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關稅朝令夕改,貿易衝突升級,地緣政治博弈等一系列因素,都讓尋找具有韌性的投資機會變得越來越困難。儘管避險資產表現良好,但股票市場依舊是捕捉長期增長潛力的關鍵戰場。基本面優秀的公司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波動,而動量強勁的行業板塊則能夠更快地適應政策變化和經濟趨勢。企業的這些特質可以吸引尋求穩定與增長的投資者群體。
彭博在約兩年前推出了“彭博全球精英55指數”(簡稱“精英55指數”),採用為高動量行業板塊分配更多權重的策略,衡量各行業板塊中規模及盈利能力均處領先地位的企業的表現。步入2025年,讓我們一起回顧該指數自2022年11月釋出至今年3月的表現。
截至2024年底,精英55指數表現明顯優於其母指數——發達市場(除亞太)指數(DM ex APAC Index),累計超額回報達24.64%。透過彭博PORT工具進行的詳細因子歸因分析顯示,這一超額回報中有8.12%來自選擇效應,另有16.52%來自因子貢獻。
風格因子對整體主動回報的貢獻為6.77%,其中動量因子貢獻了3.89%。行業配置同樣對主動回報貢獻了6.67%。這一結果十分符合預期,也增強了我們對該指數策略有效性的信心。
圖1:精英55指數相對於母指數(DM ex APAC Index)的因子歸因分析

資料來源:彭博投資組合分析(MAC3多重資產整合模型)。統計時間為2022年1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掃描二維碼
瞭解有關彭博精英55指數的更多資訊
進一步分析選擇效應,我們可以看到科技和通訊行業在主動回報中佔據了主導地位,並有著最高的倉位超配權重。值得指出的是,英偉達的超配權重為3.73%,主動回報貢獻則高達10.73%。從這一期間的選擇效應來看,該指數方法有效地把握住了各行業中表現最強的龍頭公司。
圖2:選擇效應歸因分析

資料來源:彭博投資組合分析(MAC3多重資產整合模型)。統計時間為2022年1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過去兩年來,精英55指數的實際表現驗證了其方法論的穩健性,即從各行業中挑選具備增長潛力且財務狀況優秀的龍頭企業。這一方法在歐洲和新興市場等其他地區也展現出顯著韌性。自2015年3月30日以來,“歐洲精英55”回測指數相較於歐洲600指數實現了2.8%的超額回報,而相較於新興市場指數,“新興市場精英55指數”也錄得了1.8%的超額回報。
圖3:歐洲精英55指數與新興市場精英55指數的模擬表現

資料來源:彭博。統計時間為2015年3月30日至2024年12月31日。
在快節奏、高波動的金融市場環境下,能否找到正確的投資策略將決定最終的回報差異。這種創新型指數構建方法在全球市場中的未來持續表現將值得我們的關注。
終端使用者可執行彭博指數概覽功能I <GO>,進一步瞭解彭博指數。如您還不是終端使用者,歡迎點選文末“閱讀原文”聯絡彭博指數專家,檢視產品演示。
本文作者:
彭博指數產品經理於喬、Utkarsh Agrawal

免責宣告:本報告最初以英文釋出,該翻譯版本為彭博本地化團隊和翻譯服務公司的產品。如中、英文版本有任何出入或歧義,概以英文原版為準。
本文包含的資料和其他資訊僅供參考,無任何修改、無約束力,提供事實資訊而非金融產品建議。彭博和彭博指數(“指數”)是彭博財經有限合夥企業(“BFLP”)的商標或服務標記。BFLP及其分支機構,包括BISL、指數管理人或其授權方,擁有指數的全部所有權。彭博有限合夥企業(“BLP”)或其子公司之一為BFLP、BISL及其子公司提供全球營銷和運營支援及服務。
彭博Bloomberg享有對本文的獨家版權,未經許可,請勿直接轉載或用於其他商業用途,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