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配齊冰箱彩電大沙發,合資車急了

‍‍‍‍‍
N7的小爆,對東風日產乃至合資品牌來說,都是一場期待已久的勝利。更重要的是,將合資新能源汽車的聲量重新做起來,讓市場看見他們應對變化的能力和決心。
‍‍‍‍‍
文 | 劉冬雪
編輯 | Yang
來源 | 每人Auto(ID:meirenauto)
上市50天,大定破2萬
“合資品牌做新能源車的出路在哪裡?”曾經,這是很多人的疑問。
過去幾年,市場上合資品牌推出的新能源車型並不少,但在銷量排行榜上,卻一直看不到它們的身影,前50名幾乎都被中國品牌和特斯拉包攬。直到今年上半年,這一困局才被打破。
5月15日,東風日產宣佈,其全新純電轎車N7上市18天大定破萬,創下了合資品牌純電車最快達成大定破萬的紀錄。6月16日,東風日產曬出最新資料,上市50天后,N7大定突破兩萬輛。在第三方純電車銷量周榜上,N7甚至還時不時碾壓中國友商。讓合資車揚眉吐氣的N7,成為了東風日產今年絕對的主角。
▲ 東風日產N7上市18天大定破萬。圖 / 東風日產官方
“為了配合N7的上市,東風日產在銷售渠道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調整。”接近東風日產人士龔慶告訴每人Auto,其參考了新勢力的形式,將訂單中心、服務中心和交付中心分開,以此增加使用者的接觸點。
據每人Auto瞭解,以往東風日產經銷商將車輛賣出才能拿到返利,而對於N7,只要客戶進行試駕,店面就能拿到獎勵,很大程度上激勵了銷售的服務熱情。
N7還吸取了新勢力直營模式的精髓——價格統一、透明。“N7全國統一價,哪家經銷商敢私自調價,被舉報後會被東風日產處以大額罰款。”龔慶說。
和以往的車型不同,N7的客戶在經銷商門店只能交定金,不能付尾款。只有在東風日產官方直營的交付中心才能開票交錢,錢直接打到公司的賬戶。“交付中心的POS機都是東風日產公司統一配的。”北京地區的東風日產銷售李帆告訴每人Auto。
不只是廠商,經銷商們也向N7傾斜了更多資源。李帆說,其所在店面算上店長一共7個銷售,其中就有3個人專門負責N7。
在店裡,N7展車佔據了絕對的C位,幾乎正對著大門,客戶進店的第一眼就能看見。展車有兩輛不同顏色,這個待遇,哪怕是日產的銷量擔當軒逸也沒有過。
當然,C位不是白站的。李帆稱,N7上市後,店內客流增加了1/3左右,幾乎都是衝著N7來的。除了流量,N7還帶來了實打實的成交率和銷量。 
龔慶瞭解到,除軒逸車型外,N7的成交率是最高的。僅李帆所在的店面,5月份就訂出了70輛,其中Max版本佔約70%,目前也能保持平均每天賣出2輛。
▲ 東風日產N7純電轎車。圖 / 視覺中國
東風日產官方公佈的資料顯示,N7的使用者以35歲以下的年輕家庭為主,其中30%為日產老車主增換購,其餘則為首購或來自其他品牌的新使用者。這意味著,N7基本打破了日產車固有的使用者群體,走出了舒適區。
突然湧入的銷量,也帶來了不少問題。很多N7使用者反饋,新車交付週期太長。“6月初,我有個客戶交定金的時候App顯示預計7~9周交付,等當天支付完尾款,就顯示8~10周交付了。”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每人Auto,N7的實際表現已經超過了東風日產內部的預期。上市前,東風日產為N7規劃的月產能是不到1萬輛,如今正在努力提升到2萬輛。
N7的小爆,對東風日產乃至合資品牌來說,都是一場期待已久的勝利,也讓市場看到,他們適應中國市場變化的能力和決心。
虧本賣車
吸取了此前ARIYA碰壁的經驗,東風日產試圖讓N7更好地融入中國市場。
不同於ARIYA是基於日產汽車純電平臺NISSAN NEXT打造,N7可以說是一臺“純血”中國車。在各種核心配置上引入了更多中國供應商,對日產來說也是破了先例。
比如,N7電動機來自東風汽車,電池是欣旺達製造,智慧輔助駕駛方案由Momenta提供。N7的座艙生態系統NISSAN OS還接入了DeepSeek-R1大模型,成為合資品牌中首個接入這一技術的實車。
全面利用中國市場的資源,讓N7在價效比上擁有了更多發揮空間。N7頂配625 Max版價格不到15萬元,直接配齊冰箱彩電大沙發、端到端智慧輔助駕駛、高通8295P晶片、雷射雷達、智慧座艙、800V高壓快充等等。
▲ 東風日產N7座艙。圖 / 東風日產官方
據龔慶透露,對於東風日產來說,N7的核心優勢就是價效比,每賣出一臺車就要虧幾千,經銷商也沒什麼賺頭,“Air版本毫無利潤,其他版本也就賺個辛苦費。”龔慶認為,N7最主要的任務是先把日產品牌新能源汽車聲量做起來,讓市場看見。
N7的價格能做到如此,東風日產內部也是經歷過多輪博弈的。上述知情人士稱,N7在立項時本打算做一臺B級純電車。在周鋒上任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後,推翻了這個想法。周鋒認為,作為東風日產GLOCAL(全球本土化)模式和天演架構的首款車型,一定要做一臺標杆產品,中規中矩只會讓N7泯然眾“車”。之後,東風日產不斷豐富N7配置,拉高性價比。
周鋒希望,N7憑藉超高性價比,在6個月左右的新車熱銷期過後,依然能保持大幾千輛的月銷量。
該知情人士稱,N7上市前,最終價格只有高層清楚。東風日產普通員工只知道N7主打價效比牌,但預估的頂配版價格也在17~18萬元,畢竟這是一款C級轎車。
基於N7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接下來很有可能在日產汽車的助力下,進入海外市場。
▲ 2025上海車展,東風日產N7。圖 / 東風日產官方
