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劉藏
2023年3月18日,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漲4%,創37個月收盤新高。3月14日上證指數與滬深300雙雙重新整理年內高點,科技龍頭如中芯國際、寒武紀與小米組成領漲陣營,全球資本正對中國核心資產的重新定價。
在這場“東昇”估值重構的浪潮中,主動權益基金憑藉對產業趨勢的前瞻捕捉,正成為投資者把握“東昇”紅利的利器。
這其中,有一批“雙十”基金經理,基金管理年限超過10年,年化收益率超過10%。他們在市場中經歷了牛熊週期的考驗,十年如一日開展產業鏈深耕研究,發現超越常規的認知差+預期差,專業埋伏捕捉高成長性股票。

中歐基金王培
中歐基金基金經理王培就是這樣一位獨具慧眼的“雙十”老將,王培有著近18年證券從業經驗,近13年投資經驗,且年化收益達到10.16%。
2024年三季度,當市場迷霧重重之際,王培卻已經前瞻到市場機會,精準抄底小米、小鵬等科技股,隨後這些佈局完美收穫了股價翻倍行情。

王培旗下的基金分別在2024年6月底首次重倉小鵬汽車,在2024年9月底首次重倉小米,基本都在階段底部重倉抄底了兩個明星科技股,捕捉到了這兩隻股票完整的上漲趨勢波段。
從資料上看,去年9月底至今(資料截至25年2月28日) ,中國大企業(A股和港股市值超1000億) 漲幅最大的三隻股票分別是中芯國際、小米集團、寒武紀。
而從去年6月底至今,漲幅最大的前五隻分別是寒武紀、小米集團、中芯國際、同花順和小鵬汽車。
王培可謂精準選中2個這一階段漲幅最突出的中國核心資產,用實實在在的股價收益展現了投資智慧。

以中歐創新成長為例,2024年2季報,小鵬汽車出現首次十大重倉股名單,截止季報時間(2024年6月28日)股價是29.55元。到2025年2月底,股價已上漲到79.80元。
而該基金首次重倉股出現小米時(2024年9月30日) ,股價是22.50元,到2025年2月底,股價已經翻倍到51.85元。
回顧2024年10月初,王培曾公開表達看好中國核心資產的觀點。事實證明,他確實透過專業判斷買入了具備優質成長性的核心資產,並且在這些企業價值被廣泛認可前完成了佈局,把握住最新一輪科技創新週期機會。
但拉長週期看,王培近10年的年化回報是10.16%,平均每年跑贏滬深300 9.8%,總回報跑贏274%,表現依然優秀。
值得注意的是,王培投資組合還有一個鮮明特點:注重分紅價值。中歐創新成長四季度的十大持倉平均分紅率超過2%,有3只股票的動態分紅率超過4%,分別是美的集團、招商銀行、雲天化。
這一特點在當前政策多次強調分紅、市場越來越重視分紅屬性的背景下,對支撐企業估值起到關鍵作用。
此外,王培的前十大持倉有8只市值超過1000億元,且都是各自領域的龍頭企業。這些具備長期競爭優勢的低估值公司,在其投資組合中起到了防禦作用,保障了基金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穩定性。

摩根資產管理杜猛
作為摩根資產管理中國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杜猛是公募基金行業的另一位"雙十"老將,擁有23年投研經驗和13年基金管理經驗。
其管理的摩根中國優勢混合基金與摩根新興動力混合基金以重倉科技成長賽道、精準捕捉產業趨勢著稱。
以摩根中國優勢混合基金為例,其前十大重倉股覆蓋新能源(寧德時代、比亞迪)、消費電子(立訊精密、東山精密)、AI算力(寒武紀)及高階製造(徐工機械)等核心領域,持股集中度高達63.2%,呈現顯著的龍頭導向特徵。
其前十大重倉股中科技及先進製造類資產佔比超70%,2024年四季度新增的寒武紀持倉已在2025年初一度貢獻超30%收益。

截至2025年2月28日,該基金近6個月累計收益達20.6%,年內收益5.19%,均位列同類前列。
該基金近十年收益是81.34%,跑贏同期業績基準超65個點,跑贏同期滬深300超72個點。

興證全球基金謝治宇
興證全球基金經理謝治宇擁有17年證券從業經驗、12年基金管理履歷和10座金牛獎的硬核成績,是業內極具影響力的"雙十"老將。
謝治宇以"均衡配置"和"長期價值挖掘"為核心方法論,擅長在複雜市場中捕捉高性價比機會。
其持倉兼顧成長與防禦,既重倉立訊精密、寧德時代等科技與新能源龍頭,也配置海爾智家、海大集團等消費與週期標的,行業覆蓋高階製造、半導體、消費電子、化工等多元領域。
謝治宇在2024年四季度才首次重倉小米,雖然比王培晚了一個季度,但他在2025年依然捕獲了小米超60%的漲幅。
在四季度,他大幅增持小米集團-W至旗下多隻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同時加倉立訊精密超930萬股,並新增恆玄科技、藍思科技等泛AI與半導體產業鏈標的,精準把握科技復甦趨勢。
其重倉的小米集團正發力智慧電動汽車全球化,中芯國際承載半導體國產替代使命,立訊精密則是消費電子與汽車電子的跨界整合者。
他以實際行動證明,把握中國核心資產崛起機遇的關鍵在於理解產業升級與全球競爭力提升的本質。

截止2025年2月28日,其代表作興全合潤近6個月收益是27.07%,同樣排名前列、收穫頗豐。
拉長週期來看,該基金近10年累計回報244.59%,年化收益13.16%,平均每年跑贏滬深300超12個百分點。以實際行動證明,"長期主義"實踐帶來豐厚回報。
三位基金經理在近期佈局上趨向一致:聚焦以AI、高階製造、新能源、半導體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領域。
他們普遍認為,中國經濟正處於結構轉型的關鍵階段,技術創新將成為未來十年經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這些領域的龍頭企業將成為全球價值鏈重構中的核心受益者。
當前中國資本市場正經歷深刻變革,核心科技資產估值重構、中國優質企業的全球競爭力提升、"東昇西落"趨勢的加速,都為長期投資者創造了難得的時代機遇。
在這一背景下,王培、杜猛、謝治宇等"雙十"基金經理的價值尤為突出。他們透過對產業變革的深度研判、企業價值的深入挖掘,成為投資者分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紅利的橋樑。
又一個牛熊輪迴過去了,當新的大週期時代到來,資本市場的星辰大海,永遠屬於那些敢於在產業黎明前佈局的瞭望者。
資料來源:Choice、Wind

原創不易,感謝有你!
一起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看到。
☞智谷趨勢為中產階級的資本覺醒服務,幫助更多人獲得財富。宏觀經濟、商業邏輯、企業興衰、產業轉型……這裡有最真實的中國,有許多人難以察覺到的趨勢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