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排查“五失人員”,什麼訊號?

作者 | 溪雲
有沒有發現,最近不少地方的公共場所,石墩子多起來了。一排又一排,密密麻麻的:
不少石材加工廠,突然迎來了“潑天富貴”。在1688上,一個不起眼的花崗岩攔路球,直徑30cm的約130元,直徑80cm的單價逼近千元。
各地湧現石墩子的背後,是我們對公共安全的重視程度,正在不斷提高。
你可能不知道,2023年,地方財政在公共安全一項上支出了1.26萬億,大致相當於地方財政教育支出(3.96萬億)或地方財政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88萬億)的1/3強。
為了加強公眾的安全感,多地也行動起來,對“五失人員”進行排查,加強相關工作。浙江省商務廳網站上,來自浙江省散裝水泥發展中心的一則通知,就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心理疏導、精神慰藉,嚴格落實崗位安全生產責任,防範從業人員行為異常導致事故發生”。其中,企業要重點關注“五失人員”:
投資失敗的員工
關係失和的員工
生活失意的員工
心理失衡的員工
精神失常的員工
通知建議,企業可設立員工心理諮詢服務,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和培訓,倡導和諧的人際關係,尊重員工的個性和情感需求等。
事實上,早在2023年,一些地區的社群已經在摸查“五失人員”了,摸查方式是填表格進行登記,對重點人員進行電話、登門回訪。
比如,蘇州市姑蘇區滄浪街道就曾釋出一則訊息,開展了“五失”人員排摸管控集中攻堅行動,對街道轄區21個社群,8.1萬戶籍人口進行全面排查。
在這次行動中,滄浪街道共出動了社群幹部、社群民警、網格員、人民調解員等共3800人次,對照社群居民底冊和公安登記資料,透過大資料+鐵腳板,進社群、進家庭、進企業、進單位,不漏死角、不留盲區地進行篩查,實現經過全覆蓋、拉網式排查梳理。
查出多少“五失人員”呢?一共83人。其中,包括投資失敗48人,生活失意2人,關係失和4人,心態失衡14人,精神失常15人。
排查完成後,滄浪街道透過分類管理,進行動態監測,並對排查發現的涉及“五失”人員矛盾糾紛,透過“社情民意日”、街道矛調中心、社群法律顧問等工作機制,加以引導和化解。
可見,這已經是不少街道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形成了相對系統的工作機制。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2019年,世界兇殺案每十萬人的死亡人數為6.2人,而中國兇殺案每十萬人的死亡人數為0.8人,可以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這與地方對於公共安全的重視,密不可分。
在這個領域,企業能做什麼呢?實際上,國際上也有比較成熟的模式,稱為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員工幫助計劃),在企業內部建立員工支援系統,幫助員工解決各類生活困難,排解各種情緒壓力。
EAP的內容大致包含:工作壓力、心理健康、災難事件、職業生涯困擾、健康生活方式、法律糾紛、理財問題、減肥和飲食紊亂等,主要是著眼於幫助員工解決個人問題。
目前,世界500強中有90%以上建立了EAP,美國有將近四分之一企業的員工享受EAP服務。
但在中國,根據美世諮詢的調查結果以及易普斯諮詢的從業經驗,截至2017年,中國大概有60家左右的企業在使用完整的EAP服務,不超過300家企業在使用部分的EAP服務。相對於中國超過6000萬家企業的數量來說,只是九牛一毛。
讓人意外的是,企業投入這筆服務成本,其實也有很高的回報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員工幫助計劃,就每年為公司節約3700萬美元的開支。美國聯合航空公司估計,在員工幫助計劃上1美元的投入能夠得到16.95美元的回報。
因此,如果想要在中國進一步普及這項制度,就需要政府下更大力氣推動,而不僅僅是下發通知、提出建議,還需要搭配相應的執行標準和激勵政策。
不然的話,企業老闆們可能只會動動小手,轉發一下工作群而已。
參考文獻:
1、李玫瑾:《幽微的人性》
2、趙希、龔紅衛、劉志松:《國際犯罪學前沿問題綜述(2019-2020)
3、央視財經:《4年花40萬,還被威脅公開隱私錄音!心理諮詢背後亂象叢生》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智谷趨勢Tr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