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錄片 // 電影 // 放映 // 課程
以下文章來源於ZMG部落,作者ZMG部落
10月9日晚,浙江廣電集團與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聯合出品的紀錄片《飛來峰》舉辦專場放映會。除了先進的8K超高畫質影像技術,這部片子還運用了AIGC數字修復技術、杜比全景聲等多項最新技術。

本次選用8K超高畫質拍攝,紀錄片解析度達到了7680×4320,每一幀影像高達3300萬畫素,是4K的4倍,是現在廣泛運用的影片顯示格式1080P的16倍
通俗而言,這意味著更高分辨、更強畫質、更細膩的細節呈現,進而使得飛來峰上的石窟造像在觀看時能形成裸眼3D的效果。透過“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中華文明的光輝與智慧在現代技術的加持下煥發新生,帶來極致的沉浸式視聽體驗,使觀眾能夠近距離欣賞飛來峰的自然山水、石窟藝術,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蘊。
浙江省文物保護利用協會會長、浙江省文物局原局長楊建武看完片子,感慨地說:“科技的力量,讓我們看到了平時去看不到的,看清了平時看不清楚的東西,看懂了原來許多看不懂的。”
飛來峰上匯聚了400多尊造像和330多處摩崖題刻,是江南地區最大的石窟造像群。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基因和獨特的歷史價值。紀錄片《飛來峰》透過“微笑”符號敘事破壁架橋,從東南形勝的自然景觀到石窟藝術的精妙造詣,從文明相通的人類訊息,到會心一笑的文人翰墨,飛來峰文化遺產的基因密碼得以全方位展現,揭示了這一符號背後所承載的文化溫度與生命觀照。
點選播放上方影片,觀看《飛來峰》預告片
紀錄片《飛來峰》拍攝歷時約2年,負責具體攝製的浙江廣電集團教科影影片道紀錄片創作團隊不畏嚴寒酷暑,歷經春夏秋冬,記錄了飛來峰崖壁與溪澗間的每一處文化遺蹟。
拍攝工作完成近100TB的8K素材,撰寫了10萬字的學術本和3萬多字的文學本,反覆打磨細節,影片修改30多個版本。力圖用浙派紀錄片的詩意表達解碼江南石窟藝術的文化基因,詮釋飛來峰在中華文明中的獨特價值,為飛來峰石窟文化標識留下珍貴的影像文獻,力求將飛來峰的宏大與精微、傳承與創新“刻”進影像,穿越千年時空,走入當代觀眾的心中。
觀影后,來自全國、省市古蹟文物保護領域的專家學者給予這部紀錄片高度評價,認為它為讀懂飛來峰遞上了一把鑰匙,深刻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厚重與飛來峰石窟的藝術魅力,不僅是對中華文化的禮讚,也是對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積極探索。


紀錄片《飛來峰》劇照
紀錄片《飛來峰》即將於10月13日在浙江衛視、Z視介平臺首播,各大網路平臺也將同步播出,之江紀錄頻道和教科影影片道梯次播出。

紀錄片《飛來峰》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