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第一!昨天這位“絕望”的媽媽刷屏,是誰笑著笑著就哭了…

作者:脆皮先生 |來源: 脆皮先生 (ID:cpxs2009)
No
-mama-
01
我是脆皮。
都說:真正的崩潰,寂靜無聲。
昨天,一段影片衝上了熱搜。
僅僅幾十秒、沒有任何對話。
只有一位正在輔導作業的母親,面對考18分的孩子,絕望的拿出了自己的教師資格證。
她的影片寂靜無聲。
但她的無奈和崩潰,震耳欲聾。
身為老師,在外桃李滿天下。
可面對自己的孩子,也無能為力。
這種場景,同為一個孩子家長,真的深深共情了。
我太理解她的那種“無力感”了。
真的,孩子的成績,就是門玄學。
根本沒有道理,完全不受控制。
你是重點高中的老師又如何?名校博士又如何?雙學霸優質基因又如何?
天天沒日沒夜操心、認真輔導孩子作業,孩子照樣不及格。
而別人家,父母小學都沒畢業,從不管孩子學習。
結果來“報恩”的孩子,就是次次都考第一。
人比人,氣死人。
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距比天都大。
有時候真的想不明白:自己到底輸在哪了?
明明自己已經用盡全力。
給孩子最好的學習環境、報最好的輔導班。
每天上班累死累活,回來還會耐心的陪伴、輔導孩子做作業。
該做的都做了,怎麼就養不出一個“報恩”的孩子呢?
No
-mama-
02
真的,有時覺得養孩子比西天取經都難。
沒有一位家長,能笑著從輔導作業中走出來。
我見過有教著教著自己情緒失控的:
有崩潰了失控扇孩子耳光的:
還有的直接躺大馬路上痛哭,寧願被拘留也不想輔導孩子做作業了。
雖然他們的行為有些過激,但是我真的能理解他們的崩潰。
沒有哪位父母想在孩子面前如此不體面的失控。
但有時候真的被逼無奈。
因為怎麼都想不明白。
怎麼一道那麼簡單的題,說那麼多遍了,還是學不會?
怎麼同樣的錯誤,說了一次兩次,下次還要犯?
教育專家說:孩子教不好,家長要反思。
可是反思來反思去,自己已經很努力的做到心平氣和,很有耐心的一遍遍講題了,到底哪裡出錯了?
有時自己無能為力,也曾想辦法求助“專家”。
各種輔導班、課外班、提升班……
只要能對孩子成績提升有作用,花再多的錢花也不眨眼。
甚至有些家長,都“走投無路”開始迷信玄學了。
科學也好、玄學也罷。
只要孩子成績能好,都是值得的。
可是有時候真的很絕望。
時間、金錢、精力都花了,為啥孩子還是不行?
方式、方法都試了,怎麼成績就是上不來?
到底還要家長做到什麼程度,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我苦思冥想,直到那天,我的一個朋友,在輔導孩子時突然心梗發作。
後來,鬼門關前走了一趟的他對我說:
他醒來的那一刻,看到被自己暴揍一頓,還差點把自己氣死的兒子。
腫著眼趴在病床前,哭著說:“爸爸我一定更努力好好學習,你別生氣了”時,突然和自己和解了。
就像早前那位清華博士形容自己的學渣女兒說的那樣:

