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繼承之戰波瀾起伏,家族二代接班為何如此艱難?

撰 文| 魏浩徵,勞達諮詢集團及塞氏中國研究院創始人,《自驅型組織》《橫向組織》作者
近日,娃哈哈集團權力更迭劇情波瀾起伏,堪稱現實版的“繼承之戰”。
7月18日,網路流傳一封“致娃哈哈集團全體員工的函”,隨即,“宗馥莉已經辭職”成為新聞熱搜。函上提及,由於娃哈哈集團部分股東對宗馥莉本人自宗慶後董事長離世後對娃哈哈集團經營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質疑,致使宗馥莉無法繼續履行對娃哈哈集團及其持股公司的管理職責,宗馥莉決定自即日起辭去娃哈哈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職務,不再參與其經營管理。在宗慶後去世不到150天,娃哈哈的權力交接本就處於媒體關注的中心,而這封“請辭函”將娃哈哈內部的股權之爭和權力交接矛盾也公之於眾。
正當大眾紛紛為猜測娃哈哈的未來之路在何方時,劇情又發生了反轉,7月22日,娃哈哈最新回應,宗馥莉決定繼續履行娃哈哈集團的相關管理職責。
一週之內,“請辭”和”繼續履任”接連發生,讓人不禁感慨,這個由宗慶後一手創立的商業帝國,能否順利進入 “宗馥莉時代”障礙重重。這背後,凸顯的是目前中國本土企業面臨的普遍問題,家族二代如何順利接班?
組織變革、治理模式以及傳承發展,在企業管理學領域一直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課題。根據錢德勒的“結構跟隨戰略”理論,企業的組織結構應隨著戰略目標的變化而調整,以適應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在家族企業的治理與傳承過程中,這一理論的指導意義尤為凸顯。
對於企業家與高管而言,企業傳承的本質絕非單純的權力交接,而是價值觀、戰略及文化的深度融合與延續。在如今瞬息萬變的市場大環境下,如何精準拿捏堅守與變革的分寸,以實現企業的長久繁榮,是每一位領導者亟待破解的重大課題。娃哈哈的組織變革、治理與傳承問題,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為我們深入思考家族企業的未來,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案例。
傳承與革新的
艱難平衡
娃哈哈創辦於1987年,在如今飲品行業更新迭代迅速、競爭激烈的背景下,面臨著諸多挑戰。此前,宗馥莉的辭職傳聞在中國商界掀起軒然大波。身為娃哈哈副董事長,她的動向使這家飲料巨頭的未來發展走向充滿變數,更將家族企業在變革浪潮中如何實現傳承與革新的平衡這一課題,推到了輿論的焦點,引發業界深入思索。
娃哈哈作為中國飲品市場的常青樹,憑藉深厚底蘊和市場主導地位,給人以穩如磐石之感。然而,宗馥莉的辭職傳聞揭示了企業傳承背後的複雜問題,尤其凸顯了家族企業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尋求平衡的艱難困境。依據資源基礎理論,企業的資源和能力具有異質性和不完全流動性,娃哈哈在宗慶後的領導下積累了豐富的市場資源、品牌資產和運營經驗,這些是企業的核心資源。而宗馥莉試圖以新的理念和策略為企業注入新活力,是對企業資源的重新整合與拓展。
根據熊彼特的創新理論,創新是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企業需要不斷進行“創造性破壞”,以實現新的發展。在娃哈哈的傳承中,這種創新與傳統的碰撞,正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但如何平衡好這兩種力量,是企業傳承中的關鍵。
娃哈哈的崛起,離不開宗慶後的卓越領導與商業智慧。他將一個校辦企業發展為飲料行業巨擘,憑藉敏銳市場洞察和穩健決策,引領娃哈哈歷經風雨,創造輝煌。然而,時光流轉,企業傳承問題已無法迴避。
宗馥莉,作為宗慶後的接班人,一方面要承載和延續企業的傳統,另一方面還要積極推動創新,逐步挑起企業管理的重擔。她的海外經歷為娃哈哈注入了全新的視角與策略,致力於激發企業內部的活力,透過創新與變革來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和日益多樣化的消費者需求。然而,在這一過程中,她不僅要堅守企業的核心價值,還要妥善處理因理念與方法的差異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宗慶後的經驗與智慧為娃哈哈構建了穩固且注重成長連續性的經營模式,而宗馥莉則更傾向於藉助創新、品牌建設以及市場細分等手段,推動企業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以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
然而,倘若兩代人的觀念差異無法得到妥善融合,很可能會導致決策效率大打折扣,引發組織內部的緊張氣氛,進而對企業戰略的執行以及市場適應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組織架構與
