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慧淨來源:米筐投資
全文2391字,預計閱讀需4分鐘。

銀行,整個板塊在一片質疑聲中又噌噌地往上突破了。
說什麼淨息差收斂、營收放緩、利潤減速等等這些大家都看得到的行業利空時,資本市場根本就不care,不關心。
結果就是,工商銀行新高了、建設銀行新高了,農業銀行新高了,中國銀行也新高了,還有很多很多銀行也新高了。。。 。。。
甭管大A是否在多少點保衛戰,甭管全球有沒有貿易戰啥的,也甭管整個經濟有沒有復甦,銀行板塊就是我行我素,一步一個腳印堅定地走出慢牛行情。
其實,我們很早就講過。
資本市場裡,大家如果想要搞長期投資就必須和咱們的大家長站在一起,要理解大家長的戰略意圖。
兩個方向吧。一個是金融市場不能出現系統性風險,另一個是科技市場要突破卡脖子。
解釋一下邏輯。
先說第一個方向。
金融市場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大白話就是股市不要出現恐慌性的下跌。
據證券日報報道,高級別的會議上頻繁地出現關鍵詞“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穩住樓市股市”、“穩定股票市場也是穩增長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穩定股市,有利於拓寬居民財產性收入渠道”等等。
概括一下就是,股市要穩。
事實上,內地股市的大權重往往都是金融板塊,市值排名前10的企業裡有5家都是銀行企業。還有2家石油企業、1家白酒企業、1家通訊企業,1家汽車企業。
股東背景來講,就是9家國有企業,1家民營企業。
顯然,股市要穩,國有企業義不容辭,銀行企業首當其衝!這就是大戰略,大家長會把資源儘可能地向這個方向傾斜!

資料來源:同花順
舉個“大家長支援銀行發展”的例子好了。
2025年3月31日,財爸公告將發行5000億元的特別國債,用來支援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件事。
但是大家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居多,靜下心去思考背後邏輯的並不多。
一方面銀行現在遇到的淨息差問題,透過核心一級資本可以有效地減輕部分壓力。
比如,我現在給儲戶的利息是1.8%,忽略掉其它成本、其它業務等;那麼,我拿到錢的成本就是1.8%。然後,我能夠順利地把這筆錢放給企業,貸款利率為3.3%。
不考慮其他的亂七八糟成本。
貸款利率減掉存款利率就是我的毛利潤,即3.3%-1.8%=1.5%就近似是我的淨息差,近似是我的毛利率。
淨息差的紅線是1.8%。現在低於紅線,銀行的壓力自然大。

資料來源:財政部官網
怎麼辦?
常規的策略是,要麼提高貸款利率,要麼降低存款利率。但,這次大家長的策略“增加核心一級資本”則是非常規策略。
非常的巧妙。
因為,核心一級資本就當於是擴大了我的股本(注意是股權不是債權,換句話說於銀行而言它相比儲戶的存款是沒有資金成本的),而且按照8倍乘數效應進行計算,我可以撬動更多信貸增量。
就是說,於這筆錢而言。我給企業的貸款利率還是3.3%,但是我的成本是0,那麼3.3%減去0,就是3.3%。
這樣就緩解了我很大的壓力。
營收、利潤質量是不是就有了改善的預期?銀行穩了,金融市場是不是就穩了?
答案是肯定的。

財爸給銀行注資的另一細節,則是大家更少關注的,新聞也沒咋報道的,但是卻非常重要!
入股價格!
入股,肯定得有個入股價格吧?不然,就不科學了吧!財爸這次入股的價格也很給力,都是溢價入股。
財爸透過定增方式分別向四大行注資,以公告日的價格為參考。
中國銀行計劃定增1650億元,發行價格為6.05元/股,相比4月1日收盤價5.52元/股,溢價9.6%。
建設銀行計劃定增1050億元,發行價格為9.27元/股,相比4月1日收盤價8.67元/股,溢價6.9%。
交通銀行計劃定增1200億元,發行價格為8.71元/股,相比4月1日收盤價7.41元/股,溢價17.5%。
郵儲銀行計劃定增1300億元,發行價格為6.32元/股,相比4月1日收盤價5.16元/股,溢價22.5%
這說明啥?
大家長投了真金白銀,給中小股東抬轎子。
至此,這就差明牌了!
所以,大家要理解大家長的用心良苦,才能做時間的朋友。
接下來講一講,第二個大方向“科技要突破卡脖子”。
科技能否突破卡脖子,直接決定了誰先進入到下一個康波週期,決定了誰將重新分配整個全球產業鏈的微笑曲線。
所以,不管有沒有貿易衝突這檔子事,我們都會堅定不移地發展科技。
大家知道,科技需要更多的國際舞臺,需要你面對整個世界,才能有更前沿的技術交流,而不是閉門造車。所以,我們看到Deepseek將整個程式碼開源,分享給整個世界科技的愛好者,以此壯大自己的生態。
大家知道,科技需要更廣闊的全球市場,而不是盯著存量蛋糕進行內耗,才能不斷地把產品推向世界,讓世界認識中國。所以,我們看到比亞迪、小米、地平線等拼命地出海,在世界各地談合作。
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國際市場,面向全世界!
幸運的是,我們有香港!
大家能看到,當下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都在香港上市、融資。
比如,據杭州網報道2025年2月14日,被譽為“杭州六小龍”之一的群核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此前,同為杭州知名企業的盤興數智已於2025年1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比如,比亞迪、小米集團、寧德時代、美的集團等老牌科技企業也把再融資都放在了香港,而不是內地。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作為國際市場,價值投資氛圍遠高於投機氛圍,就拿估值來講。
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PE)約為20倍,處於近5年13%分位水平,這個位置長遠來就是“黃金坑”。

資料來源:雪球網
最後,總結一下。
大家手裡的時間玫瑰要想開花、要想燦爛,就要牢牢抱緊大家長的左右大腿。
一個是金融市場要穩住,內地銀行市場就必須牢牢地挺住,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
另一個就是科技市場要突破,香港恒生科技企業就要不斷地科技創新、持續地向外出海,樹立起中國影響力。
方向對了,剩下的就是做時間的朋友。
(本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供讀者交流討論,不代表平臺立場,不被視為投資建議。)
加經濟學人小助手為好友,
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閱讀連線。
▼ 經濟學人小助手 ▼

點選「推薦❤」,讓更多的人看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