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藥領域正在進入收穫期。
全球核藥龍頭捷報頻傳——諾華的兩款核藥2024年銷售收入首次突破20億美元;遠大醫藥(0512.HK)交出的2024年答卷同樣讓人眼前一亮。
3月12日,遠大醫藥釋出2024年年度業績,公司實現收入約116.45億港元,剔除匯率同比增長12.8%;歸母淨利潤約24.68億港元,剔除匯率同比增長34%;得益於去年良好的業績表現,公司擬派息每股0.26港元,合計超9.1億港元。
這份成績單釋出後的首個交易日就獲得了市場資金的強烈認可,遠大醫藥股價一度大漲超過21%,最終當日收漲19.66%。
遠大醫藥作為全球僅有的四家在腫瘤治療方面成功實現創新核藥商業化應用的創新制藥企業之一,如今以易甘泰®釔[90Y]為首的核藥板塊已經成為公司收入增長最快的“尖兵”之一。同時,公司的全球化程度和核藥管線數量在國際領先,目前擁有3款產品處在臨床三期階段,且核藥產品儲備數量已超過20個,未來像易甘泰®釔[90Y]這樣的爆品,遠大醫藥有望陸續推出。
立足當下,2025年將是遠大醫藥業績爆發的元年,公司憑藉著“自研+合作引進+併購佈局”多輪驅動投入轉型創新的模式,2024年已經實現63項重大的里程碑,在年內新增14款商業化產品的同時,我們同時也看到公司的核藥、五官科、呼吸等板塊中的數款創新產品正在快步邁入商業化放量的新階段,不僅將帶動公司的收入規模快速增長,並且將公司整體的盈利結構和質量進一步最佳化提升。
遠大醫藥即將迎來屬於自己的股價和業績的“戴維斯雙擊”時刻。
核藥的重磅炸彈時代來臨,遠大醫藥將率先並充分受益。
2024年諾華兩款核藥收入達到21.16億美元,其中Pluvicto實現銷售13.92億美元(同比增長42%),首次進入“10億美元分子俱樂部”,而Lutathera得益於適應症範圍的擴大(納入了12歲及以上SSTR+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兒童患者),實現7.24億美元(同比增長20%),在2-3年內也將進入10億美元分子行列。
基於兩款核藥Pluvicto和Lutathera各自在前列腺癌、胃腸胰神經內分泌瘤領域展現出的強大治療潛力和廣闊的市場空間,近年來MNC和國際資本大力佈局核藥資產以“佔位”下一個重磅炸彈,僅2024年MNC便完成了3筆核藥併購交易,包括阿斯利康20億美元收購Fusion Pharmaceuticals、BMS以41億美元收購RayzeBio、諾華以10億美元預付款+7.5億美元里程碑收購Mariana Oncology。
遠大醫藥在國內的強勁商業化表現,也正在兌現核藥在全球市場所展現出的潛力。
2024年,遠大醫藥核藥板塊實現收入約5.89億港元,剔除匯率同比大幅增長近176.6%,其中易甘泰®釔[90Y]微球注射液自2022年國內獲批上市後快速放量,已累計治療近2000例患者,目前其正式手術已在國內22個省市的50餘家醫院展開。
易甘泰®釔[90Y]的快速放量,不僅基於遠大醫藥出色的商業化,並且離不開核藥自身治療機制優勢和優異的療效解決臨床未滿足需求。
諾華的Pluvicto填補了PSMA陽性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治療的臨床空白,並在上市之初一度因產能問題導致供不應求。易甘泰®釔[90Y]在原發性肝癌和結腸癌肝轉移領域為大量用藥選擇有限的患者提供了全新治療選擇,能夠實現肝癌降期並幫助患者實現臨床治癒,這是過去傳統的治療手段無法做到的。
易甘泰®釔[90Y]國內商業化以來已累計治療近2000例患者,目前已有40餘名患者順利實現肝癌腫瘤降期轉化並實施了肝癌切除手術,10餘名患者透過橋接治療成功實施肝移植,實現臨床治癒。
易甘泰®釔[90Y]之外,隨著遠大醫藥與合作伙伴的快速臨床推進,公司處於後期臨床產品線正持續豐富,截至目前公司有3款核素偶聯藥物(RDC)處於臨床三期,分別是前列腺癌診斷核藥TLX591-CDx、透明細胞腎細胞癌診斷核藥TLX250-CDx和胃腸胰神經內分泌瘤治療性核藥ITM-11,這也使得遠大醫藥成為國內擁有最多三期臨床創新核藥管線的公司之一,足見公司在核藥領域的深耕程度和佈局的前瞻性。

