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資訊,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速 覽
-
曾因“中國行動計劃”被捕的哈佛教授Charles Lieber可能赴港任職 -
《自然》期刊的編輯們準備開始罷工 -
在動物身上試驗成功的療法只有5%應用於臨床 -
如果引力不需要質量,就不用找暗物質了? -
在印度發現罕見的藍色螞蟻
1. 曾因“中國行動計劃”被捕的哈佛教授Charles Lieber可能赴港任職

2020 年 1 月 30 日,Lieber因捲入中國行動計劃而前往聯邦法院
圖源:Katherine Taylor / Reuters file
美國科學院院士、前哈佛教授Charles Lieber在業已叫停中國行動計劃中被判有罪,Lieber成為該計劃中的代表性案件之一。2023年4月26日,美國馬薩諸塞州地區法官Rya Zobel判處Lieber已執行刑期2天,然後是兩年的監外看管以及六個月的居家監禁。同時,Lieber支付了共計8.4美金的罰款與賠償。
近日,根據緩刑監督官最近提交的資料,Lieber請求在今年7月前往中國6天,將要“討論在香港大學的教職任命和潛在就業機會,並且將向教職工和學生髮表演講”。6月9日,法官批准了Lieber前往中國的請求。
https://cen.acs.org/people/Charles-Lieber-plans-talks-University/102/i18?ref=search_results
2. 《自然》期刊的編輯們準備開始罷工
2024年6月7日,由於薪資談判失敗,Springer Nature旗下Nature系列期刊的編輯們計劃於6月20日開始罷工。93%的全國記者工會(NUJ)成員在投票中支援罷工,這次投票的參與率達到了90%。自2023年9月開始,工會與出版商之間的談判斷斷續續,Springer Nature給出的5.8%的漲薪方案被拒絕了,編輯和記者們認為這個幅度遠不能幫助他們應付飛漲的房租和食品價格。作為對比,去年9月英國私營企業的平均加薪幅度為7.9%。
如果罷工行動付諸實施,受影響的期刊可能超過60種,包括全球領先的科學期刊Nature以及其他知名刊物,如EMBO Journal和British Dental Journal等。
參考來源:
https://www.nuj.org.uk/resource/journalists-at-springer-nature-titles-set-to-strike-over-pay.html
3. 在動物身上試驗成功的療法只有5%應用於臨床

圖源:Unsplash/CC0 Public Domain
近期發表在PLOS Biology上的一項分析顯示,經過動物測試的療法中僅有5%最終獲得用於人類的監管批准。瑞士蘇黎世大學的Benjamin Ineichen團隊分析發現,在針對54種人類疾病測試的367項治療方法中,50%進入了人體研究,40%進入了隨機對照試驗,只有5%獲得了監管批准。雖然動物和人類研究結果的一致率高達86%,但是應用的比例依然很低。而從動物研究到任何人類研究、隨機對照試驗和監管批准的平均時間分別為五年、七年和十年。
作者認為較低的獲批率表明在動物和早期臨床研究設計中可能存在需要解決的缺陷,因此他們提倡增強動物和人類研究的研究設計穩健性,這不僅將有益於實驗動物,也將有益於受影響的患者。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biology/article?id=10.1371/journal.pbio.3002667
4. 如果引力不需要質量,就不用找暗物質了?

圖源:DALL-E-3
在宇宙學中,“暗物質”是指所有似乎不與光或電磁場相互作用,或者只能透過引力來解釋的物質。因為很多天體的執行軌跡與它周圍能看到的引力源不符合,人們只好假設有些看不到的引力源對它們產生了影響。但是一百年來人們依然無法證實暗物質的存在。
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作者認為引力可以在無質量條件下存在,提出了一種可能減輕對暗物質需求的替代理論。作者是阿拉巴馬大學亨茨維爾分校的物理與天文學傑出教授Richard Lieu,他表示:“我的靈感來自於我對廣義相對論引力場方程的另一種解決方案的追求——適用於星系和星系團條件的簡化版本被稱為泊松方程——它在沒有任何可檢測到的質量的情況下給出了有限的引力,而星系或星系團結合所需的’過剩’引力可能是由於宇宙中常見的同心殼狀拓撲缺陷結構,這些結構很可能是在早期宇宙發生相變時產生的。光在透過這些結構是會發生可測量的偏折,可以解釋恆星速度的差異,而不需要費力的去尋找所謂的暗物質”。
參考來源:
https://academic.oup.com/mnras/article/531/1/1630/7673084?login=false
5. 在印度發現罕見的藍色螞蟻

圖源:DALL-E-3
在印度東北部的阿魯納恰爾邦,科學家們在映庫村的西昂谷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時,發現了一種新的藍色螞蟻物種,被命名為Paraparatrechina neela。在全世界已知的近17000種螞蟻物種和亞種中,只有少數展示出藍色或彩色。這種螞蟻的身體大部分呈現出金屬藍色,觸角、下顎和腿部則是棕色。科學家認為這種藍色可能是由奈米結構產生的,這些結構利用其光學特性而非直接由色素來產生顏色。
參考來源:
https://zookeys.pensoft.net/article/114168/
點選下方知社人才廣場,檢視最新學術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