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週二繼續直播,歡迎預約↓↓↓
媒體報道,從去年到今年,有個地方已經裁了2萬名公務員。裁員最厲害的區域,包括數名廳級幹部在內的2600多名公職人員離開崗位。
而這,只是開始。接下來,這個地方的裁員運動還將涉及25萬公務員!
老百姓看到這樣的訊息,誰會不高興?那肯定是看到生活的盼頭了啊。
……唯一的遺憾是,這事發生在越南。
越南經濟這些年是蒸蒸日上,不存在養不活這些公務員的問題。以前都養得起,現在怎麼可能養不起?
裁員不是為了省錢,而是因為,越南政府不想再管那麼多事了,更多的事將交給市場。所以,也就不需要那麼多公務員了。

財政當下要付出一大筆錢用於裁員補償。
拿裁員力度最大的義安來說,2024年財政收入才25萬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68.6億元),裁員至少要花3.5萬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9.6億元)。
越南財政部已向政府提交建議,擬從中央預算中補充61萬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167.4億元)。
長遠看,這些錢花得非常合算。
說實話,這些事情,中國曾經比越南做得更好。比如1980年代、1990年代,由於市場蓬勃發展,很多公務員主動下海了,都不用補償他們,可謂無痛裁員。那時候,老百姓搞錢變得越來越容易。
當然,現在又是千軍萬馬考公。“宇宙的盡頭是編制。”
再看看越南人現在的狀態,該怎麼說呢?一言難盡,多言過敏啊。
越南共產黨中央總書記蘇林要求基層政府工作人員,從行政思維轉向服務思維,從“盡力而為”轉向“認真做事”。
所謂的“盡力而為”,不知道是不是相當於中國現在流行的“盡職免責”?反正中國的地方官員,流行的就是“盡職免責”。為了“盡職免責”,編制內的人幹活都不夠了,還不得不外聘很多人員來幹活。有個鎮黨委書記說,他們每年光打印表格錢就要花幾萬元。
越南現在意識到,巨大的發展機遇就在眼前。上面不是要求基層“盡力而為”、“盡職免責”,而是要求基層幹實事、圖發展。
越南這次動作有多大呢?越南全國原有的63個省市,減少為34個,696個區級行政區全部撤銷,1萬多個鄉坊也被合併為3321個。
越南的省長(人民委員會主席)職權從11項增加到23項,減少了省級人民議會的作用。越南內政部長範氏清茶說:“以前,任何問題都必須等待人民委員會和人民議會的集體決定。兜圈子就意味著失去機會,不能及時為人民和企業解決問題。”
在央地關係上,越南成立了“行政程式改革和權力下放指導委員會”,總理範明政擔任委員會主任。總之,權力下放、下放、下放,讓地方可以放手改善營商環境。
現在越南人的口號是什麼?
“邊跑邊談”、“有事就做”、“時不我待”……
看這口號,一股圖發展的緊迫感,是不是直逼你面前?
當官員有這種圖發展的緊迫感,老百姓就有了生活的希望。

這種緊迫感,是中國人曾經非常熟悉的。
越南人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那就是現在越南的人口結構很好,必須抓緊改革、發展。如果等到老齡化來了再改,那可就耽誤巨大的機遇了。說真的,中國人是不是也應該有這個危機感?中國的老齡化已經來了,可卻在流行“盡職免責”、“宇宙的盡頭是編制”。
其實,這些年經濟發展比較好的越南、印度,它們採取的那些做法,都是中國曾經做過的。中國正是依靠那些做法,創造了經濟奇蹟。可以說,中國就是越南、印度的老師。
中國這位老師,是不是應該再次拿起以前的正確做法,來應對越南、印度的競爭與挑戰呢?

今天鄭重推薦張老師的新品“張是之經濟圈”,簡單來說,這個下單是“買一得三”:
一個是我的經濟學的教學影片;
二是圈子裡其他內容資源和社群討論;
三是我們智谷趨勢的趨勢研判。
定價499,現在上新優惠只需要365。
下單後停留三秒鐘,會彈出一個微信二維碼,加上我們客服微信,拉你進群。

張老師本人微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