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線IPO報道,「天天IPO」系投資界旗下專注上市公司報道公眾號,歡迎關注!

城市產業之戰。
作者 I 嶽笑笑
報道 I 投資界-天天IPO
投資界-天天IPO獲悉,日前,浙江太美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太美醫療”)向港交所更新招股書,擬在香港上市。
2013年,趙璐來到嘉興,瞄準創新藥研發的種種痛點,成立太美醫療,為行業提供數字化協作平臺。一路走來,太美醫療收穫騰訊、經緯創投、五源資本、凱風創投、北極光創投、雲鋒基金、軟銀中國等數十位重量級投資方,成為一個明星獨角獸。
放眼望去,IPO正排隊從嘉興走出,讓人不禁想起去年投資人在嘉興挖掘光伏專案的一幕。
VC/PE雲集
嘉興跑出一個IPO
公司掌舵者趙璐,2000年從吉林大學分子生物學系與瀋陽藥科大學制藥系聯合培養的生物(技術)製藥專業畢業,先後就職於上海醫藥集團、先靈葆雅等知名藥企。2008年,趙璐與朋友共同成立捷信醫藥,從事腫瘤、肝炎、腎病等重大慢性疾病的醫療諮詢及技術產品服務,最後將公司送上新三板。
時間來到2013年,趙璐敏銳捕捉到創新藥風口,來到嘉興成立太美醫療。創業伊始,趙璐抓住創新藥研究週期過長、效率低下等痛點,選擇行業垂直SaaS軟體這一賽道,接連發布電子資料採集系統、臨床試驗專案管理系統等,以改善臨床研究工作。
此後,軟體訂閱費一度成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據瞭解,2016年至2018年,公司訂單量從3500萬元增長至2.55億元。
期間,趙璐不再滿足於做一個資訊化工具。在他看來,臨床研究是一個多方協作的複雜過程,傳統的以單點需求為核心的資訊化解決方案難以最大程度提高效率。
經過半年的討論,公司決定推出一個數字協作基礎平臺,實現全行業的數字化、線上化執行。
2019年,醫藥研發協作平臺——TrialOS正式釋出。透過這一平臺,如今太美醫療已經為1,300多家制藥企業及受託研究機構提供服務,覆蓋全球25大製藥企業中的21家及中國醫藥創新企業100強中的90家。按客戶數量計算,公司已成為中國生命科學研發和營銷領域應用最廣泛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供貨商。
一路走來,公司集結了一支投資人隊伍。根據招股書,2016年、2017年間,公司便先後完成A輪至C輪融資,合計融資金額達到1.5億元,經緯創投、北極光創投、凱風創投、元生資本均參與其中。其中,經緯創投更是連續押注三輪。
2018年,公司再度完成3億元D輪融資,除了老股東凱風創投,五源資本、浙商創投、賽富投資基金、軟銀中國和常春藤資本等也參與進來。到了2019年,老虎基金透過旗下Internet Fund V一舉投資49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5億元),不久後又將持有股份以5億元的價格出售給了騰訊。
2019年末,公司宣佈完成約2.98億元E+輪融資,五源資本、常春藤資本、軟銀中國、凱風創投、賽富投資基金、浙商創投等一眾老股東持續押注;2020年,公司一舉獲得10.7億元F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凱風創投、軟銀中國、常春藤資本、天壹資本、雲鋒基金、高瓴創投、經緯創投、五源資本、浙商創投、未來啟創基金……此時,公司估值已經超過80億元,躋身獨角獸行列。
目前,趙璐持有太美醫療股份17.29%,為公司最大股東,並與其妻子透過控制新余深空、舟山憶瑾等股東,合計持有約33.34%的股份;騰訊持股約10.43%,為第一大外部股東;經緯創投則持股約10.03%。
歷經11年,趙璐人生中第一個IPO近在眼前。
何以撐起一個IPO?
