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還在寒冬,挖掘機卻賣爆了

作者|溪雲
房地產還在寒冬,挖掘機卻賣爆了。
什麼情況?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的資料,今年2月,挖掘機賣出19270臺,同比大增52.8%,增速創五年來的新高。國內銷量更是同比大增了99.4%。
在中國經濟中,有一個重要的指標——挖掘機指數。
一般來說,如果挖掘機賣得好,說明中國房地產和基建很好。但這一波增長,很顯然和房地產無關。
今年前兩個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僅有10720億元,同比下降了9.8%。
另一個數據,得以窺見答案。
3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字顯示,2025年前2個月,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39.1%。
此前中央增發了1萬億的超長期國債,投向了約1.5萬個專案,其中超70%都是水利工程。
為什麼是水利?三個原因。
第一,水利基建中一個重要環節是運河。
如果說以往外迴圈的關鍵是航海,那麼,內迴圈的關鍵就是運河
在當下這個地緣政治緊張、外貿風險頻發的時期,運河被賦予了極為特殊的意義。
一旦發生極端衝突,內河航運能極大地快速保證產業、人員、能源等的安全備份,幫助「內陸」建立國家安全的大後方。
所以,我們能看到,江西、廣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這6箇中部省份在瘋狂挖運河。
可以說這件事,事關國運。
第二,在出口和房地產走弱背景下,基建成為穩定經濟的重要抓手。
水利工程每投資一千億可以帶動新增49萬個就業崗位,是所有行業中就業拉動效應最明顯的,
這兩年已經投下去近3萬億,大家可以測算一下這個就業規模。
此外,水利工程產業鏈十分龐大,
上游——水電、機電、水泥、鋼筋、砂石等建築材料企業,
中游——設計施工企業,
下游——運營管護企業,水利無疑會給這些行業帶來託底力量。
最後,水利工程兼具民生保障與戰略防禦的雙重屬性。
以高鐵為例,部分偏遠地區高鐵線路客流量不足,運營效益欠佳,成為了殭屍高鐵站,造成嚴重浪費。
反觀水利設施,其價值貫穿日常與應急場景——平時默默發揮基礎服務功能,汛期一次成功抵禦超標準洪水,所避免的經濟損失便遠超建設投入。
怎麼都不會虧。
這一輪的新基建,其核心價值不在侷限於靠基建去拉動GDP,而是變成了國民經濟、區域發展、國家安全、降低成本、提高要素流動等等一系列的更大層面的基礎系統。
參考文章:
1、馬江博說趨勢:內外部大事頻發,其實國家早就悄悄放水了,你沒注意到
2、巨潮WAVE:中國水利,正當其時

2025年風高浪急,世界格局鉅變,面對關稅、脫鉤,普通人如何守護自己的錢袋子?若你有這個困惑,一定要看智谷趨勢內部研判,每週為您解讀國際、宏觀、政策、樓市、商業等重要動向。全年48期,助你看清趨勢,直達財富的本質訊號。原價299/年,透過本文訂閱,智谷老讀者福利價199元/年,還加贈一年12場閉門直播

限時開放30個名額
299元立減100元
三天後視窗關閉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