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感慨香港四大才子都走了,一個時代結束了。但是網路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這個"才子"的稱號,用在蔡瀾身上,真的是有些勉強。


說起來,黃霑有《笑傲江湖》這樣的經典曲目,金庸有武俠小說傳世,倪匡有個叫人拍案驚奇的衛斯理系列。
至於蔡瀾?就是個吃貨,再加上一堆三級片的製片歷史。
以下轉發真相~
當年香港愛情動作片抬頭,正片拍不了的蔡瀾就大拍三級,陳寶蓮17歲被好賭的媽媽“賣”給蔡瀾,他騙陳寶蓮說拍電影當明星,結果全是三級,從17歲的《燈草和尚》,兩年內連續拍出十幾部。韓國那邊把新演員當成“禮物”送給財閥換影響力的事情,最早發明人之一,就是蔡瀾,最終導致其二十九歲就自殺身亡。
掛著香港四大才子的名頭,從邵氏退出之後,也沒有收手。直接把香港三級推到了最高潮。葉子楣、李麗珍、舒淇,都是蔡瀾發掘,蔡瀾半逼半勸脫衣,糊里糊塗的就當上了豔星。紅了的有這麼多,經過蔡瀾的手,在三級血肉工廠磨碎了骨頭都沒紅的,不知道凡幾。
七八十年代,正是香港黑社會勢力滲入影視業的時候,他倒是抓住了這大潮,各種乾坤大挪移的借力打力,倒是騙的身邊美女不斷,他也樂得把這些美人送到合適的床上,讓自己地位超然。黑白兩道通吃。
可以說,要不是現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無論如何不能想到這麼一個人品低劣的渣男,一己之力把港燦拉低到了坡縣水平的混子,竟然能堂而皇之成了“文化人”。
別看他現在風光無限,其實他的錢的來路都是拍三級片!成立"大路電影公司",專門搞那種擦邊球的片子。
《聊齋豔譚》創下的票房紀錄,背後有無數年輕女孩的眼淚和屈辱。

這樣的黑歷史,歲月流逝了,但傷痛還在。
他最出名的那句名言,就是一個字:換!一年換一個女朋友,最起碼有過61個。
這種人生,用"灑脫"兩個字形容,不就是個大染缸裡的快活人嘛?
有了錢,再加上一頭白髮,就能把自己包裝成"文化人"。

什麼香港四大才子,什麼美食家,不就是靠這些腦滿腸肥的老渣男嗎?
蔡瀾那種所謂的灑脫人生,背後全是商業炒作的痕跡。他靠的是把別人的故事包裝成自己的傳奇,用錢和權力洗白自己的渣男本色。
來源:淄博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