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丨女首富的守業困局

內容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君智商業學堂
推薦人 | Nico佳一
她,是中國新晉女首富,身價810億;她,是“飲料帝國”娃哈哈的新掌門人,卻在上任一年內經歷辭職風波、訴訟纏身。從“公主”到“掌舵者”,宗馥莉為何難逃爭議?現在,我們就來揭開這位女首富背後的“守業困局”。
Part 1
 登頂女首富 
 卻陷內憂外患 
2024年10月,胡潤百富榜揭曉,42歲的宗馥莉以810億元財富成為中國女首富,終結了地產行業對女首富長達十年的“壟斷”。然而,這份榮耀背後,是她接棒娃哈哈後的一場“硬仗”。
7月,接班不到半年的宗馥莉,因部分股東質疑其管理能力,一度宣佈辭去副董事長、總經理職務,引發輿論譁然。儘管幾天後她強勢迴歸,但內部矛盾已浮出水面。網傳舉報信直指其“轉移國有資產”,雖未證實,卻暴露了背後的利益博弈。
按理說,宗馥莉在娃哈哈集團裡女承父業,本來不應該掀起這麼大的風浪。但是,去年這一系列風波,說明她現在還是難以服眾。
為什麼宗馥莉沒能像她的父親宗慶後那樣牢牢掌控全域性呢?我們回顧下就不難發現,她進入娃哈哈時間也不短了,但是對於娃哈哈品牌老化,產品缺乏創新等問題,一直沒有找到好辦法。娃哈哈集團吃老本已經很長時間了,它的營收增長似乎也陷入了中年危機:2013年達到783億元的最高峰之後,就開始波動下滑。在2024年之前,一直徘徊在四、五百億的水平。
去年娃哈哈營收重回700億元,接近十年前巔峰水平。雖然數字喜人,但這一增長被質疑依賴“老本”——AD鈣奶、營養快線、純淨水等經典產品仍貢獻超60%營收,新品卻難見爆款。而且增長背後的重要原因,是宗慶後去世後,引發了網民的懷舊消費,這只是激情消費造就的一次性高增長,能否持續仍然有待觀察。
可能正是這種局面,造成了娃哈哈一些老臣對宗馥莉產生了質疑,懷疑她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來掌舵娃哈哈這艘巨輪。再加上她比較激進的管理風格,也造成她和舊管理層的衝突。
Part 2
 改變困局 
 新品屢屢受挫 
如果我們回顧一下宗馥莉的成長曆程,就會發現她和宗老是完全不同的。她從小走的是一條西方精英的成長路線。14歲的時候,一個人前往美國讀書,中學、大學都是在大洋彼岸度過的。
2004年,她從美國留學歸來,沒有直接空降到高管位置,而是從最基層的車間開始幹起。在娃哈哈歷練了整整20年,一步一個腳印,才坐上了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的寶座。
據說,她在工作之餘會看希拉里的傳記,特別欣賞成功女性身上的勇敢精神。從她上任之後就開展激進改革可以看出,她並不是嬌滴滴的 “公主千金”。
宗慶後在世的時候也經常公開肯定宗馥莉。在一檔電視節目上,主持人曾經問宗老,“娃哈哈加上宗馥莉等於什麼?”宗老的回答是:“更強大的娃哈哈”。
在努力方面,宗馥莉也無可指摘。可以說,除了宗慶後,她是娃哈哈最勤奮的人,經常是第一個進公司,最後一個離開公司。
宗馥莉也曾經掀起過一場轟轟烈烈的新品革命。2016年,她用自己的英文名字Kelly,打造了一個全新品牌Kelly One。它主打高階小眾產品,一開始瞄準的是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
第一款產品是一款果蔬汁,主打個性化定製模式。從瓶身到果汁成分,消費者都可以自由選擇,而且採用了先下單、後生產的模式,提供一種完全不同的消費體驗。為了推行這個專案,宗馥莉投入了幾百萬人民幣,建了一個400多平的中央廚房,還註冊了一家公司專門運營這款產品。
幾乎在所有人都在讚美宗馥莉有創意時,只有宗慶後最清醒。宗老毫不客氣的說:“不太看好這個產品,因為這個東西做不大,保質期很短,只有7天。”
而且,當時統一、農夫山泉推出的果蔬汁飲料,價格都在10元左右,但是Kelly One這款果蔬汁的價格卻高達48元。這麼高的定價,讓顧客不得不對它敬而遠之。果然,上市三年後,因為銷量不理想,這款果蔬汁就停止了生產和銷售。
2019年到2023年,Kelly One也推出過“一茶”茶飲料、果汁果味茶“CHACHA”、電解質水等產品。然而,這些產品的存活率並不高,目前在Kelly One線上旗艦店裡,就只剩一茶還在銷售。
哪怕這唯一存活的單品,銷量最高的一條連結中,總銷量只有5,000,只能說是很慘淡。這一系列產品創新,與其說是針對市場需求所作出的改變,倒更像是宗馥莉按照自己的個人意志進行了一場大型的產品實驗。
此外,2018年,宗馥莉在出任娃哈哈品牌公關部部長後,也開始對娃哈哈旗下的其他產品進行改頭換面。他推出過AD鈣奶“奶心月餅”,操盤過一款走微商模式的膠原蛋白。但是這些產品雖然看上去很熱鬧,遍地開花,但沒能在銷量上拉動增長。
2022年,已經升為集團副董事長的宗馥莉,一口氣推出了20多款新品,比如奶啤、U-YO厚乳拿鐵、低糖茶等等。但是這些新產品在消費者中沒有形成廣泛認知,銷售渠道也沒有跟上,不僅線上下超市難覓蹤影,就在線上平臺也很難買到。
在娃哈哈已經成長20年的“長公主”,似乎還沒有掌握讓王國復興的魔法。那麼,還是迴歸到一個問題。為什麼宗慶後當年能夠推出一系列成功大單品,而現在宗馥莉卻拿不出一個能打的產品?
