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中醫“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想得美

有一種常見的為傳統醫學辯護的觀點:
對待傳統醫學不能一棒子打死,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這話聽起來特別有道理,特別嚴謹,然而完全沒用。是的,一毛錢的用都沒有。
作為一個極度怕死並且極度渴望醫學進步的人,“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個原則我舉雙手雙腳贊成。把有用的療法和藥物留下來,把沒用和有害的踢出去,管它是傳統醫學還是現代醫學,最終受益的都是我們每一位患者啊,沒有任何理由去拒絕能讓我健康長壽的東西對不對?
但是!你知道最反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人是誰嗎?是傳統醫藥行業和醫藥監管部門。
舉幾個例子:
1.《本草綱目》記載:
十年惡瘡:母豬糞燒存性,傅之。
解一切毒:母豬屎水和服之。
縛豬繩,主治小兒驚啼,發歇不定,用臘月者,燒灰水服少許。
翻譯一下:
多年不愈的皮膚惡瘡,拿母豬的糞便火燒之後敷在上面,能夠使之痊癒;
母豬糞便拿水化開服用,能解一切毒;
治療嬰兒夜驚啼哭,間歇發作的,可以拿臘月捆豬的繩子燒成灰,用水化開服用少許。
2.印度傳統醫學認為:
喝牛尿能治療新冠感染。
3.歐洲傳統醫學認為:
把木乃伊碾成粉末服下去,可以治療黑死病和其他常見病。
以上幾條,我想但凡是神智正常能認字的人都能明白,它肯定是瞎扯的。按照我們理想的狀況,這肯定屬於傳統醫學的糟粕,是需要摒棄的。
問題是,他們願意嗎?
直到現在,你去購買一本《本草綱目》,它裡面仍然有母豬屎和捆豬繩治病的說法,十年之後,它大機率也不會改。
為什麼不改呢?因為它是經典,它是文化,也因為它不是醫藥典籍。
《論語》裡面有很多價值觀和道德準則已經不適應我們現在的社會,但我們不能夠按現在的價值去要求出版《論語》的刪除那些“落後”的內容,更不能去篡改書中的表述。因為《論語》是文化,反映的是孔子所處的時代最先鋒的思想流派之一,我們並不需要它真的能在長達兩千年的時間裡一直指引中國人的思想。《論語》有錯的地方,有落後的地方,沒關係,反正我們現在的法律不是以《論語》為準則修訂的,《論語》有錯也不會死人。
一本盜版小說裡有一些錯別字,有幾個段落缺失,它還是能讀的,不影響閱讀故事情節。而一本《新華字典》裡有錯別字,哪怕只有1%的錯別字,那它就完全無法作為工具書來使用,只能賣廢紙。
醫學典籍是用來指導人類治病的,關乎性命健康的工具書,它是需要儘可能嚴謹、準確和完整的。如果我們按照醫學典籍裡錯誤的方法來治病,輕則耽誤病情、拉個肚子,重則,是會死人的啊。
現代醫學的教科書為了避免草菅人命,每隔幾年就需要更新一個版本,把新的治療方法加進來,把陳舊的、錯誤的療法刪除掉,不斷去偽存真。
我們不能確定一本現代醫學教科書裡的記載100%都永遠正確,但我們能確定,現代醫學教科書裡不會有明知是荒謬錯誤還堅持保留在裡面的療法。一旦某種療法被確認無效或者有害,它就會被識別為糟粕而清除出去。
當人們認可《本草綱目》是古代醫學經典著作的時候,能不能按照《本草綱目》裡的每一條記載來治病呢?能不能服用母豬屎來解讀呢?我想,顯然是不能的。
有人可能會說了,是人都有侷限性,李時珍也不例外,盡信書不如無書,你使用《本草綱目》的時候,不看那些明顯不對的說法就好啦。
是,這就說到關鍵之處了:
《本草綱目》的成千上萬條記載裡面,到底哪一些是可靠的,哪一些是不可靠的呢?
答案是,沒人知道。
從《本草綱目》成書到現在的數百年時間裡,從來沒有哪個人或者哪家機構對其中的每一條記載逐一核實驗證。從來沒有。
如果我們能達成共識,都認為《本草綱目》裡有精華也有糟粕,那傳統醫藥界的有識之士為什麼不逐一核查驗證,留下精華,去掉糟粕,讓它變成一本可以完全信賴依靠的醫學典籍《本草綱目2024修訂版》呢?
是做不到還是不想做?
再舉個例子,很多人喜歡拿屠呦呦受《肘後備急方》啟迪發現青蒿素的例子來證明傳統醫藥裡存在精華。
我們看看實際是怎麼回事:
她從系統收集歷代醫籍、本草、地方藥志和名老中醫經驗入手,彙集了2000多種宣稱可以治療瘧疾的方藥,從中篩選出200多種供篩選,最後從黃花蒿里找出了一種可用的青蒿素。
那麼,另外199種被證明不好用的的潛力瘧疾藥,另外1999種典籍記載和民間收集的沒有用的瘧疾方藥,去哪兒了呢?
答案是,它們都還安然無恙躺在古代醫學典籍裡,存在於民間中醫的口口相傳中。
這數百上千種被屠呦呦驗證過不適合用來治療瘧疾的方藥,也就是糟粕,並沒有被去除掉。
說好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呢?怎麼取完精華之後又捨不得丟掉糟粕了呢?
再舉個最近的例子,由國醫大師發明的“中風醒腦液”被複旦大學和廣東中醫藥大學的專家聯手驗證,經大規模多中心臨床雙盲對照試驗證明了效果和安慰劑沒有差別,試驗結果釋出在醫學頂刊《柳葉刀》上。
咱對還健在的老人家客氣一些,就不說這藥是糟粕了,至少,它不是什麼精華吧?
可結果呢?國醫大師承認藥物無效了嗎?沒有。“中風醒腦液”從醫院處方里剔除了嗎?也沒有。你拿這些厚臉皮的人有什麼辦法嗎?也沒有。
說好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呢?怎麼明知道不是精華了還非要厚著臉皮繼續取呢?
說到底,一種醫藥體系的本質是治病的方法和工具,講究的是一個實事求是穩定可靠。
對於愛人,我們應該適度包容缺點。對於治病救人的方法和工具,我們為什麼非要去容忍它堅持不改的糟粕呢?
要求一本醫學典籍把明顯的錯誤刪除掉,不過分吧?要求一套醫學體系把已經驗證的糟粕剔除掉,不過分吧?
傳統醫學這個體系,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大家可以猜猜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