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中介費,房租瘋長15%!紐約華裔租房族:看不見的“加壓”才最致命

《紐約華人資訊網》出品,轉載須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據 紐約郵報 6月21日 報道 最近,紐約市一項原本被視為“為租客減負”的政策,意外引發了租金飆漲的風波——市政府廢除了由租客承擔中介費的做法,結果不少租客驚呼:“房東把中介費加到了租金裡,租不起了!”
圖片來源:紐約郵報 報道
根據房地產資料公司UrbanDigs的統計,在新規生效的一週內,曼哈頓平均月租金從4750美元飆升至5500美元,漲幅高達15%。 這是近年罕見的房租單週跳漲,且發生在傳統意義上的“租房淡季”,讓很多租客措手不及。
原本,經紀費(通常為年租金的12%-15%)由租客支付,一套月租5000美元的公寓,經紀費就可能高達9000美元。但在市府政策規定下,這筆費用現在由房東承擔。然而,房東們似乎並未“吞下”這筆成本,而是用另一種方式把費用“悄悄加了回去”。
“這就像是把本來一次性支付的中介費,換成了每個月漲一點租金的長期負擔。”——UrbanDigs聯合創始人John Walkup坦言。
新規要求:凡是代表房東的經紀人,不能再向租客收取中介費,所有費用必須在房源清單中標明。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租房透明度,但也帶來副作用:一些房東選擇不公開放盤,轉而透過“熟人介紹”或自有渠道租賃,形成所謂的“影子市場”,房源網站如StreetEasy在新規當日就減少了2000多套此前在售房源,UrbanDigs也指出整體可租房源數量下降了約30%。對不少初來乍到、語言不通的海外華人來說,找房變得更難了。
租客Kebenae Tadesse向媒體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我問經紀人是不是不用交中介費了,對方卻說,如果你堅持不交,那房東就會直接把這筆費用加到租金裡,你還是得掏這筆錢。”
類似的遭遇,在華人社群、留學生圈中也不少見。一些紐約租房微信群裡,租客們紛紛曬出“價格虛高、收錢方式變通、合同條款隱晦”等經歷。有人感慨:“省下中介費的喜悅沒持續一天,就被高房租打回原形。”
對於在紐約打拼的華人家庭、留學生、新移民來說,住房成本是生活壓力的核心組成部分。面對新規後的市場變局:關注正規平臺房源,避免陷入“影子市場”或被私人中介高價誤導;精算租金 vs. 中介費成本,不盲目追求“免中介費”,要看最終總花費;仔細閱讀合同細則,警惕變相收費或房東增加不合理條款。
本應減輕租客負擔的改革,最終卻以“看不見的方式”將成本轉嫁回來,令人深思。紐約房租本就高企,如今又加上市場博弈與政策執行之間的灰色地帶,租客的生活無疑更加艱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