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導讀:
資料端的寒意尚未消散,情緒端的卻開始暗流湧動——獵頭都開始忙碌了。
作者丨FOFWEEKLY


本期推薦閱讀5分鐘
“你有沒有感覺一個DeepSeek盤活了整個一級市場?好像大家已經很久沒有這麼激動過了。”某機構PR感慨道。
2025年復工以來,一級市場似乎迎來了久違的暖意。最直觀的訊號之一,便是獵頭市場的活躍。在經歷了2024年的低迷後,一級市場終於迎來了新的轉機。
一位獵頭透露:“近期不少機構重啟招聘計劃,投資崗、募資崗都有新增需求,薪酬待遇還不錯,但優質候選人依然稀缺。”這與2024年同期相比,呈現出極大反差。
久違的躁動
過去兩年,一級市場經歷了深刻調整。2024年,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情緒低迷,募、投、退資料全面下跌,市場進入存量博弈時代。
FOFWEEKLY《LP全景報告2024》顯示,2024年機構LP繳出資規模1.48萬億元,同比下跌17.57%;新備案基金4238只,同比下跌43.8%;存量管理人12080家,存量下跌6.3%。
這兩年,創投圈從業者感受到的寒意頗為凜冽,面對現實困境,不少從業者感到無奈。某機構IR表示:“開工首日,老闆讓自己列本月工作計劃,完全沒有思緒。”某頭部機構PR也有類似困擾,當PR工作被掛上流量考核的KPI時,壓力倍增。
然而,市場挑戰重重,依然有機構在積極佈局。某細分賽道VC機構投資負責人表示:“市場環境不佳,投資出手謹慎是必然,但我們依然在積極接洽專案,即便在去年也有多筆出資。今年依然在積極佈局當中。”
與此同時,獵頭市場也開始活躍,今年年初,一級市場“招人”、“搶人”動作頻繁,一級市場投資社群內頻現招聘JD,某頭部機構招投資崗、某CVC機構團隊擴充招合夥人……
資深獵頭Ava稱:“去年年初市場確實很消極,今年就不一樣了,募資、投資崗有很多新增需求。”她還表示:“受DeepSeek影響,市場上對AI投資也有了些passion”。與去年同期相比,獵頭感知到的變化尤為明顯,開始忙碌起來——“搶人”。
去年,許多獵頭因一級市場招聘需求的縮減而選擇離開,甚至有些綜合性獵頭公司開始放棄一級市場業務。然而,2025年開年,隨著市場情緒的轉變,獵頭也開始愈發忙碌了。與此同時,不少國資也公開發布招聘資訊,地域涵蓋北京、江西、廣東等城市。
有人感慨:“一級市場久違的開始躁動了,水下暗流湧動,各種招人見DS。”
近期,身邊不止一位朋友表示:“復工後感覺市場開始回暖了”,至少情緒上開始興奮。
區域性回暖
“復工後,出差日程直接排滿。上海見LP、浙江、深圳看專案,行李箱就沒放下過。”一位投資人調侃道。這種忙碌背後,是市場情緒的微妙轉向——LP、GP、專案都在忙碌,市場似乎“熱”了起來。
2月12日,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第二批產業專項基金在南京舉行了集中籤約儀式,現場共簽約22只基金,總規模408億元。
類似場景在全國上演:開年,佛山、孝感、鄭州等多地母基金宣佈設立或招GP。
區域性回暖:從“活下去”到“找機會”
某細分賽道VC負責人坦言:“雖然整體出手謹慎,但好專案估值回撥後,我們反而敢下注了。”儘管市場依然挑戰重重,但GP的積極佈局態勢愈發明顯。
開年以來,賦遠投資、心資本、元禾璞華等多家機構宣佈完成募資或首關;併購熱度再次襲來,機構紛紛積極探尋新機會。
情緒分化:悲觀者糾結,樂觀者押注
面對當下市場環境,悲觀者的獨白是:“沒有思緒,無法前進”,而樂觀者的獨白是:“積極爭取,尋找新的機會”。
一位投資人表示:“在市場不好的時候,更要回歸投資的本質,尋找那些真正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這樣才能在未來獲得回報。”
兩極分化的情緒,分別對應市場“資料冷靜”與“情緒躁動”。
過去幾年,一級市場經歷了劇烈的震盪與深刻的調整。然而,市場從不缺少轉機,困境中孕育著新的機遇,出清的盡頭往往是新生的開始。
“現在就像2012年移動網際網路爆發前夜,悲觀者看到泡沫,樂觀者看到未來。”一位科技投資人總結道。
探尋新機
實際上,一級市場不必再糾結於低迷的資料,也無需再為焦慮的情緒找尋安慰劑。過去,行業經歷了大浪淘沙般的出清,監管和市場雙輪驅動下,低效的管理人被淘汰,資本的錯配正在被逐步修復。新質生產力嶄露頭角,耐心資本逐漸迴歸,政策的加碼與資本市場的回暖為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出清之後,一級市場正在孕育著屬於自己的新正規化。
新質生產力驅動長期價值
新質生產力伴隨著耐心資本提出,代表了在全球經濟和技術大變革背景下,新型產業和新技術的快速發展。與過去的投資熱點相比,資本市場在新興領域的投入逐步增大,“耐心資本”取代短期套利,AI、綠色科技、高階製造成為新共識。這些行業不僅符合國家戰略方向,也代表了未來經濟發展的增長點。
市場出清,專業者勝出
過去幾年的行業出清,雖然充滿挑戰,但也為從業者提供了難得的反思與調整的機會。在這期間,GP們逐漸清楚地認識到,過去“盲目追逐短期業績、過度追求規模擴張”的投資邏輯,已經不再適用於這個日益複雜的市場環境。
“混日子的GP被淘汰,活下來的必須懂產業、會風控。”某母基金負責人表示。
經過過去幾年的痛苦掙扎,股權投資行業逐步走向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其內在的變化和訊號,標誌著股權投資行業已經進入了結構性修復的階段。
技術週期影響下的新機會
一級市場的冷卻與週期性經濟波動息息相關,行業面臨的不僅是眼前的市場環境,更多的是經濟週期、技術週期和市場週期的多重交織。
如今的市場環境是更深層次的市場結構性調整,從業者正在適應新一輪的產業升級和技術突破,未來幾年,技術週期將繼續成為影響市場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綠色科技、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的崛起,意味著新的投資機會正在悄然形成。
結語
當資料端的寒意尚未消散,情緒端已暗流湧動——這或許正是市場觸底的訊號。雖然挑戰還在,但正如一位從業者所言:“悲觀者正確,樂觀者前行。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冰與火之間,尋找新的機遇。”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