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研發投入佔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比重的提高,企業也逐漸成為中國創新的新引擎。
大連理工大學18日公佈的《中國研發經費報告2024版》私人部門篇(下稱“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境內上市公司研發經費突破1.67萬億元,民營企業貢獻超38%,華為以1481億元研發支出問鼎全球前五,醫療企業研發強度突破100%。
當前,中國企業研發經費投入趨勢如何?呈現什麼樣的特徵?上市企業研發經費投入與強度情況如何?在行業上呈現什麼樣的特徵?

報告認為,企業研發投入的主體力量不可忽視。2000年起,中國企業研發經費投入規模維持增長態勢。報告顯示,2022年,企業的研發經費投入增長至2.39萬億元,佔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的比重達到77.57%。華為2022年的研發經費為1481.53億元,相比於2018年(994.00億元)增長了49.05%,佔中國企業研發經費投入總額的比重達到6.20%。
2022 年全球研發經費前20強企業榜單公佈。華為以209.25 億歐元研發支出位居第五,24.27%的研發強度超過谷歌、微軟和蘋果。
騰訊也以82.40億歐元研發經費投入上榜全球20強,排名從2018年的33名躍升至19名,研發強度 11.07%,在網際網路多領域積極創新。除此之外,阿里巴巴(22)、中國建築集團(30)等中國企業的排名也比較靠前。全球研發經費20強榜單中美國企業居多,但華為與騰訊的表現凸顯中國企業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崛起。對研發的重視,正助力中國企業提升全球競爭力。

報告顯示,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研發經費的投入方面,內部支出為外部支出的13.8倍。這說明,規上企業的研發經費主要流向了內部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等領域。以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裝置行業為例,其內部研發經費支出達4099.93億元,而外部支出則為514.08億元。
內資企業是規上企業研發經費投入的主力軍。從2018年至2022年,內資企業的研發經費規模從10272.05億元增長至15689.57億元,其佔比也由79.29%攀升至81.03%。在內資企業的陣營中,私營企業、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尤為活躍,成為了企業研發活動的核心力量,其佔比高達98.03%。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發揮科技領軍企業龍頭作用,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從制度上保障企業參與國家科技創新決策、承擔重大科技專案。
在《中國研發經費報告》系列撰寫者、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孫玉濤看來,作為三大創新主體之一,私人部門正成為中國科技創新的核心引擎,但“規模擴張”與“效率提升”之間仍待平衡。
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儘管中國企業研發經費規模龐大,在諸多高技術領域佔領制高點,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戰與隱憂:規模不完全等於實力,研發經費怎麼用比用了多少更重要。真正的創新不僅是經費堆砌,更是生態的重構、效率的革命與耐心的積累。
更多網際網路行業爆料,以及職場資訊,職業技能經驗分享
關注我,給你好看
部分內容引用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回覆“健康指南”,Get《程式設計師健康指南》電子書】
【回覆“1024”,Get程式猿求職面試葵花寶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