今年3月,曾有媒體報道,東風日產N7將會在今年年內推出增程版。不過,每人Auto獲悉,N7不會有增程版。今年東風日產共有4款新車計劃,一款為全新車型,也就是N7;一款為15代軒逸,以及天籟和探陸的改款車型。
在N7之後,東風日產正在不斷擴大在中國的朋友圈。去年11月,東風日產宣佈與華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首家與鴻蒙座艙全方位合作的合資品牌。每人Auto瞭解到,今年改款的天籟就會搭載華為的智慧座艙。
今年5月底,東風日產與寧德時代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到2026年,將多款搭載聯合開發電池系統的車型推向市場。
很快,東風日產將迎來自己的新能源產品大年,按照計劃,東風日產將在2026年底前基於天演架構推出5款新能源車型,涵蓋SUV和轎車,覆蓋純電、插混、增程多種動力型別。
合資車企反攻之年
面對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合資車企吹響了反攻的號角。除了東風日產,還有不少合資車企也選擇了利用中國合作伙伴的研發能力,加強與中國供應商的合作,來抵禦自主品牌和新勢力的衝擊。
早在2023年,豐田中國便將位於常熟的豐田全球最大的海外研發基地“豐田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更名為“豐田智慧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簡稱“IEM by TOYOTA”)。
▲ 豐田智慧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圖 / 豐田官方
從字面上看,IEM by TOYOTA似乎業務範圍變小了,但是定位卻更加聚焦。豐田汽車公司執行董事、中國本部本部長上田達郎表示,這一改變意味著,未來豐田不再把日、美的暢銷車型引入中國,做本土化改良,而是將研發的決策權從日本移轉至中國本土。同時,著眼於全球,利用中國在電動化和智慧化方面的優勢,引領整個豐田的發展。
更名帶來的不僅是定位的變化,IEM by TOYOTA的職責也更加清晰。過去,豐田與一汽和廣汽的合資公司都有獨自的研發中心。更名後,豐田在中國的3個合資公司(一汽豐田、廣汽豐田、比亞迪豐田)的研發工程師都會加入到IEM by TOYOTA 主導的研發專案中。
IEM by TOYOTA還引入了豐田的首席工程師(CE)體制,用中國員工擔任中國首席工程師(RCE),作為車輛研發的總責任人,負責產品從研發到生產、銷售等一切環節。不僅如此,豐田對中國智慧座艙、智慧輔助駕駛的供應商也保持開放態度。
幾個月前上市的豐田鉑智3X,採用的是Momenta最新的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今年上海車展全球首發的純電動D級轎車豐田鉑智7,將搭載華為鴻蒙座艙。將於2027年投產的豐田獨資設立的雷克薩斯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其首款車型也將搭載鴻蒙座艙以及寧德時代麒麟電池。
借力中國本土研發能力的還有馬自達。今年4月初,MAZDA EZ-6全球化車型MAZDA 6e在長安馬自達南京工廠正式下線。這是馬自達首臺基於中國研發、面向全球市場的新能源車型。同樣,近期被外媒曝光路試諜照的馬自達CX-6e,基於長安EPA1平臺打造,與深藍S07同源。
▲ MAZDA EZ-6全球化車型MAZDA 6e。圖 / 視覺中國
作為德系車的代表,大眾汽車自2023年上海車展後就火速重組了集團旗下軟體公司CARIRD的管理團隊,與地平線成立了合資公司酷睿程,負責大眾與中國合資品牌(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大眾安徽、上汽奧迪)的ADAS產品開發與落地。
也是從這裡開始,大眾汽車開啟了廣泛合作。戰略入股小鵬汽車,大眾汽車(中國)科技公司與CARIAD中國、小鵬共同研發了電子電氣架構——CEA。CEA架構是大眾汽車基於中國市場需求開發的首個本土化電子電氣架構,根據規劃,搭載CEA的新車型將於2026年開始上市。
在不久前的2025粵港澳車展上,一汽奧迪正式釋出了首款搭載華為“乾崑智駕”的新能源SUV——Q6L e-tron。並且,一汽奧迪銷售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李鳳剛還透露:“我們在2025年新上市的產品,基於PPC燃油平臺和PPE高階純電平臺的產品,都會和中國頭部軟科技的供應商合作,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智慧駕駛和智慧座艙的技術。”
可以看到,合資車企針對中國市場的戰略已經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從原先的立足全球看中國到聯手中國合作伙伴深度共創,乃至反哺全球市場。汽車工業變革進入下半場,合資車企與中國汽車、科技企業合作將會更加頻繁,雙方各取所長,才能走出一條新路。
(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每人互動
合資車企的反攻有多大勝算?
文章經授權轉載自每人Auto(ID:meirenauto)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