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勸的騰勢汽車,靠數智化逆襲高階局

作者|陳海寧
編輯|大   風

中國汽車行業正在經歷一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產高階豪華品牌正在崛起。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兩年的騰勢汽車,說是“逆襲”再適合不過。
自2022年7月,比亞迪將其對騰勢汽車的持股比例提升至90%後,騰勢業績節節攀升,2022年憑藉騰勢D9蟬聯MPV市場銷冠,且在二手車市場連續兩年保值率第一;今年9月,騰勢Z9GT上市即熱銷,連續2個月蟬聯30萬起售新能源豪華轎車TOP1!
而旗下旗艦SUV騰勢N9,雖未正式釋出,但從它出現在工信部目錄中開始,便在行業與市場中激起千層浪。
在國內新能源車企大肆廝殺的當下,沒有過度包裝的騰勢汽車,成了消費者用腳投票出來的明星品牌。
短短兩年間,騰勢汽車以強勁勢頭衝擊豪華車市場,直面全球競爭。
在一連串亮眼的銷售資料背後,騰勢汽車正在進行深刻的業務轉型變革。數字化、數智化,是當下中國汽車繞不開的命題。和汽車產業過去的幾十年發展不同,現在行業早已過了單打獨鬥的年代。
騰勢汽車崛起的核心支柱,是內部不斷推進的數字化和智慧化程序。而這一程序的加速,很大一部分得到中國資料要素服務企業“瓴羊智慧科技”(以下稱為瓴羊)的助力。
臺前飛奔的騰勢汽車,臺後助力的瓴羊,也成了汽車產業數字化轉型中,相互成就的最好樣本之一。

銷冠的營銷殺手鐧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成熟,各個品牌下的不同價位不同車型繁多。在白熱化的競爭中,在談銷量之前,捕獲消費者心智,獲客成了車企的第一道難關。
在這一關,騰勢汽車的初步答卷是:潛客邀約成功效率從3%提升到80%,預約試駕率提升21.9%,購車率提升23.4%……獲客率大幅提升。
這背後的驅動,是騰勢汽車與瓴羊共建的智慧數字營銷平臺:透過搭建一個平臺、建立一套資料、創新一個演算法、試跑一套場景、聯動一套流程“五個一”建設,推動“三流合一”(資料流、系統流、業務流)建設思路落地見效,實現業務、資料與系統建設的目標達成。
在這套方案中,基於One ID的使用者360畫像資料、演算法驅動的線索評級模型、線索到訂單的全鏈路資料分析體系提供了堅實的資料基礎;
實現了三大內部系統App+小程式埋點、站內信平臺、騰勢銷冠平臺的聯通,並且透過朋友圈、企業微信、公眾號、簡訊等渠道生成了對客觸點;
邀約試駕、使用者拉新、小訂促大定、使用者關懷等營銷手段精準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提升車輛銷售資料和使用者滿意度、車主忠誠度。
今年10月,這套數智營銷組合拳獲得業內認可,將中國信通院的三大獎項收入囊中。
這套針對騰勢汽車的精準營銷方案,也是騰勢汽車成為銷冠的秘笈寶典。

