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和股票,一個樣嗎?

國足在輸給日本沙特後,又讓大家失望了。
世預賽亞洲區第三階段C組第三輪,他們在澳大利亞主場被3比1逆轉。很多人覺得毫無意外,一些人又懶得罵了,轉頭看看手機裡的股票感慨:
國足真的有點像股市,總愛吊人胃口,又多少力不從心。
問題來了:
真像嗎?
國足輸得有那麼慘嗎?
不得不說,國足在這場比賽裡面臨著很多難。
第一難:澳大利亞鉚足勁要捏軟柿子。
他們之前是傳統強隊,可面對印尼、巴林不僅不能取勝,而且一個進球都沒進。
這種情況下,為了挺進世界盃,就需要在18強賽積分榜上追趕,所以他們這次不僅會贏國足,還會大比分贏吧,很多人賽前都這樣想。
比賽一開始確實朝這個方向發展,就出現了:
第二難:國足沒什麼控球率和進攻機會。
前10分鐘控球率二八開。
這甚至算好的,到了30分鐘時,澳大利亞的控球率越來越高。
可想而知,國足場面非常被動,差不多又是一種被碾壓吊打的姿態。
比賽第42分鐘,傳中資料不僅少,還低到了零。
看完這樣的情況你肯定想,國足老傳統了,巴不得來一句,再來7比0讓哥幾個開開眼吧。
可誰能想到這樣的國足還能領先呢。
第20分鐘,王大雷開出球門球,張玉寧頭球擺渡,謝文能推射破門,國足1比0澳大利亞。
沒有戰術性保護,沒有停球五米遠,一氣呵成,很帥。
可誰曾想好景不長,大家認識的國足還是國足。上半場補時階段,澳大利亞扳平了比分。
擺在國足面前的問題複雜了,就得考慮一下,
第三難:該守還是該攻。
要防守的話,面對強隊,國足沒多少信心;要論進攻,國足之前兩場就沒有自家球員進過球,更別說現在半場只射了兩次門,進攻慾望不太行。
沒等問題出現明確答案,突然出現了
第四難:對手逆轉。
下半場開場沒多久,澳大利亞球員古德溫一腳世界波,幫助球隊領先了。
接著自然而然,整場比賽進入這支澳洲勁旅的節奏。
就算國足下半場提升了點控球率、增加了點進攻機會,也於事無補。
終場前,澳大利亞又進了一球,殺死比賽。
他們球員有多興奮不得而知,我們這邊的網友徹底憤怒了。
只是這次怒得不太一樣,很多人會結合時事,重複“國足就像股市一樣穩定”的梗。
上半場,國足領先,A股最近幾天漲勢迅猛,多像啊。
上證指數從2704.09點漲到3489.78;再從3258.86點漲到了3301.93……
當時短短幾天,上證指數就怒漲800點,這可能是A股史上漲最快的一波牛市。
看完這些因素,一些網友驚呼一下:國足可能崛起,A股可能長牛。
到了輸球后,又有人吐槽:
國足被沙特澳大利亞逆轉;股市的快漲在昨天出現震盪。
又很像。

甚至有人覺得,完全可以兩害相權取其輕。


“全倉重注國足輸,比股票掙得多。”
樂子歸樂子,但總比比賽有看頭。

畢竟都一直輸,那還有什麼可討論的。


其實,情況複雜得多。
之前網上有種說法:
如果從1990年起,您拿出1000元,每次國足比賽都押買輸,如今您將擁有約459萬元。
有人算過。
4年國足所有比賽(2012年10月1日至2016年10月8日),每筆投入1000元,取“國足負”的國際市場上最高賠率。
最後發現總投入51000元,共盈利4430元。
這算不上賺很多錢,但在當時可能比不少人買股票賺得多。
至於股市多少有點反常識。
有句話叫:
熊市大家不怎麼虧錢,大多數人虧錢都是在牛市追高。追高殺跌,虧得媽媽都不認識了。
所以簡單以牛市和熊市做區分,不一定能讓你賺錢,這比看國足複雜多了。
因為另一邊的國足,確實穩定得令人傷心。

而且,接下來的賽程,你能確定它能贏一場,甚至平一場嗎?


我不知道。
唯一能確定的,大概就是兩者適合閒暇之餘當愛好去看。
而不是傾盡家產或者窮盡熱情,導致自己無法解脫。
不管怎麼說,相比於國足,長期來看,股市是有看漲空間的。
比如昨天跌了,今天又漲了。

這就是現在大家更關心的兩個問題:


一個是牛市持續多久。
另一個問題是本輪牛市會如何收場?
有人覺得快牛帶來的暴跌,不是散戶能承受的;也有人覺得,只要有新人進場,那麼股票還是可以進行投資的。
誰知道呢?
上次2700點你不敢上車,再上次2700點你也不敢上車,那為啥覺得下次2700點你就敢上車呢。
現在要是真的跌回2700點,你只會更不敢上車,然後說2400點再上車。
還是那句話振聾發聵:
入場要堅決,要麼堅決不入場。
……
所以最後我能說的就是:
祝你的介面,常看常紅!
也祝國足早日挺進世界盃。
-END-
【推薦閱讀】
點選下方按鈕關注
回覆晚安
可以看到一篇“性癮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