根據招股書,太美醫療為生命科學行業的產業鏈各方設計並提供專業的軟體及數字化服務。以2022年的收入計算,公司是中國生命科學研發和營銷領域最大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供貨商。公司為生命科學行業的產業鏈各方設計並提供專業的軟體及數字化服務。
公司最核心的產品是數字化協作平臺TrialOS。簡單來說,這個平臺專為生命科學研發設計,醫院、研究機構的資源可以在此整合,彼此進行資料交換,得到標準統一的協作流程。在此基礎上,製藥企業、患者、第三方服務商均可因此受益。TrialOS擺脫了傳統軟體解決方案的束縛,創造了一個高效的協作環境,使各方的動態資料在統一的協議下執行。
2021年,公司對TrialOS進行升級,推出了專為生命科學營銷量身定製的PharmaOS平臺。客戶透過統一的入口登陸,使用其數字化服務和雲端軟體開展研發、營銷工作,目前已有數百家研究中心、近千家醫藥企業、數百家第三方服務商入駐,一系列數字化創新服務逐步開發問世,加速推動新藥上市。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的在手訂單金額為人民幣16億元,涉及軟體產品及數字化服務專案逾3,300個。公司的客戶數量從2021年的908個增長至2022年的1,033個,2022年的核心客戶的留存率高達94.7%。
那麼,公司營收狀況如何?
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9月30日,公司實現收入分別為4.7億元、5.5億元、4.1億元,毛利分別約為人民幣1.6億、1.9億及1.2億,毛利率分別約為35.3%、33.8%及30.2%,2022年同比增長率分別約為17.8%和12.8%,增長相對穩定。
但不容忽視的是,虧損依舊嚴重:同期公司虧損分別為4.8億元、4.3億元、2.7億元。算下來,不到三年的時間,太美醫療累計虧損超10億元。
對此,太美醫療在招股書中稱,虧損反映其為發展業務而作出的大量投資,包括開發平臺、改善技術與研發能力、將解決方案商業化以及該公司的銷售及營銷工作。
招股書中顯示,公司僅研發團隊便有282人,擁有203項已發行專利和194個計算機軟體版權。2021年至2023年度9月30日,其研發支出分別約為人民幣1.9億、2.1億、1.4億,最高佔據虧損比約51.1%。
嘉興,批次誕生IPO
生於斯長於斯,太美醫療的故事始於嘉興。
在公司成立前,趙璐曾在上海、蘇州、寧波等城市考察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親人介紹,他才在2013年前往嘉興,得到了專項辦公室的熱情接待。工作人員帶著他來到經開區科創園實地考察一番。
綜合考慮下,趙璐最終選擇將公司落地嘉興。他還曾在多個場合表達感謝,公司成立之初,曾收穫嘉興經開區300萬元的資金支援,緩解了燃眉之急。2018年,趙璐又在當地支援下帶著團隊搬入了嘉興智慧產業創新園,成立總部至今。
如你所見,今年以來,江南小城嘉興接連誕生IPO。
最典型的案例是哪吒汽車母公司——合眾新能源,不久前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2014年,從清華博士畢業的方運舟計劃創業,正逢嘉興桐鄉政府大力發展汽車產業、尋找落地專案,便派出招商人員找到了方運舟,邀請其落戶。方運舟曾回憶,正是桐鄉對於汽車產業的渴望與期盼讓他選擇了這裡。
今年6月,漢朔科技創業板IPO順利過會。創始人侯世國,早年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1年成立零售門店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漢朔科技。直到2012年,侯世國帶著團隊來到嘉興市秀洲區,轉戰到嘉興創業。
還有新吉奧房車,同樣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掌舵者繆雪中曾追隨李書福15年,被稱作“吉利少帥”,2002年創業曾成立吉奧汽車,並被廣汽集團收購。2016年,繆雪中“二次創業”,收購澳洲房車品牌 Regent後成立新吉奧集團,主攻房車和新能源商用車,意在將桐鄉打造為“房車之都”。
繼續梳理,停車裝置製造商華諶科技;風電、汽車用螺母“小巨人”宇星股份等嘉興企業紛紛走在IPO路上。這背後,嘉興曾在2021年提出“上市100”專項行動,提出力爭到2025年末,全市上市公司總數超過100家,總市值超過1萬億元。還建立“七個一批”的企業股改上市培育機制,不斷夯實全市企業上市後備基礎。
目前,嘉興正在全力爭創省級、國家級未來產業先導區,不斷爭搶氫能儲能、核醫藥、柔性電子、航天製造、類腦計算、生命科學、算力應用等新興產業。2023年,嘉興全市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1306.2億元,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44.5%,增效明顯。
這是一個開始。今年開年,嘉興拉開招商引資序幕,市委書記陳偉在會議上提出,要堅持“專案為王”,全力以赴實現招商引資大突破,“我們必須以強烈的責任感緊迫感,開年快行動、與時間賽跑,牢牢抓住招商引資這個關鍵招、勝負手。”
這是一場影響深遠的城市產業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