那就是天道,沒辦法。

我們總是預設做不好一件事就是因為還不夠努力。
但後來才意識到,有些孩子天賦的頂點可能就在那裡。
他可能已經很努力了。
只是那個努力的結果,仍然沒有到達你的期望。
他已經很自責了。
自責自己即使拼盡全力,也沒能讓爸爸媽媽滿意。
後來才想明白:
我們最缺的,其實不是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而是一種承認自己孩子很平凡的勇氣。
No
-mama-
03
我突然想起了前段時間那段影片。
一個孩子在和媽媽談論關於未來的對話裡,兒子問:
“媽媽如果我考上清華呢?”“媽媽會為你驕傲。”
“如果我考上北大呢?”“媽媽也會很驕傲。”
“那我烤上地瓜呢?”
媽媽回答:
“如果你把地瓜烤的又香又甜又軟又美味的話,我也會為你驕傲。”
小孩子開心的笑了。
而這段看似普通的影片,卻戳中了萬千網友的心。
很多網友的留言:
“如果是我媽,一定罵我沒出息。”
“我媽會說:現在不好好學習,以後就只配去烤地瓜。”
想想挺唏噓。
小孩子很單純。
他們不會覺得烤地瓜這個職業低人一等。
他們不會帶有各種功利性的判斷,只要找到自己喜歡的事就會很開心。
但很多時候,往往都是家長在“不甘心”。
考了99,孩子很滿意,可家長覺得為什麼不能考100?
進了前三,孩子很興奮,可家長悶頭鞭撻他們努努力爭第一。
很多時候,中等的分數、一般的學校、普通的職業在很多家長面前是“失敗”的,更是不被允許的,哪怕這已經到了孩子能力的極限。
其實也不怪家長。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誰不想自己的孩子,有個光明的前程?
尤其是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裡,家長甚至只有比別人更優秀,才能在競爭中贏過來。
可是,那天我突然想明白:

到底什麼才算成功呢?

前些年,考入清華的周浩,因為專業不是自己喜歡的,從清華退學,去了一所職業學校。
前段時間,北京一位985碩士,從年薪36萬的大廠裸辭,去了當花店學徒。
在大多數人眼裡,這是一個愚蠢的選擇。
但之於他們自己來說,這是一個開心的抉擇。
後來我在想:我們教育的初心是什麼?
明明是讓孩子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可漸漸地,在互相攀比之中,變成了要求孩子一定要全方位贏過別人。
而評判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小時候是成績,長大了是年薪。
可其實我們都忘了,每個人都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物。
有些孩子,就註定不是一個學霸。
但並不代表,他們是個廢柴,一無是處。
後來,我經常反問自己:除了成績,你覺得孩子怎麼樣?
那時才發現:當放下對成績的執念後,會突然發現他有好多閃光點。
他可能成績不好,但他人緣很棒。
他可能成績不好,但他心思細膩、體貼共情。
他可能成績不好,但他畫了一手好畫,彈了一手好琴、炒了一手好菜……
後來才明白,家長的焦慮,不過是在和自己“完美的執念”在抗爭。
真正應該接受的,是大部分孩子都不完美。
他們可能只是一個普通的孩子。
沒有那麼好的成績、找不到高薪工作、做不到年薪百萬、達不成功成名就。
他們做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他們普通的甚至有些平凡。
但是即使如此平凡,也已經是他們努力的結果了。
即使如此平凡,他們也有著自己的價值,自己的閃光之處。
只是身為家長,不願意去看罷了。
No
-mama-
04
為人父母,誰不想要一個“完美”的孩子。
但是,如果註定我們生的是一個普通的孩子。
那我希望他能成為一個幸福的普通人。
他可能做不成天才,但只要盡了最大的努力,就無憾了。
他可能成不了普世的偉人,但只要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就足夠了。
他可能做不到聰明靈活、抓住每一個風口,但只要安分守己、遵紀守法,腳踏實地的過日子,又有什麼不可?
平凡有什麼錯呢?
你我,不也都是一個平凡的人嗎?
為人父母的必修課,或許就是學會和自己和解。
及時滿足,不要被自己的慾望綁架。
放過自己,不要執念於永遠達不成的結果。
有的時候,心態放平和一點。
平凡,並不代表著碌碌無為。
平凡的人,也可以活的很幸福。
我們真正要教會孩子的,不是如何吃苦的能力。
而是如何透過自己的努力和選擇,獲得幸福。
不奢求每個孩子都有拯救世界的能力。
但希望他們,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只要努力了。
只要盡力了。
所有的孩子,都是英雄。
微信改版,做到以下三步
星標★點一點,我們每天見!

推薦閱讀
本文作者: 脆皮先生,個人簡介:脆皮先生,一枚新晉奶爸,創業公司高管。曾花 3 個月時間複習,考上 985 高校碩士,成績全國前三工作 13 個月,即成集團公司年薪最高員工。去過很多城市,也曾在路邊練攤。現在只想和你說最真的話,持續成長,不斷精進本文來源: 脆皮先生 (ID:cpxs2009),轉載請聯絡脆皮先生公眾號。
本期編輯:肖子。
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