管理體系的變革需求
娃哈哈的組織架構與管理體系,猶如企業發展歷程中的堅固基石,有力地支撐著企業的發展壯大與市場拓展,保障了企業運營的高效與有序。然而,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演變以及市場環境的劇烈變化,原有的架構與管理模式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一方面,激烈的市場競爭、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與個性化趨勢、新興品牌的不斷湧現,使得市場格局變得日益複雜;另一方面,數字化浪潮的洶湧來襲、社交媒體的廣泛普及、全球經濟格局的深度重塑、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 Z 世代的強勢崛起,這些因素相互交織,極大地增加了世界的複雜性與不確定性。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必須積極擁抱變革,努力提升自身的敏捷響應能力與靈活適應能力,既要高效應對複雜多變的市場局面,又要引領團隊穩步前行,持續推動企業的創新與發展。
在此形勢下,娃哈哈的傳統架構與管理體系在決策效率、市場敏感度以及創新效能等方面,可能會逐漸暴露出一些短板。過多的管理層級可能會導致資訊傳遞出現偏差和失真,進而造成決策延遲,使企業錯失市場機遇。此外,如果管理體系過於僵化,可能會對員工的創新思維與工作積極性產生抑制作用,嚴重阻礙企業內部創新潛力的充分釋放。
明茨伯格的組織理論指出,不同的組織架構適用於不同的企業戰略和發展階段。娃哈哈在最佳化組織架構和管理體系時,需要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和市場環境,在內部組織成本與市場交易成本之間進行權衡,選擇或調整合適的組織架構,以提高組織的執行效率和創新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
傳承中的
組織變革與平穩過渡
在企業的傳承道路上,如何在確保穩定的前提下,有力、有效地推動組織變革,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核心問題。企業傳承絕非權力和職位的簡單移交,而是涉及組織治理理念與運營模式的深層次更新與迭代。
對於新的領導團隊而言,首要之務是在尊重並延續企業傳統文化和價值觀的基礎上,對組織架構實施必要的改革。透過對組織架構進行扁平化、網路化的改造,能夠有效減少管理層級,加快資訊傳遞速度,顯著提高決策效率,從而極大地增強組織的靈活性與響應能力。與此同時,新的領導團隊還需要積極引入更為科學、合理的績效管理與激勵機制,充分激發員工的創新精神與工作積極性。
在管理體系層面,強化跨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至關重要。透過打破部門之間的壁壘,營造一種協同創新的工作氛圍,能夠促進知識與資訊的快速流通,全面提升整個組織的協同效率。此外,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也是組織變革的重要戰略方向之一。藉助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對業務流程進行最佳化,提高管理效能,推動企業實現智慧化運營與管理。
然而,如果新的領導團隊在組織治理方面未能實現創新與突破,企業極有可能陷入僵化的管理模式,進而喪失自身的活力與競爭力。因此,企業傳承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持續學習與不斷進行組織改進的過程。領導團隊需要時刻保持對市場動態與技術發展的高度關注,持續吸收新的管理理念與方法,推動企業在變革的浪潮中穩健前行、持續發展。
此外,企業內部的權力分配與利益格局也是影響企業傳承成效的關鍵因素。在傳承過程中,需要精心平衡各方利益,實現權力的平穩過渡。這就要求領導團隊具備高超的智慧與嫻熟的技巧,透過積極的溝通、協商以及談判等方式,妥善處理好各種利益關係,全力確保企業的團結與穩定。
博世集團的
組織治理典範與啟示
在全球產業的宏偉版圖中,博世集團以其出類拔萃的戰略洞察力與創新智慧,構建起了一套別具一格的組織治理架構,堪稱業界楷模。該架構巧妙地將收益權、決策權與管理權相互剝離,成功塑造出穩固的三權分立機制。家族基金會牢牢掌握著收益權,為財富的持續增值提供了堅實保障;信託公司憑藉其專業且獨立的視角,承擔起決策的重大責任,精心擘畫企業的戰略藍圖;而經驗豐富、專業素養過硬的管理團隊則被賦予了企業日常運營的自主權,確保了企業的高效運作。
這種極具創新性的組織治理模式,充分彰顯了博世集團對自身未來命運的深謀遠慮。博世家族的這一精妙安排,使企業宛如一架精密的自動駕駛機器,即便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單一絕對控制者,依然能夠穩定且高效地運轉前行。這一模式不但有力地保障了企業的長期穩定增長,還為家族成員精準定位了角色,使其能夠專注於戰略規劃與監督工作,讓他們從日常運營的繁瑣事務中得以抽身,將精力集中於描繪企業未來的發展藍圖。
