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劉樹鵬

前兩天,下了入春以來第一場春雨。到了夜間,細密雨點變成晶瑩雪花。清晨起來,窗外變成銀裝素裹的世界。
地上的積雪很厚,樹上也掛滿雪白的冰晶,然而春天畢竟來了,陽光出來,很快就融化得乾乾淨淨。
樹枝上,那些萌生的嫩芽並沒有凍傷,反倒顯得更加明媚。運河的水輕輕盪漾,倒映出剛剛洗過的蔚藍天空。
河邊的公園裡,不時可以看到年輕情侶。他們或者偎依散步,或者互相追逐,眼睛裡閃爍著快樂和希望。
與這些年輕人形成對比的是,在一個避風的角落裡,我看到幾個曬太陽的老人,他們坐在隨身攜帶的小馬紮上,時而說上幾句話,時而沉默不語。
我在鄉村長大。在我的記憶中,鄉村的土牆下面,時常能見到曬太陽的老人。他們大半輩子辛苦操勞,到了派不上用場的時候,便三五成群,在一個僻靜的地方,聊聊過去的事情,打發眼前的時光。
我們老家有句俗語,就是“到了蹲牆根的時候”,指的就是那些失去勞動能力,靠曬太陽混日子的老人。
按理說,老人們辛辛苦苦把兒女養大,到了腰背傴僂的時候,也應該放下重擔了。然而,當他們閒下來的時候,在這個世界上似乎也成了多餘的人。
那些老人不過六十來歲,由於生活的艱辛和愁苦,讓他們看上去顯得更加蒼老。他們放下了勞動的擔子,但沒有放下靈魂的重擔。
相對而言,城市人晚年的光景要更好一些。除了曬太陽,還可以玩玩牌,打打球,或者寫字畫畫,美其名曰“陶冶情操”,只不過雖然花樣多,但本質也不過是打發時光而已。
也曾遇到過一些老人,他們的生命明顯與眾不同。雖然他們年紀很大了,但在他們眼睛裡,依然洋溢著喜樂和盼望。
曾有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年輕時並不愛唱歌。但到了教會里,卻參加了合唱團,每天和那些年輕人在一起學習美聲唱法。聖誕晚會上,他西裝革履上場演唱,那響亮的歌喉引來陣陣掌聲。
還有一個七十多歲的溫州老人,滿頭白髮了,卻依然到處奔波證道。他講道生動幽默,常常引起人們的笑聲。他說:“有人問我怎麼證明有神,我說,我這麼一大把年紀,還歡歡喜喜地侍奉祂,這就是明證。”
《聖經》記載了很多老年人的壯舉。考門夫人在《奔向日出》中寫道:
亞伯拉罕七十五歲才開始長途跋涉,從迦勒底的吾珥出發,前往遙遠的迦南地。摩西八十時,帶領以色列民族穿越紅海,脫離了埃及為奴之地。摩西的繼承人約書亞八十歲時,依然馳騁沙場。保羅七十五歲的時候,高唱得勝的凱歌:“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提後4:6–8)
考門夫人說:“保持年輕的唯一辦法,就是和神的恩典一同成長。每一個年紀,都有它美麗的一面。我們不要跟年老的事實對抗,而要好好利用它。”

考門夫人年輕時,和丈夫在韓國、日本和中國傳教。當丈夫生病去世後,已經進入晚年的考門夫人才提筆寫作。她相繼寫了《荒漠甘泉》、《黑門山路》、《奔向日出》等系列作品,直到90歲去世前,才放下手中的筆。
她的作品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激勵了許許多多的人。在中國,她的第一個譯者是宋美齡。
考門夫人就像使徒保羅所說的那樣,越是鄰近離世的日子,越是感受到活潑的盼望。
“白髮是老年人的尊榮。”(箴20:29)這樣的尊榮,誰能得到呢?
就像月亮吸引大海的潮汐一樣,只有來自至高之處永恆的愛,才能在人的生命中掀起澎湃不息奔湧的活力。


箴20:29

…


朋友,你是否被基督的愛所感動?

將心和靈放置何處,不僅影響今生的福樂,
而且決定永生的福樂!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創。
若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

敬 請 關 注
晨 修 晚 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