這三款核藥管線中TLX591-CDx、TLX250-CDx兩款管線源自於與Telix的合作,而Telix在海外的表現已經充分證明了市場對其的認可和潛在巨大產品價值。
2024年,Telix總收入實現7.83億澳元(約合4.87億美元),同比增長56%;淨利潤約4990萬澳元(約合0.31億美元),同比增長860%。Telix業績的高速增長的源於Illuccix®(即TLX591-CDx )的持續放量,自2022年Illuccix®獲批以來,其在美國展現出強勁的放量表現。這種強勁的放量表現,不僅僅是得益於Pluvicto的快速爆量,更在於產品的高靈敏度和特異性,其不僅能夠檢測到90%以上原發性和轉移性前列腺癌細胞表面的PSMA陽性病變,可用於檢測基於血清PSA水平升高的復發前列腺癌患者,這促使Illuccix®在美國診斷性核藥的競爭中更獲得醫生青睞。
自Illuccix®商業化放量以來,Telix的股價累計漲幅已經超過了500%。Telix管理層在最新的交流中也給出了2025年的業績指引:公司收入將達到11.8~12.3億澳元(同比增長50.6~57.05%),並計劃繼續增加研發投入,預計同比增長20~25%。

除此之外,Telix準備在2025年推出三款新產品 TLX007-CDx (Gozellix®)、TLX101-CDx(Pixclara®) 和 TLX250-CDx (Zircaix®),這對於遠大醫藥來說顯然是好訊息,隨著合作產品在美國實現商業化,國內管線可以透過橋接臨床實現進度加速。
值得一提的是TLX250-CDx,目前透明細胞腎細胞癌(ccRCC)臨床常用診斷方法CT或MRI提示存在腎臟腫塊但無法判斷是否為ccRCC的患者,TLX250-CDx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PET)在診斷ccRCC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上分別達到86%和87%,遠超過FDA要求的預設閾值,其有望成為ccRCC全新臨床診斷標準。另外,TLX250-CDx並不侷限於ccRCC,目前用於三陰性乳腺癌(TNBC)、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MIBC)以及尿路上皮癌(UC)的多項適應症臨床研究也在全球同步推進中。
在全球熱門SSTR靶向核藥佈局方向,遠大醫藥選擇重點推進的治療性核藥ITM-11是一款潛在的同類最佳產品,這是一款將無載體177Lu與生長抑素類似物結合的RDC,全球三期臨床COMPOSE研究顯示,在侵襲性2/3級SSTR陽性的胃腸或胰腺來源的神經內分泌腫瘤GEP-NETs患者中,患者的mPFS高達34.5個月,且未觀察到嚴重的不良事件。與Lutathera非頭對頭資料比較下,ITM-11有望在整體的療效(mPFS顯著提升,Lutathera一線治療在22個月左右)、安全性上成為同類最佳產品。
遠大醫藥不僅核藥商業化拔得頭籌,並且其核藥診療一體化大平臺已經逐漸成型,實現了自研&合作技術平臺(20款儲備管線)、溫江研發生產基地、商業化平臺的佈局兌現,核藥板塊後勁很足。
經歷了數年的深耕與佈局,2024年可謂是遠大醫藥創新眼藥的蓄力之年,未來幾年眼科創新藥物顯然將成為公司的全新爆點。
過去,遠大醫藥的五官科板塊已經為公司在眼科商業化層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已商業化的品種包括:國家保護獨家品種的和血明目片(治療眼底疾病)、治療乾眼症一線用藥的人工淚液瑞珠等,這些均為暢銷的大品種。
公司在多年的合作與沉澱後,已經構建起了一個豐富而具有差異化的創新眼藥管線平臺,從覆蓋的疾病廣度包括像屈光不正、乾眼症這樣的眼科大適應症,從差異化和未滿足臨床需求又可以覆蓋到像蠕形蟎瞼緣炎、翼狀胬肉這樣的缺乏明確對症治療藥物的領域。