對使用者聽勸,搭建“數字”心臟

中國新能源車行業發展多年,確實淘汰但也留下了一批企業。即便如此,罔顧市場實際需求而翻車的產品仍然不在少數。
市場需要什麼樣的車?使用者喜歡什麼樣的車?回答這個問題,只有俯下身去看才能真的找到答案。
在採訪中,騰勢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助理仲海鰻給鋅財經分享了他們的兩字法訣:“我們(騰勢)是一家聽勸的公司。”
這不只是一句口號。仲海鰻告訴鋅財經,在騰勢汽車內部,全員都是產品體驗官,所有產品,首先要經得住內部的考驗。
不僅如此,騰勢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趙長江埋伏車主群,直播和微博營業,給使用者答疑解惑等等事蹟,在車圈廣泛傳揚。
在產品層面,從騰勢D9、騰勢N7到騰勢Z9、騰勢Z9GT、騰勢N9,騰勢汽車始終把使用者需求放在第一位,去尋求產品最佳化迭代的方向。
如果說騰勢汽車騰飛的秘籍是第一層提到的方案,那麼,方案的核心一定是“人”。
縱觀全球汽車產業發展史,前輩們用經驗寫下了,傾聽並響應使用者的需求,是汽車製造商提升品牌形象和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顯然,騰勢汽車很“聽勸”。
這幾年,隨著新能源汽車工業的發展,汽車的耐消品屬性在減弱,快消品的屬性有所顯現。這意味著,使用者在變,需求在變,產品在變,營銷方式也需要同步改變。
舉個例子,過往,騰勢汽車銷售人員在進行邀約試駕時,往往經歷“不同系統流轉→形成使用者名稱單→對點提供名單→門店顧問邀約”的複雜流程,人工和時間成本很高,銷售人員對使用者購車意向掌握不明確,使用者轉化率也低。
在轉型過程中,騰勢汽車將“使用者核心”作為戰略重點,積極尋求外部合作,特別是與瓴羊的合作。透過瓴羊服務的資料產品和長期積累的車企服務經驗,騰勢汽車成功打造了一套專屬的“資料化營銷”體系,這成為了其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動力。
首先是資料採集整合。透過瓴羊的Quick Audience,追蹤記錄使用者在APP、小程式等私域端的點選、瀏覽等行為,並整合匯入資料庫。瓴羊的資料治理工具Dataphin可用於整合使用者私域行為資料、比亞迪其他觸點渠道資料和售後平臺服務資料等內容,最後再透過AI演算法統整分類形成不同的使用者群體標籤,為資料應用提供相應支撐。
接著是資料融合應用。瓴羊的Quick Audience是幫助騰勢汽車做好使用者洞察、精準觸達、有效營銷的一大工具:基於註冊渠道、意向車系、線索狀態等使用者標籤,圈選出目標人群,生成“推送組人群包”,選擇合適的觸達方式,並透過Quick Audience的MA畫布功能傳送對應的註冊邀約簡訊,實現資料對接和精準營銷,減少打擾使用者頻次。
在經過多輪觸達後,Quick Audience會篩選推送後未預約的高意向人群,為其提供關注車型、附近門店等重點資訊,提高使用者體驗感。
同時,系統還會推送相關人群資訊給銷售顧問,當客戶走進一家門店試駕時,顧問往往能有效把握客戶特徵,直擊主題提供最需要的資訊介紹和服務策略,從而促使試駕後下單的成功率。
透過這種方式,騰勢汽車的邀約效率由純人工跟進的3%,提升到自動定時觸達+多觸點分流的80%。
最後是資料覆盤反哺。在完成全流程後,透過資料分析,騰勢汽車團隊可以瞭解到:哪些觸達渠道點選率更優、哪些車型興趣人群更多、哪些車型需要加大推廣力度、什麼時間預約到場人數更多等。
結合資料覆盤後,騰勢汽車團隊能更好調整營銷策劃,形成正向迴圈。
在這個過程中,騰勢汽車也實現了從“市場部和品牌部組織使用者活動,獲取使用者需求”,到“全員參與使用者活動,傾聽使用者訴求和痛點”的一個轉變。

