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市租賃市場即將迎來重大變革。根據市政府最新公佈的行政檔案,自2025年6月14日起實施的《公寓租賃費用公平法案》(FARE法案)將徹底改變傳統的中介費收取模式。這項由市議會於2023年11月透過的法案明確規定:"誰聘請中介,誰承擔費用",這意味著在大多數由房東委託中介的租賃交易中,中介費用將不得轉嫁給租客。
違規收費將面臨階梯式處罰:
首次違規:750美元
二次違規:1,800美元
三次及以上:2,000美元
法案同時規範了租賃市場的多項操作:
禁止強制租客使用指定中介
要求廣告中明確標註費用資訊
規定所有潛在費用必須以書面形式清晰披露,違反資訊披露規定將面臨375至1,000美元不等的罰款。

法案實施細節由市消費者與勞工保護局(DCWP)具體制定。該局已公佈初步方案,並定於5月14日舉行公開聽證會收集公眾意見。



這項改革引發了激烈爭議,支援方認為:租客權益組織認為這將顯著減輕租房負擔(中介費通常達1-1.5個月租金);州長霍楚和總檢察長詹樂霞支援地方政府監管權
反對方紐約房地產委員會(REBNY)等機構已提起聯邦訴訟,主要理由包括:
-
侵犯言論自由:禁止中介釋出“公開房源”資訊,違背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
-
違反契約自由:法案直接否定了既有租客與經紀人之間的中介費用合同,違憲。
-
越權監管:中介費用屬州政府監管範疇,市政府無權干預或設立額外法規。
對此,紐約州州長凱西·霍楚(Kathy Hochul)及州總檢察長詹樂霞(Letitia James)聯合向法院提交意見書,力挺市府改革,表示地方政府有合法許可權規範中介行為及租賃費用披露。
此次改革一旦正式施行,勢必對紐約市租賃市場的收費結構與中介服務模式帶來深遠影響。長期以來,租客普遍承擔著高昂的中介費支出,動輒相當於1個月甚至1.5個月租金,使本就緊張的住房負擔進一步加重。
目前,法案能否如期實施將取決於法院裁決。DCWP已開通多種渠道收集公眾意見,這場關乎紐約市百萬租客與房產從業者的改革正引發廣泛關注。市場分析指出,若法案生效,將促使租賃行業向更透明、規範的方向發展,同時可能重塑紐約租房市場的費用結構。
目前DCWP已開放線上與電話參與方式,歡迎公眾就即將舉行的5月14日聽證會提交意見。法案能否如期生效,也將取決於聯邦法院訴訟的裁決結果。





點選上方標題閱讀推薦文章 ▲
投稿請加微信ID: usa001888,說明投稿內容。投稿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果此文由【大紐約生活網 】獨家約稿、創作,此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如果此文由本網獨家整理編輯,取自網路的圖片屬於原作者。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或立場。編輯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作品來自網際網路,如涉侵權,請聯絡刪除。微訊號:Greater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