2024年至今,遠大醫藥在創新眼藥領域發生了許多重磅的里程碑事件,包括白內障術後抗炎鎮痛創新藥GPN00833完成國內三期臨床研究並達到臨床終點、從箕星藥業引入OC-01和OC-02鼻噴霧劑兩款乾眼症藥物的大中華區權益,以及蠕形蟎瞼緣炎創新眼藥GPN01768的NDA獲得CDE受理等,這幾款創新藥物未來的商業化放量都將給遠大醫藥的眼藥板塊甚至公司整體業績帶來巨大的彈性。
博研諮詢資料顯示,2023年國內治療藥物市場高達120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人工淚液在國內乾眼症治療市場中的佔比超過50%。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市面上的人工淚液僅可模擬淚膜的一種或多種成分,難以真正對天然淚液進行替代。
遠大醫藥已經商業化的OC-01(酒石酸伐尼克蘭)是一種不含防腐劑鼻噴霧劑,其不同於人工淚液的眼表給藥方式而採用創新的經鼻給藥方式,其有效成份伐尼克蘭透過結合菸鹼型乙醯膽鹼 (nACh) 使其活化,三叉神經副交感神經通路(控制淚膜自穩態)被啟用,導致基礎淚液分泌增加,從而達到治療乾眼的目的。
相比長期使用人工淚液可能產生的藥物依賴、引發結膜炎和眼角膜損傷等安全性風險,OC-01擁有更高的選擇性和安全性,其市場潛力非常可觀。鑑於玻璃酸鈉滴眼液、環孢素滴眼液在國內2023年銷售規模均超過10億元,OC-01憑藉創新藥屬性和全新作用機制有望快速突破這一門檻。
遠大醫藥前不久在三期臨床取得成功的GPN00833是一款抗炎鎮痛類激素奈米混懸滴眼液,目前激素眼用製劑是白內障手術後抗炎鎮痛最常用且最有效的藥物之一,可以快速有效控制眼科術後的感染、減輕患者眼部炎症和促進傷口癒合, 現有眼科術後圍手術期激素眼用製劑(多為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潑尼松龍)普遍存在安全性風險較高的問題。
GPN00833利用獨特的納米制劑工藝解決了激素類產品低水溶性導致的生物利用度低及安全性風險,並在國內兩項三期研究中其展現出可持久地清除眼部炎症和治癒眼部疼痛的療效,同時安全性與安慰劑相似,有望對現有激素眼用製劑進行迭代。
博研諮詢資料顯示,2023年國內潑尼松龍滴眼液(專利期已過、單價35元/支)在8億元左右。GPN00833作為安全性、有效性更優的迭代創新藥,市場競爭格局更優、具備創新溢價,未來銷售峰值超越潑尼松龍滴眼液只是時間問題。
處於NDA審評階段的GPN01768(Xdemvy)是一種非競爭性γ-氨基丁酸氯離子通道(GABA-Cl)拮抗劑,用於治療蠕形蟎瞼緣炎。蠕形蟎瞼緣炎是一種容易復發的疾病,影響的人群數量龐大,在中國和美國影響人群分別為4000萬人和2500萬人,在GPN01768獲批之前全球尚未有針對蠕形蟎瞼緣炎的藥物上市,臨床空白巨大。
GPN01768在中國和美國的臨床充分證明了自身對症殺蟎的強大有效性和安全性,尤其國內三期臨床研究LIBRA的頂線資料結果顯示,GPN01768治療蠕形蟎瞼緣炎患者的蟎蟲根除率具有統計學顯著性(p<0.001),關鍵臨床的大多數不良事件輕微可控,未出現治療相關的停藥。
GPN01768早在2023年7月在美國實現商業化,上市以來快速放量,2024年實現銷售1.8億美元,美銀美林BofA更是預測GPN01768的峰值銷售額將高達11億美元。基於該藥在美國上市以來的快速放量趨勢、國內患者人群基數大於美國,其在國內的銷售峰值潛力顯然在10億元之上。
集合上述分析,遠大醫藥這三款商業化階段創新眼藥產品再加上治療翼狀胬肉的GPN00153(CBT-001)合計有著超越50億國內銷售的潛力,而這些差異化品種的合作引進,僅僅也只是公司前瞻性佈局眼光和差異化品種戰略的冰山一角的早期兌現,隨著這些品種的商業化放量能力逐步驗證以及公司自研產品的發力,遠大醫藥的創新眼藥板塊成長性將會越來越強。
遠大醫藥佈局特點是較快的併購節奏和明確指向補強,重點在於提升呼吸及危重症板塊丰度,以及強化公司在心腦血管急救板塊的競爭力。
呼吸、心腦血管這兩大領域均為致死風險極高的疾病領域,臨床未滿足需求多,藥物開發市場空間大。

