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黛比·卡爾森
來源:巴倫中文(ID:barronschina)
導讀:投資者可以對沖看得見的風險,分散投資可以幫助投資者防範看不見的風險。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Index)目前處於202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許多股票的估值和債券收益率也是如此。不過,摩根大通旗下摩根大通資產管理(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的CEO喬治·蓋奇(George Gatch)認為,在這個時候——抑或是任何時候——退出市場是錯誤之舉。
蓋奇說:“你在市場上待了多長時間比擇時更重要。”
在摩根大通工作了39年的蓋奇經歷過許多市場週期,也經歷過催生了新的投資策略和產品(包括許多將傳統資產和風險緩釋資產捆綁在一起的策略和產品)、由監管和技術驅動的資產管理變革,和其他華爾街公司一樣,管理3.6萬億美元全球資產的摩根大通資產管理也在籌劃推出更多這類產品。
近日,《巴倫週刊》對蓋奇進行了專訪,和他討論了他的投資觀點、資管行業的創新以及分散投資的重要性等話題。以下是經過編輯的訪談內容。

《巴倫週刊》:今年美國股市大起大落,但仍然處於歷史高點附近,你認為投資者應該怎樣應對這種情況?
喬治·蓋奇:由於指數集中度越來越高——佔指數很大權重的不僅僅是科技“七巨頭”,而且包括整個科技行業——股市估值相對於歷史水平比較貴,我們建議客戶擴大對大盤成長股和“七巨頭”之外股票的敞口。我們看到了大盤價值股和其他行業的機會,除了大盤股,中盤股也有很多機會。
由於過去幾年股市表現強勁,我們還建議投資者透過增加對固定收益的配置讓投資組合變得更加平衡。相對而言,固定收益比股票更有吸引力,我們在高收益債券(收益率超過7%)和證券化信貸領域看到了機會。
《巴倫週刊》:你認為國際市場有吸引力嗎?去年許多國際市場的表現不如美國市場。
喬治·蓋奇: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可能對美國市場更有利,同時給非美國企業帶來更多挑戰。我們預計今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將高於趨勢水平,有望超過2%,預計經濟增長率將持續多年高於2%。
不過,從估值角度來看,美國以外的股市更有吸引力,國際市場上有很多機會(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建議增持日本股票和港股)。
《巴倫週刊》:你的意思是,相對於其他市場,你仍然更偏愛美國市場,但建議投資者增持一些國際股票?
喬治·蓋奇:分散投資(diversification)是投資中唯一的“免費午餐”,我們建議投資者同時持有美國股票和國際股票。投資中的一些風險是我們知道的,也有一些風險是我們無法預測的,我們可以對沖那些看得見的風險,但分散投資可以幫助我們防範那些看不見的風險。
在24年的時間裡,分散化投資組合在所有資產類別的回報率中排名前三分之一,在波動性方面排名後三分之一。分散投資是一個重要的原則,當投資者身處目前這種環境中時,很難看到地平線的另一邊有什麼,因此,我們強烈鼓勵投資者提高投資組合的分散化程度,同時經常進行再平衡。
《巴倫週刊》:你認為美國股市遭遇嚴重拋售的機率有多大?
喬治·蓋奇:信貸週期和經濟衰退必將在某個時點到來,未來一到兩年內它們出現的機率很小。
《巴倫週刊》:作為摩根大通資產管理業務增長和分散投資的負責人,你對推出新的投資產品有哪些想法?
喬治·蓋奇:我們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做分散化資產配置時,我們構想中的策略是否有益於長期投資者?我們在全球各地的產品開發戰略團隊和我們的投資團隊一起合作,並從客戶那裡獲得反饋。
我們的股票溢價收益策略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規模為388億美元的交易所交易基金JPMorgan Equity Premium Income (JEPI)是美國規模最大的主動管理型大盤股ETF,我們的團隊發現,由於有一定的風險,美國和其他地區的客戶對於把現金投向股市猶豫不決,而且他們希望獲得較高的實際收益(經通脹調整),我們因此開發出了一系列產品,從共同基金開始,再到ETF,透過這些產品,投資者既可以參與市場的上漲,又有了下行風險保護,還可以透過期權獲得有吸引力的收益。
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拿著現金在場外觀望是最糟糕的投資決定。
《巴倫週刊》:在目前估值高企和風險眾多的環境中也不能這樣做嗎?
喬治·蓋奇:每一個投資組合都有一定的流動性空間,在當下這樣的市場環境中,投資者將面臨更高的波動性,在看到更多的波動和權衡取捨時,擁有可以重新部署的流動性較高的資產是件好事。
你在市場上待了多長時間比擇時更重要,擇時非常難,堅持投資是最好的策略。如果錯過了過去20年中市場表現最好的10天,你的回報將減少一半。
《巴倫週刊》:你認為摩根大通和整個資產管理行業會有哪些產品創新?
喬治·蓋奇:多資產投資是ETF結構中尚未充分服務於投資者的新領域之一。在市場波動性較高的時期,個人投資者很難判斷不同資產類別的相對估值,專業團隊有能力更快地做出判斷。我希望在ETF結構中圍繞衍生品策略的使用看到更多創新。
把衍生品和其他策略整合在一起、從而降低風險或在市場拋售期間提供下行保護是一種可能。目標日期基金是另一項創新,它為投資者提供有保障的收益,並且可以根據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增加或降低風險。
《巴倫週刊》:你在職業生涯中看到的資產管理行業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喬治·蓋奇:如今個人投資者已成為資產管理領域的主要決策者,這是最大的變化,也是資產管理行業的一大趨勢,而且還將持續下去。在流入資產管理行業的資金總額中,有一半以上來自透過財富管理領域參與進來的個人投資者,這一比例可能還會繼續上升。
這一趨勢源於401(k)固定繳款計劃的發展和對確定收益型養老金計劃(defined-benefit plan)的衰落,個人投資者無法依靠政府或他們的僱主來為他們的投資和退休提供資金,所以他們必須補充退休儲蓄。這在美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個主導因素。
《巴倫週刊》:資產管理行業的增長點在什麼地方?
喬治·蓋奇:單獨管理賬戶業務(為富有投資者定製的投資組合)的機會,以及在個人賬戶層面利用技術進行稅收最佳化和個性化的能力,對我們來說是一個不斷增長的領域。我們為單獨管理賬戶推出了一系列稅收最佳化功能,既有主動管理的,也有與直接買入指數中成分股掛鉤的。我們很高興能採用同樣的方法將其應用於共同基金、ETF和單獨管理賬戶。
和其他許多機構一樣,我們還在尋找將私人市場的一些東西引入財富管理結構的機會,我指的是過去只有最大的客戶才能在私人市場上獲得的那些投資工具。
《巴倫週刊》:你曾經認為比特幣ETF不可能推出,新上任的特朗普政府計劃要創造一個對加密貨幣更加友好的環境,你對加密貨幣的看法是否發生了變化?
喬治·蓋奇:在推出ETF或其他工具時,我們的試金石是看它們是否適合分散化戰略資產配置策略。比特幣ETF和加密貨幣的波動性非常高,比特幣的波動性是標普500指數的四倍,它帶不來收益,也沒有內在價值,我們認為加密貨幣不適合被納入分散化長期策略。
《巴倫週刊》:謝謝。
版權宣告: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