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來首例!美國男子罕患鼠疫後身亡!

美國亞利桑那州科科尼諾縣(Coconino County)近日確認發生罕見且嚴重的“肺鼠疫(pneumonic plague)”致死案例,死者為當地居民,案發後立即送醫救治,但依然不治身亡。這是該縣自2007年以來首次出現鼠疫死亡病例,引發公共衛生高度關注。
據媒體報道,這名男子日前前往位於弗拉格斯塔夫(Flagstaff)的醫療中心急診求診。當時他已出現嚴重症狀,儘管醫護人員立即展開搶救,仍於當天不治身亡。隨後實驗室檢測確認,其感染了鼠疫耶爾森氏菌(Yersinia pestis),病發形式為罕見但極具傳染性的肺鼠疫。
北亞利桑那州醫療系統(NAH)在7月11日對外證實此病例,並表示已啟動與地方公共衛生部門的聯合調查,試圖追蹤感染源頭與潛在暴露路徑。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資料,鼠疫主要分為三種類型:淋巴腺鼠疫(Bubonic)、肺鼠疫(Pneumonic)及敗血性鼠疫(Septicemic)。其中肺鼠疫最為致命,發病迅速,若不及時治療,可在24小時內致命,且可能透過咳嗽或飛沫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CDC指出,肺鼠疫可由未經治療的其他鼠疫型別發展而來,或透過吸入受感染動物或人的飛沫感染,雖然極為罕見,但在現代社會仍存在個別案例。
北亞利桑那大學病原體研究專家保羅·瓦格納(Paul Wagner)表示,當地齧齒動物群體(如草原犬鼠)體內跳蚤可能為主要傳播媒介。每年夏季,這些動物中偶爾會爆發疫情,增加鼠疫傳播至人類的風險。
科科尼諾郡衛生部門稱,雖然目前尚未查明感染源,但不排除與野生動物接觸、寵物暴露或跳蚤叮咬有關。當局正在調查該男子是否曾在近期接觸相關動物或疫區。
鑑於此起病例,衛生部門敦促居民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 避免與野生齧齒類動物(如松鼠、田鼠、草原犬鼠)接觸
  • 寵物應定期使用跳蚤藥,避免放養
  • 外出務必使用防蟲噴霧,並避免進入高風險區域
  • 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疑似症狀,應立即就醫並佩戴口罩
  • 向相關單位報告發現的大量動物死亡情況
截至目前,當地尚未通報更多確診病例,公共衛生部門已加強病媒監測和社群預警,持續追蹤可能暴露人群。
儘管現代醫療技術已可有效治療鼠疫,但根據CDC統計,2000年至2023年間,美國平均每年仍記錄約7起鼠疫病例,主要分佈於西南部州份,包括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和加州部分地區。大多數經及時抗生素治療的患者可順利康復,致死率相對較低。
本起肺鼠疫致死事件引發公眾對極端傳染病防控的關注。醫療專家呼籲,雖然不必恐慌,但必須認真對待並嚴格執行防疫指引。
當天匯率
1 美元=7.17人民幣
歡迎關注 華人生活
華人生活app 全新升級了
華人生活app成為你
拓展人脈和商機的工具

閱讀原文網址下載華人生活平臺,
美國同城分類資訊網免費釋出平臺!
點選下方原文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