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圖放映預告|探險者宣言:跨越山河的野性對話

 本文轉自:廣圖紀錄片中心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瞬間——想縱身躍入雪山之巔的雲霧,想解碼雨林暗處的生物密語,或在鋼筋森林中追尋荒野重生的奇蹟?當城市天際線不斷切割雲層,人們開始尋找另一種丈量世界的方式,重新審視人類與自然、人類與社會的關係。
在城市與荒野的邊界逐漸模糊的今天,我們該如何理解“探險”的真正含義?傳統認知中,“探險”常被等同於征服險峰、穿越無人區等壯舉,但無論是專業科考隊員深入冰川,還是普通人用腳踏車丈量土地,本質都是人類與自然的一次平等對話。透過地質、生態、人文的多維記錄,一批熱愛探險的人試圖以紀實影像向世人揭示:真正的探險不是對自然的挑戰,而是在極端環境、野性生靈甚至城市化程序中,重新理解生命與文明的共生關係。
《極致中國》(第二季)劇照
那就讓我們以探險者之名,開啟一場山河與生命的深度對話。4月10日至13日,我們將為您帶來“探險者宣言”主題紀錄片展映,透過《極致中國》(一、二季)《國家公園:野生動物王國》《野性嶺南》《騎行中國》五部作品,以不同視角展現中國大地上的自然奇觀與生命故事。我們試圖用影像回答一個核心命題:當人們以探險的姿態走進身邊的自然和陌生的社會,究竟是在探索遠方,還是在重新認識自己,抑或是二者皆有?
展映排期如下
<點選放大檢視>
探險者宣言
– 主題紀錄片展映
 時間 
4月10日至13日
 地點 
廣州圖書館負一層
廣州紀錄片研究展示中心放映廳
 報名方式 
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
探險者宣言
01
-在自然極境中尋找答案-
《極致中國》(一、二季)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美國
上映日期:第一季2018/第二季2023
建議觀看年齡:全年齡段
 影片簡介 
國家地理探險家兼攝影師本·霍頓與三位中國新時代探險家組成團隊,踏上一段驚險刺激的極限旅程。在第一季中,他們分別前往四川省的四姑娘山,陝西省漢中寧強的天坑群以及祖國南端的海南島,向當地獨特的自然環境發起挑戰,走近那些在艱苦的環境中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人類群落,向他們學習當地獨有的生存技能,學以致用完成挑戰。
第二季延續了對中國人文和自然之美的探尋,中外探險家一同前往寧夏中部的沙漠、湖南張家界的奇峰以及廣西都安的地下河,透過極限挑戰的方式展現極致美景和當地極富特色的地域文化。
02
-看不見的生存戰爭-
國家公園:野生動物王國》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上映日期:2021
建議觀看年齡:全年齡段
 影片簡介 
系列紀錄片以中國由西向東呈階梯狀的三大地理板塊為線索,展示每個獨特區域的國家公園特有的生態環境系統,除了聚焦大熊貓、金絲猴、雪豹、藏羚羊等具有中國代表性的“明星動物”之外,還拍攝到了飛速“滑翔”的鼯鼠、潛行捕獵的藏狐、行蹤詭秘的兔猻等動物,許多不為觀眾所熟知的中國獨有野生動物,將逐一亮相。
03
城市與荒野的共生實驗
綠美廣東·野性嶺南》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上映日期:2023
建議觀看年齡:全年齡段
 影片簡介 
跟隨鏡頭,大氣磅薄的山野海洋、大廈棟梁的摩登都市、大愛無聲的生命守護……屬於綠美廣東的生態畫卷,正在徐徐展開。在無邊的美景裡,許多瑰麗的生命,與人們共享著廣東這片土地。初展威風的幼虎、仙氣飄飄的白鷳、脆弱呆萌的海龜……跟隨鏡頭,人們與萬千生靈相遇,更與背後不可忽視的保護故事相逢。
04
-用腳踏車輪丈量中國變化
騎行中國》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上映日期:2021
建議觀看年齡:全年齡段
 影片簡介 
1994年,彼得·克羅斯比騎著飛鴿公司為其定製的紫色山地車,從北京到香港,穿越城市與鄉村,完成了3000多公里的騎行,拍攝了19400張相片,錄製了80小時影片,寫完了15本日記,走過了12段路程,途中歷經了11次爆胎,1次住院。每一個數字,都是對於歷史時空的致敬與雕琢。
2021年,前國家地理頻道前攝影記者、撰稿作家、騎行家彼得·克羅斯比重回中國,意在復刻隻身騎行,再次重走3000多公里路線穿越“龍之腹地”、而攝製組一路跟隨彼得,忠實地記錄了老彼得在新時代重遊往昔騎行路線的騎行之旅,穿插大量94年的珍貴素材,從一個外國友人的視角和兩次騎行體驗的對比,向觀眾多角度呈現中國近30年的偉大變革,從一個側面描摹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軌跡。
(部分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溫馨提示 
1.參加活動的所有讀者均需報名入場,一人一座,每場限坐60人,請為隨行人員報名。
2. 請報名成功的讀者提前5分鐘到場,遲到者視為放棄名額,座位將開放給現場輪候的讀者。
3.報名後如需取消,須在報名截止前操作,過時則無法取消,請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進行報名。
4.12歲以下兒童必須在家長陪同下參加活動,請家長看管好自己的小孩,以免打擾其他觀眾。
5.觀影期間請勿攜帶食物或有色飲料,請勿錄屏,請勿玩手機,遵守放映秩序。
品牌介紹
“影像閱讀”是由廣州圖書館廣州紀錄片研究展示中心推出的系列活動品牌,涵蓋紀錄片主題展映、展映交流會等豐富多彩的線下活動,以及“紀錄片人的收藏夾”“紀錄·經典”“紀錄·對話”等線上紀錄片推廣服務。
紀錄片的英文是“DOCUMENTARY”,意思是“具有文獻價值的”,因此看紀錄片,就好比“閱讀”影像文獻,因此得名“影像閱讀”。
策劃 編輯 | 陳陽
稽核 | 曾潔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