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巴黎:乘客因從後門上車被罰,巴黎公交系統將迎來改革?

巴黎4月7日(小新)巴黎公交車後門上車是否應被允許?這是RATP(巴黎大眾運輸公司)調解員接到的最常見投訴之一:不少乘客因從後門上車被罰款,引發廣泛爭議。乘客代表呼籲,在所有車門附近普及打票裝置,既可減少“誤罰”,也能提升出行效率。
【“她只是想先安頓孩子,卻被罰款”】
“太過分了!”家住巴黎郊區聖芒代(Saint-Mandé)的雅克仍然憤怒不已。他的孫輩的保姆最近帶著嬰兒車和孩子們從公交後門上車,結果被查票員當作逃票者開了罰單。
“她只是想先安頓好孩子,然後去前門刷卡。但查票員一點也不體諒,連解釋都不聽!”雅克氣憤地說。“我們支援打擊逃票,但這不能演變成機械執法甚至職權濫用。”
這種情況並非個例。乘客因“好心卻違規”被罰,已成為RATP調解機制中的高頻申訴問題。
【“不能陷入過度執法的陷阱”】
今年2月,法蘭西島交通管理局(IDFM)主席瓦萊麗·佩克雷斯(Valérie Pécresse)推出“反逃票”計劃,目標是將逃票率減半。乘客代表組織當時就指出,不應因此而對“無意違規”的乘客大加懲處。
法國國家交通使用者協會(Fnaut)提議解決方案:允許標準公交車從所有車門上車,並在每個車門處安裝打票裝置。
這一建議其實早在2022年12月就已提交至IDFM董事會。協會指出,目前這種多門上車已在鉸接式公交車(即“大通道”公交)、有軌電車,以及凡爾賽、默倫等地的大環線公交系統中廣泛實行。
【“公交速度也許能快一些”】
乘客代表馬克·佩利西耶指出,早高峰時車門前乘客排成長隊,而後門只下幾人,卻不能從後門上車,“這確實耽誤事”。
“如果允許從後門上車,或許能提高發車效率,也讓公交更具吸引力。”他說。
2019至2023年間,巴黎公交系統客流已下降了19%,如何讓公交更便捷,成為重振客運的關鍵。
乘客們也有自己的看法:“我有時為了節省時間,從後門擠進去。我以為有Navigo月票就能這樣做呢。”住在93省的弗雷德里克表示。
但問題在於,即便持有通行證,也必須在車上完成打票驗證。各運營公司執行標準不一,乘客常感困惑
【在實際運營中,各家公交公司策略不同】
RATP與Keolis允許高峰時段從後門上車(即便車上沒有打票裝置);
Transdev則在客流大的線路上專門配備後門打票器,鼓勵乘客一上車就完成打票,避免車內移動打票造成擁堵。
但這種“不統一”導致乘客常常不知如何是好。
好訊息是:所有新購公交車均已提前安裝打票器所需的線路系統(預佈線),為未來實現“全門打票”做好了準備。IDFM表示,目前全巴黎有10500輛公交和客車,其中4000輛為新車,還有3500輛將於2028年前投入使用。
但具體是否安裝打票器,則由運營商自行決定。理由是“部分公司運營的車輛代際不同,為保持一致性,他們有權決定是否在後門安裝打票器”。
【2026年擬統一打票系統】
IDFM計劃於2026年統一大區公交打票系統,屆時不同運營商之間的差異有望得到消除。
這一議題也將隨著巴黎公交網路開放市場、多個新運營商(如義大利的ATM集團)入駐而再次成為政策焦點。
推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