Part 3
 時代變遷 
 競爭格局升級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考慮時代背景的不同:現在飲料行業的競爭門檻,已經空前提高了。
1987年,宗慶後以14萬元借款承包了杭州一家校辦企業,開始創業之路的時候,中國飲料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飲料的品類相當有限,競爭也不激烈。在那個商品緊俏、物質相對短缺的年代,只要有質量夠硬的貨,就不愁賣不出去。
從80年代到90年代,娃哈哈面臨的競爭對手也不算多,主要就是可口和百事“兩樂”,康師傅和統一,還有它後來的一生之敵農夫山泉。放眼望去,整個市場還是一片藍海。
而且,那個年代消費者接觸過的飲料品類比較少,對口味的要求門檻沒有那麼高。娃哈哈的AD鈣奶、營養快線等產品,好喝又營養,一下子就抓住了大家的好奇心。加上娃哈哈強大的渠道能力,這些產品能快速走進千家萬戶。
然而,宗馥莉面臨的又是一番什麼景象呢?如今的中國飲料市場,可以說是非常的“卷”。
首先看瓶裝水市場,除了娃哈哈,還有農夫山泉、怡寶、景田、康師傅、今麥郎等一眾巨頭打得不可開交。去年夏天,農夫山泉推出了綠瓶純淨水,率先開啟了價格戰,進一步向娃哈哈提出了挑戰。
隨著國人健康意識的提升,這兩年茶飲、果蔬汁、蛋白飲料等新飲料品類也非常活躍。農夫山泉旗下的無糖原葉茶“東方樹葉”,在坐了十年冷板凳之後,終於等來了揚眉吐氣的時刻,成為茶行業現在的版本答案。此外,還有無糖茶鼻祖三得利,以及其他一眾新品牌瘋狂捲入。
果蔬汁也是市場中的香餑餑,山楂汁、刺梨汁、西梅汁、柚子汁成為年輕人新寵。味全、農夫山泉等在這裡早有佈局。
而在年輕人鍾愛的碳酸飲料領域,2018年,元氣森林0糖氣泡水推出後,一炮而紅,短短幾年做到了單品40億的規模。最近還有大窯汽水、華陽汽水先後出圈,這個市場也是擁擠得一塌糊塗。
最後,在功能飲料市場,還有紅牛、東鵬等一眾品牌在貼身肉搏。
對於宗馥莉來說,她面臨的競爭格局和宗老當年創業的時候,可謂是天差地別。每個細分市場都聚集著眾多武林高手,堪稱八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想要從這一群高手中破圈,難度可想而知。
Part 4
 新品迷失 
 迭代不等於創新 
宗馥莉推新品不利的原因,還在於混淆了迭代和創新的區別。因為簡單的迭代,並不是真正的創新。正如美國著名計算機科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所說:“漸進改良是創新的敵人”。
從這個角度,我們再來看一下宗馥莉推出的新品,就會發現她似乎還是在抄對手的作業。
但是娃哈哈品牌已經失去了昔日的領導地位,重新打造的新品牌難以獲得市場信任。因此,這種唯獨屬於領導品牌才能用的“抄作業新品”打法,就很難出頭了。
比如,元氣森林氣泡水火了之後,宗馥莉推出了類似的生氣啵啵氣泡水,也是主打0糖0脂0卡。比起元氣森林的同類產品,它不過是添加了一些膳食纖維,並且上市還晚了整整晚了兩年,還要和一大堆類似的碳酸果味飲料競爭。在同質化的情況下,當然很難做出好的成績。
再舉一個例子,東方樹葉無糖茶火起來之後,宗馥莉也跟進開發過不少低糖茶、無糖茶。但是,她推出的一系列產品,如安化黑茶、巖韻烏龍、普洱茶等純茶產品,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進行了一點點改良,消費者很難收穫到獨特性與驚喜感。
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拿著舊地圖,永遠找不到新大陸。
那真正的創新是什麼?我們可以從乳品行業得到一些啟發。當初一眾企業都在做低溫酸奶的時候,大家都在卷口味,卷營養價值。但是後面光明推出了一款常溫酸奶“莫斯利安”,口感獨特,方便攜帶,可以在長途出行等新的使用場景消費,還適合擔心太涼傷腸胃的老人和小孩。
這就一下子就給酸奶市場打開了新的市場空間,帶來了巨大的增量市場。
注:本文圖片來自原文、網路等。未能核實版權歸屬的,不為商業用途。
— END —
首席訪談
近期熱門影片推薦
 cheif interview 
對影片名片感興趣
識別二維碼
專業顧問為您量身定製
首席
往期文章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