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微信改版,經常有讀者錯過推送
左上角星標🌟“躺倒鴨”
及時接收最新最熱的推文

你,打過順風車嗎?
作為一種共享出行方式,理論上是車主順路拉個人分擔油費、過路費。而乘客可以用比專車便宜的價格到達目的地,突出的就是一個雙贏。

然而實際上,順風車有可能雙贏,但順風車雙贏有些不太可能

最近,就有網友選了哈囉順風車的“不拼車”服務,並支付了1400元車費(含1232元包車費及200元過路費)。
然而,司機在途中私自多接2名乘客,7座車硬是擠了8人,好好的獨享愣是給幹成了“拼好車”。

圖片來源:微博 @黑貓投訴(下同)
全程600多公里,人擠人擠人到“呼吸困難”,司機還繞路(實際行駛700多公里)、邊開車邊打電話……

不能說刺激,只能說很刺激……
起初網友投訴,哈囉平臺僅退還45元車費。在事件衝上熱搜後,哈囉才回應稱已核實車主違規,永久封禁其賬號,並向乘客致歉,承諾進一步補償。

生氣嘛?生氣就對了。
那為啥當時不反抗?因為方向盤還在人家手裡呢。


畢竟你也不想路上到一半被司機丟在高速吧……

經常坐順風車的鴨表示這裡面的水還是有點深的,開頭提到的雙贏模型屬於是過於理想了。

什麼臨時加人獨享變共享、司機/乘客晚點、不按導航走、隨意取消訂單……騷操作不要太多。
而且面對這些問題,使用者還需自行收集證據、反覆投訴,甚至藉助媒體曝光才能推動平臺處理,最終的補償金額常與損失嚴重不匹配。
都這麼“一無是處”了,咋還有那麼多人要坐順風車呢?因為便宜啊……

便宜+給你送到目的地,就不要指望還有啥服務質量了。
在鴨坐過這麼多的順風車裡,能主動給你服務的,反而是那些“前黑車”洗白上岸靠著順風車賺錢的。
當然,這裡所謂的服務指的是幫你拿個行李,這些車中途塞起人來也是毫不含糊。

而正常攤路費的司機就更是一點不慣著你的,誰還不是個寶寶呢?
真遇到啥脫鞋、抽菸、打電話、外放短影片的乘客,司機血壓也上來了。

歸根到底,順風車在理論上乘客和司機是完全平等的,乘客就是個攤路費的,所以價格才能這麼低。
也就更不存在誰服務誰、誰比誰高貴的情況了,乘客不是上帝更不是上帝他大爺。
好處是不用擔心自己需要拒絕司機的好評請求,以此來鍛鍊自己的真誠與勇氣


那就有人要問了,這些問題平臺不管嗎?
這個真不好管,你想就連網約車“臭車”問題,各大平臺都能互相扯皮這麼久。
就更不用說順風車這種C2C(使用者與使用者)的形式了。

理論上平臺可以透明化規則、動態定價與分成最佳化、技術賦能監管、建立雙向信用體系……
實際上很多乘客上車後,司機第一句話就是“把單取消一下……”。

順風車的本質,終究是場薛定諤的共享實驗。
當羊毛出在羊身上的省錢邏輯,遇上"反正不賺錢就不必服務"的擺爛哲學,這場交易註定在"忍一時風平浪靜"和"退一步越想越氣"之間反覆橫跳。
無論怎麼算,到頭來都是一筆糊塗賬……


順風車就是開盲盒,
永遠不知道會遇到啥樣的司機與乘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