2024年遠大醫藥呼吸及危重症板塊的表現突出,實現營收17.09億港元,同比增長26.9%,展現了十足的成長力。這種穩定的成長力來源於公司深厚的積累,目前公司手握切諾®(黏液溶解促排劑)、恩卓潤®和恩明潤®(改善中重度哮喘)等穩定貢獻現金流的品種,還有諸如Ryaltris®這樣的創新品種正在蓄勢待發。
在該領域,遠大醫藥2024年完成了對百濟製藥的全資併購,在獲得百濟製藥技術領先鼻噴製劑平臺的同時,透過納入該公司管線資產,形成了一套面向輕、中、重度過敏性鼻炎患者的吸入製劑藥物產品組合。
遠大醫藥治療過敏性鼻炎鼻噴劑Ryaltris®正等待CDE的上市批准,作為國內第一個創新複方鼻噴劑其填補了一線對症治療經治中重度過敏性鼻炎患者的臨床空白。公司透過併購百濟製藥獲得了一線過敏性鼻炎鼻噴劑用藥(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布地奈德鼻噴霧劑),這一產品組合未來要分享的是國內過敏性鼻炎百億的用藥市場,併購帶來的化學反應不可估量。
另外,遠大醫藥針對未滿足臨床需求如重症治療監護、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等領域開發了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球新”藥物,如膿毒症創新藥STC3141已完成國內二期臨床患者入組並給藥、膿毒症創新藥APAD已完成了國內一期臨床並順利達成臨床終點。
在心腦血管急救板塊,遠大醫藥近年來品種數量正在快速擴充(心腦血管急救板塊從2022H1的24個品種到2024年的30個品種),產品管線數量位居行業前列,覆蓋血壓控制、血管活性藥、心肌代謝、心衰、抗凝等領域,後勁充足。
2024年,遠大醫藥該板塊力美通®依普利酮片成功進入國家醫保目錄,進一步促進了產品可及性的提升。同時,公司透過佈局天津田邊合心爽®、合貝爽®這樣的暢銷心腦血管急救藥物(臨床上治療冠狀動脈痙攣心絞痛的首選藥物)迅速切入如如糖尿病、胃腸道疾病等慢性疾病賽道,同時獲得天津天邊的製劑產能加速公司原料製劑一體化,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另外,遠大醫藥同年收購了多普泰,其核心產品脈血康系列藥物(銷售規模在5億元)及其他產品與公司現有產品組合也形成了良好的協同效應。
隨著遠大醫藥的創新急救產品Jext®在大灣區獲批上市,疊加這兩大併購資產的注入,未來幾年將成為公司全新增長動力,帶來一攬子有充分競爭力的產品,為板塊業績成長提供堅實保障。
從對遠大醫藥的呼吸及危重症、心腦血管急救這兩大優勢板塊佈局分析不難看出,公司在過去的投入及積累了大量的現金牛產品,已經逐漸放量成為各板塊業績的穩定內生增長動力;而公司透過自研、引入具備差異化的創新產品,同時輔以補強指向明確的資產併購,使得公司在呼吸、心腦血管這兩大板塊未來不缺乏“強大的發動機”,這顯然能夠雙輪驅動公司板塊以及整體業績快速提升。
結語
歷經多年的投入、前瞻性的佈局眼光和強大商業化併購整合能力,遠大醫藥的核藥、眼藥、呼吸和心腦血管等幾大板塊正在快速步入創新佈局兌現期。核藥板塊易甘泰®釔[90Y]有望進一步放量衝擊10億單品,成都溫江甲級核素研發生產基地將在2025年建成形成集研發、生產、運營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版圖;呼吸及危重症板塊,STC3141國內膿毒症二期有望在上半年取得初步成藥性資料;五官科板塊,新一代乾眼症藥物商業化加速放量,多款創新眼藥將迎來重大里程碑;另外,心腦血管精準介入、生物科技板塊,公司也在豐富產品技術佈局和積極拓展商業化鏈路,為公司增長貢獻穩健增量。
可以預見的是,遠大醫藥2024年交出的這一份出色的業績答卷也僅僅是這艘巨輪加速行駛的預兆,而更多的驚喜和爆發式成長或許還在後頭,我們或許能見證一家傳統Pharma轉型創新成功的涅槃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