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萬!震了!

先給大家說件不太好的事兒,今天我開啟公眾號後臺打算寫文章,突然收到兩條系統通知。兩條!收到兩條一般來說沒好事。果然,開啟一看,我慶祝某個人當選總統的文章被刪了。
我當時的文章寫於11月6日,已經過了快一個月,我以為根本沒啥事兒。因為文章裡面我也沒寫啥,就是談美國,根本沒扯到兩個大國的關係,但是文章還是沒了。
行了,知道風向了。本來今天我還想談談兩個大國的關係,以及美國最新採取的一些措施,還有其他一些國家和歐盟提高關稅等做法。好好就這樣吧,一切都好。
現在說說題目中的“2000萬”是怎麼回事。今天一條訊息霸屏,說上海全域試點科技企業“員工持股貸”,單人最高授信2000萬元。
這事兒是真的嗎?
基本上是真的。因為早在2023年底,上海就印發了《關於進一步促進上海股權投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研究開展參股型併購貸款創新試點。
比如,某生物科技公司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擬上市公司,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在調研溝通後感覺不錯,馬上聯絡其輔導機構中信證券,為企業定製了“員工持股融資”方案,併成功投放800萬元,“得到了企業高度認可”。
當時中信銀行上海分行的做法是:向這家“小巨人”企業的員工持股平臺提供融資,但融資比例不超過員工出資規模的60%,期限長達5年。也就是說,如果員工出資100萬,可以從銀行再借款60萬,期限最多5年。今年8月,上海銀行也為一家晶片公司發放了超2000萬元的“員工持股融資”,激勵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40多人。
現在,上海金融監管部門已將科技企業員工持股貸試點,從臨港新片區、張江等區域,全面擴大到上海全市。該創新舉措走在全國前列。
我查了查,截止到今年7月15日,上海科創板上市企業已達91家,總市值達1.46萬億元,為全國第一。現在,2024年12月份,應該超過100家了吧,這段時間股市尤其是科創板、北交所大漲,上海科創板公司總市值少說也得2萬億了吧。

這還只是科創板,加上其他板塊不知道有多少。

銀行為這些“小巨人”科創企業提供“員工持股融資,如果這些企業上市成功率很高的話,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這還只是上海。現在上海領頭,江浙滬、珠三角會不會廣泛學習?
要知道每人最高2000萬啊!咱也不要多,1000萬,500萬,對於普通人已經很可觀了吧。咱們假設上海每年有1000人可以拿到1000萬這種貸款,就是100億!北京、深圳、廣州、杭州……再學學,尤其是科創板全國第三的蘇州,這還了得?
看到上面這個榜單,再想想我上一篇文章《風景這邊獨好》,知道蘇州後勁了吧?
我在蘇州見過幾個上市公司的老闆。外表都很普通,身價都是至少十幾個億。他們普遍比較喜歡蘇州,在雙湖板塊買套別墅一般是標準操作。以後蘇州上市公司越來越多,有錢的越來越多,而蘇州樓市的容量比京滬深差遠了,房價這可咋整

至於員工拿到錢之後是買本公司的股票還是幹別的,可能就由不得銀行了。無論怎樣,這相當於向社會注水。現在就是透過各種方式向社會注水,誰先拿到誰佔便宜!
只要不是太貪心,可謂穩賺不賠!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這種融資利率咱們就算3.5%(目前已經略微偏高了),員工拿到2000萬元,直接到A股買高股息率的股票。比如員工買某個大銀行股,股息率6%,這就有了2.5%的利差,乘以2000萬,一年50萬到手!
要是買到股息率8%的股票,息差4.5%,一年就是90萬
躺著就把錢掙了。
我要是這種“小巨人”科創企業的員工,肯定削尖腦袋貸款,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當然,

“小巨人”科創企業的員工未必會拿貸款買股票,如果這個企業很有可能上市的話,當然還是買本公司股票最好。一方面,以後上市可以至少翻十倍,比買高息股賺多了。另一方面,公司有了更多錢,不也更容易上市嗎?

一段時間之後,不管是上市還是買股票,錢都越來越多。他們遲早會套現,套現之後的錢又會幹什麼呢?

我們必須承認,從更廣的角度來看,當銀行向更多所謂“優質人員”不斷房貸時,社會上的錢肯定越來越多了。
另一方面,銀行也願意放貸,因為現在銀行裡的錢太多。尤其馬上過元旦了,元旦之後額度又來了,錢更是嘩嘩的,如果你是“優質人員”,現在不拿臉盆甚至浴缸接錢你還等什麼?
等別人先拿到錢然後讓你手裡的錢貶值嗎?
搶跑!快跑!
在房地產方面,深圳跑得飛快!
12月2日,深圳年第5宗土拍,某塊位於南山區粵海街道的地塊,起拍價高達126.52億元。沒想到還有更瘋狂的,幾個巨頭經過295輪舉牌,最後華潤置地、中海地產、招商蛇口聯合拿下!185.12億元溢價率46.3%樓面價高達!70388元/平米。照這個勢頭,以後還不賣14萬啊。
我看了看,粵海街道附近的房價基本上在10萬左右,便宜的8萬多。訊息傳出,附近的業主都瘋了

不過這個樓盤的容積率是6.8,太高了。擠死,反正我不會買,何況我也沒錢。真搞不懂怎麼會有人去搶這種地?華潤、中海、招商還是有錢啊。
但反過來想想,如果這個樓盤的容積率只有1,每平米的價格會不會破70萬?
好吧就算不可能,但深圳較好地段的別墅大平層,以後一平米會不會50萬以上?
管它以後怎麼樣呢,現在全國地王頻出,本身就是一個訊號 —- 大水漫灌的訊號。
11月份,深圳一手住宅網籤8076套,環比上升94.5%,為近46個月最高。深圳全市二手住宅過戶7125套,環比上升16.5%,創近50個月新高。深圳,起來了!
另據中指研究院的資料,11月,30城新房成交面積環比增長12.4%,同比增長20.6%;20城二手房成交套數環比增長11.7%,同比增長26.3%
量在價先。現在已經有了量,靜候一二線價格起來吧。
蘇州樓市現在交易量也起來了。大家看看12月初蘇州園區房地產交易中心的情況,就倆字:火爆!
我已經很少看到這種如過節般的氛圍了。我知道這幫買房和賣房的,心裡都在罵對方是SB

看著滿大廳的傻子,我的內心充滿快樂。
付鵬最近有個演講,展望2025年的。他的意見是槓桿已經加不上去了,太高了,現在要做的是去槓桿。
然後,他以這個假設為前提,繼續推演明年的情況。
我也不知道他說的對不對,但你看看現在上海是在去槓桿嗎?我感覺我已經進入一片汪洋。因為金錢的流速越來越快,銀行還在努力往社會注水。未來什麼景況,可以想象
最後再說說今天的股市。12月3日股市漲跌各半,基本上五五開。上證在銀行股的帶領下小紅0.44%,深成、創業、科創都是綠的,但北證50繼續小紅0.11%。
三市成交17562億,而昨天是18256億,看來在縮量。如果半導體不能再繼續炒作,股市還將繼續調整。
老鄧文章,每天一篇。晚上九點,網上相見。天南海北,侃侃而談。設為星標,置頂方便。交流想法,參與留言。好文分享,一鍵三連。
關注本號,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