作為年銷售額直逼千億美元的行業翹楚,博世憑藉其獨有的自組織執行體系,為全球的企業家和專業人士展現了企業傳承的全新視角。在這個模式中,“你專注於財富創造,我專注於未來規劃”的理念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博世家族的宏偉願景,是實現企業跨越百年的傳承,引領行業發展的時代潮流,為全球企業樹立可供借鑑的標杆。
博世的成功事蹟,給我們敲響了一記警鐘:在企業傳承的征程中,既要有高瞻遠矚的格局視野,更要有創新的機制設計。透過合理分離權力、推行專業化管理以及對家族角色進行重新精準定位,企業方能實現更加穩健的世代交替,有力確保持續的繁榮發展。這是一場關乎企業未來的智慧較量,也是對廣大企業家和高管們在組織治理與組織變革方面的一次發人深省的深刻啟示。
娃哈哈與博世的
啟示對比
透過對娃哈哈與博世進行對比,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以下幾點關鍵啟示:
(1)早期規劃是企業傳承的基石
企業傳承是一項系統工程,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未雨綢繆,提前進行詳盡周密的規劃佈局。這其中,不僅要精準選擇、培養合適的接班人,還要精心安排對經營發展理念的傳承以及對組織架構的適時最佳化調整。博世透過提前開展早期規劃,順利實現了權力的平穩順暢交接;而娃哈哈在此方面的經歷則警示我們,倘若缺乏早期系統規劃,很可能會致使傳承過程中的不穩定因素顯著增加。
(2)代際溝通與信任是傳承的橋樑
從組織行為學角度,有效的溝通和信任建設對組織執行和發展至關重要。在企業傳承的過程中,兩代管理者之間保持暢通、有效的溝通以及建立堅實的信任關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透過積極、深入的有效溝通,能夠及時消除彼此之間的誤解,不斷增強相互之間的信任,進而形成強大合力,共同推動企業不斷向前發展。在這一方面,博世表現得尤為出眾,其家族成員之間成功搭建起了深厚、穩固的信任關係,齊心協力為企業的未來出謀劃策、添磚加瓦。
(3)持續創新與適應是企業發展的動力
企業若要在激烈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持之以恆地進行創新,積極主動地適應市場變化。娃哈哈在發展壯大的程序中,透過堅持不懈地創新產品和技術,成功在競爭激烈的飲料市場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演變,娃哈哈也迫切需要持續不斷地創新,以此來保持並提升自身的競爭優勢。
(4)組織治理結構最佳化是企業穩定發展的保障
最佳化組織治理結構,建立科學、高效的決策機制、評價機制、分配機制、監督與治理體系,是確保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關鍵所在。博世透過成功實現所有權、決策權與經營權的相互分離,構建起了高效、科學的組織治理結構,使得企業能夠持續穩健地執行發展。娃哈哈在傳承發展的過程中,同樣需要不斷持續最佳化組織治理結構,以有效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綜上所述,企業的組織變革、傳承與發展是一個複雜漫長且充滿挑戰的過程,需要企業在早期規劃、代際溝通、持續創新以及治理結構最佳化等多個方面全力以赴、持續發力。透過深入對比娃哈哈與博世的發展經驗,我們能夠獲得彌足珍貴的啟示,為其他企業的傳承與發展提供極具價值的參考借鑑。
雖然娃哈哈權利更迭波瀾起伏,但宗馥莉回心轉意,決定繼續履職娃哈哈。這一轉變,為娃哈哈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與希望。
宗馥莉在娃哈哈沉浸多年,有自己的經營理念和策略。此前,她在產品創新、跨界合作等方面積極嘗試。未來繼續履職後,如何應對市場挑戰,推動娃哈哈創新發展,在傳承優良傳統的同時如何融入新時代理念策略,是重要課題,備受業界和消費者關注。
相信宗馥莉繼續履職後,娃哈哈能夠更好地在大健康產業精耕細作,在新賽道持續發力,不斷推出迎合年輕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在渠道拓展、市場開發方面取得突破,持續最佳化產品組合,續寫輝煌。
企業發展如馬拉松,不斷適應變革、調整戰術才能領先。宗馥莉繼續履職是對企業動態市場適應和創新能力的考驗。娃哈哈在這場征程中,未來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我們期待宗馥莉帶領娃哈哈,在新的市場環境中靈活適應、創新求變,憑藉穩固、科學、可持續的傳承體系和高效的組織治理架構,邁出堅實步伐,實現企業的持久繁榮,為中國乃至全球飲料行業樹立新的典範與標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