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上方
“藍字”
訂閱更多生活靈感 –

最近關於“無效節儉”的話題特別火。
點開一看,發現大家全在吐槽家裡人尤其老一輩,那些好氣又好笑的節儉行為。

勤儉節約本是中華美德,但過度的節儉,就容易出事。
每年天一熱,熱搜上總會出現幾例為了省錢不開空調導致中暑的新聞。

捨不得開燈的老人家,半夜上廁所跌倒骨折,這前前後後花的醫藥費,估計都夠家裡點幾十年的燈。

用電習慣過度節儉,在飲食方面他們也異常執著,眼裡容不得一丁點浪費。
有網友分享了自家媽媽的奇葩操作——因為捨不得扔掉三個發黴的紅薯,結果把全家都送進了醫院。
自己親手扔掉的壞紅薯,萬萬沒想到會被媽媽從垃圾桶撿起來了,一家四口吃完後上吐下瀉,無一倖免。

食物是沒浪費,可身體也沒少遭罪,最後還損失了上萬醫藥費。
本以為這次的教訓會讓媽媽痛定思痛,然而換來的卻是變本加厲,甚至認為是大家現在吃得太好了,把身體養得嬌氣。
“現在全家沒人敢吃她做的飯,保住小命要緊。”

爛掉的食物捨不得扔,剩菜更是被當成了寶貝。
家裡冰箱永遠都有五六碗剩菜,半條魚、一撮鹹菜、幾塊排骨…這頓吃剩菜下一頓還是剩菜,於是每天都有吃不完的剩菜。

這樣的習慣年復一日,吃得沒營養不說,腸胃也漸漸變差。
老一輩人都喜歡把東西用到極致,
大到家裡的電器,沒有壞到冒煙絕對不換不修,湊合著繼續用。
小到保鮮袋、口罩這類一次性用品,洗一洗繼續用。

更離譜一點的,有老人家連油煙機過濾出來的廢油都不放過。

SOS,迴圈利用可不是這麼用法……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許多老一輩人的節儉行為無關經濟條件好壞,即使有錢也無法享受生活,節省到極致
比如捨不得吃好的、用好的東西。

水果和蔬菜圖便宜買一堆不太新鮮的,永遠都從爛的先吃起,結果最後吃的全是爛果子爛菜葉。

之前有網友清空了媽媽冰箱裡20斤陳年凍肉,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爸媽家的冰箱。”

許多人都吐槽父母把雙門冰箱塞得滿滿當當,全是不知道放了多久的肉,還有各種已經腐爛變質的食物。

每次開啟冰箱都有一股異味,本來保鮮的冷藏環境也變得不衛生。

為了省小錢吃壞身體,最後花大錢買教訓,看似節儉,實際都在損財。
不過,比起這些讓人窒息的節儉行為,更可怕的是父母們的執著和不聽勸。

不僅從外往家裡撿瓶瓶罐罐攢著賣錢,還愛翻自己家的垃圾,生怕錯過一些還能用的東西。

每次年底大掃除和斷舍離的時候,也總會被爸媽攔截下一大堆沒必要留著的東西。
幾十年前的舊衣服、已經被淘汰的鍋具、沒有用的破包包等等,在老一輩眼裡,這些都沒壞,總會有用,必須留著。

圖源:《我住在這裡的理由》
兜兜轉轉,家裡始終還是亂糟糟的老樣子,不僅居住環境難以改善,被不需要的物品佔據空間,其實是一種浪費。

發現了嗎,老一輩們的省錢思維,大多數本末倒置。
為了省錢,給新買的智慧馬桶斷電斷水;幾百塊能治好的病總要硬抗,拖到最後花幾萬塊也治不好;平時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錢買一堆保健品,然而放到過期也不捨得吃。
最後,不自覺地陷入了奇怪的迴圈中……

很多人無法理解老一輩這樣的節儉方式,勸說無果還反被罵不懂珍惜資源。
歸根到底,老一輩們節儉行為的背後其實無關錢的多少,而是他們在過去物資匱乏的年代苦慣了,窮怕了。

靠節儉和囤積來維持安全感的習慣,對生活方式和消費態度,都早已刻進了父輩的骨子裡。
如今經濟變好,生活上不愁吃穿,可這樣的觀念一時半會改不了。

我們常說老一輩的省錢觀總愛鑽牛角尖,其實仔細觀察一下,不少年輕人省錢,有時也會陷入各種各樣的困局。
有網友停車買橙汁,為省幾塊錢在兩家便利店來回跑,結果因為違停被罰200元。
為了省電費去商場蹭空調,吃飯喝奶茶購物,好幾百塊嘎嘎花,回到家卻發現空調忘關了。

捨不得花十塊錢打車,走路回家,走到半路買了一杯18塊的奶茶。
因為心疼退貨運費,最終還是勉為其難地把不喜歡的東西留下。

日本有檔綜藝專門採訪那些摳門到極致的年輕人,各有各的謎之操作。
有人為了省錢整整一個月不開電器,能在外面蹭的電就從不花家裡的。

有人把洗髮水稀釋了再用,這樣就能一瓶當兩瓶用。
內褲襪子只要還沒爛透絕不換新,疊著穿繼續湊合湊合。

有人不理解,明明有能力讓自己過得更舒服,為什麼非要為了省錢而降低生活質量呢?
生活的時代和環境不同,影響著每個人的消費觀和對待生活的態度。
勤儉節約本是美德,但如果忽略了生活品質和舒適度,往往只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畢竟我們努力賺錢的意義,不就是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嗎?

圖片丨網路
責任編輯丨蜜糖
編輯丨Eddie
關鍵詞
媽媽
媽媽
冰箱
為了省
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