換血:把數字化刻進骨子裡

要分析騰勢汽車的成功,我們很有必要回望他的來時路。
作為比亞迪數字化轉型的“區域性試水”,騰勢汽車最初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仲海鰻向鋅財經記者分析了他們初期的困境:
一是資料分散各部門及系統間,存在資料孤島,缺少統一的使用者轉化漏斗、全面的資料採集機制,資料口徑不一致,資料價值不能充分發揮等等。
高效收集來自銷售、訂單、交付、工廠和演算法背後的資料,並進行全域性資料的統一管理、深度挖掘和應用,是數字化的第一步。
二是工具支援有限。車企營銷過程缺少智慧賦能工具和系統支援,即便手握海量資料,也難以讓它們驅動業務與服務客戶。
車企與客戶之間,是長週期的服務關係。如何在長週期中,及時、有效、人性化地提供服務,是車企營銷的核心命題。這不僅是提升利潤的關鍵,也是從“以銷售為導向”,轉型為“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必經之路。
三是業務流程低效。營銷內容稽核依賴人工、缺乏自動化支援,線下活動邀約成功率低,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數字化勢必衝擊原有工作模式,重構流程需要跨部門的支援。
諸如此類,騰勢汽車數字化中面臨的難題之多,恐怕只有參與其中的人才能悉數道明。
不過,在眾多難題面前,騰勢汽車卻有著獨特的天然優勢。
數字化轉型不比一般的服務,企業需要經歷一輪換血,方能新生,沒有必然的決心,外部力量是推不動的。
瓴羊騰勢汽車專案負責人王增鑫,回憶和騰勢汽車團隊接觸的初期,騰勢汽車是一個新品牌,最初就有獨立的資料化營銷團隊,多輪溝通中,騰勢汽車展現出了探索求知的慾望,也能很快接受其他優秀品牌的經驗。
選擇與瓴羊攜手,是騰勢汽車漫長轉型路上的第一步。
仲海鰻告訴鋅財經,在與瓴羊合作的1.0時代,從22年品牌煥新開始,騰勢汽車內部主要在推進系統的搭建與整合,實現全線上化的銷售鏈路,提高門店運營效率,以及客戶購車體驗。
到了2.0時代,騰勢汽車更聚焦產銷協同,仲海鰻舉了三個例子:
第一個,使用者在前端看車,作出購買決策後,藉助數字化提升效率,縮短提車週期,減少客戶到店次數。
第二個,門店大庫存協同,新能源汽車邁入智慧化時代後,為了滿足使用者個性化需求,產品多樣化是大趨勢。
這對生產方和銷售方來說,都是大挑戰。門店不可能把每個SKU都提前準備好,這時候就需要後方供應鏈的協同,在全國範圍內形成建立一個共享大庫存。
藉助數字化平臺,當客戶在深圳看車,沒有心儀款型時,或者使用者下定了想快點提車。門店透過騰勢汽車中臺,能在短期內實現車的快速流轉,讓使用者早點看到或開上心儀的車。
第三個,縮短生產週期。過往,國產車的生產週期至少要N+3天,一些進口車要N+6天。而騰勢汽車能做到N+1天甚至是N+0天。
這得益於騰勢汽車的預測模型,結合庫存資料,對供應鏈做了長週期和短週期的劃分,提升了生產效率。
一些長週期的配件,騰勢汽車會提前做儲備。仲海鰻告訴鋅財經,“這個事情用傳統方式其實也可以做,但精準度低:只有50-60%,甚至30-40%。而基於預測模型,騰勢能根據使用者在前端瀏覽車型等動作,將預判的精準度提升至80%,甚至90%。”
對於短週期配件,當用戶訂單來了,騰勢汽車透過資料平臺,將短週期配件訂單做拆分,快速交給供應商,透過自動化的資料分析能力,大大縮短配件採購和組裝週期。
我們可以理解為長跑和短跑:前者要不斷調整確保大方向準確,後者需要全力完成百米衝刺。
在騰勢汽車有這樣一句話:“資料是驅動運營的根本”。
騰勢汽車數字化的過程,實際就是在“換血”盤活資料,真正把數字化刻進骨子裡。
在資料中臺這顆大心臟的搏動下,資料作為企業的血液,加速流動了起來,將養分和資訊在各個器官之間輸送。這個內部生態的健康運轉,使得騰勢汽車整體保持活力和生命力。

數字化大變局,瓴羊是陪跑者

縱觀騰勢汽車發展之路,似乎一切都是那麼一帆風順、順理成章,然而不可忽略其背後的“隱形陪跑者”——瓴羊。
在汽車行業的百年大變局中,行業層面有競爭,企業跟不上就意味著被淘汰;在國際層面,也有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國家出臺一系列的鼓勵政策和法律法規,進一步推動了轉型的程序。
在這個大背景下,瓴羊加入戰局。
瓴羊的服務,涵蓋資料加工、資料消費以及資料流通等三大環節,為一汽紅旗、極氪等多家知名車企的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一方面,在轉型中,瓴羊協助搭建數字化平臺,陪跑實戰,提供工具和專業的運營服務團隊,來幫助企業度過“轉型陣痛期”。
另一方面,背靠阿里集團,瓴羊把快消領域的一些先進理念,帶入車圈。
例如,在零售行業,品牌總希望在消費者有需求時能及時觸達,並且確保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和復購率。那麼,品牌就得敏銳感覺到使用者當前的狀態。
這背後是品牌對使用者消費資料的精細化管理,用資料去分析每一次活動營銷活動的效果。
此外,還有人群的精細化分層、直面消費者的溝通方式、啟用使用者的營銷手段等等,這些在電商和零售行業習以為常的策略,對車圈來說都是新鮮事物。
汽車大模型加速到來的時代,阿里雲上的通義大模型和智慧算力結合瓴羊營銷數字化平臺,幫助騰勢品牌重構外部使用者體驗和內部運營效率。 售前環節,結合阿里生態資料生成面向人群的個性化海報和影片投放到新媒體平臺,實現千人千面的內容呈現。售後環節,大模型強大的泛化能力更好理解輿情資料幫助品牌快速改善。
騰勢汽車的逆襲之路,不僅是國產豪華品牌突圍市場的範本,更是一場數字化浪潮下的產業變革樣本。它透過與瓴羊的深度合作,不僅讓自己煥發新生,也為整個汽車行業的未來提供了新思路。
數字化不僅是工具,更是未來核心競爭力的象徵。於騰勢汽車而言,這是一場全面換血的轉型;於中國汽車產業,這更是一場不可逆的未來之戰。只有真正理解使用者,紮根數字化,才能在百年未有之變局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