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 黃仔 | 撰稿: 55 | 責編: 阿月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夏天真的太太太熱了,有沒有和55一樣超愛冰冰涼小甜水的,每次一杯提神醒腦,早上咖啡,下午無糖奶茶,除了錢包越來越癟,別的都蠻好的。
而且,本人認為夏季小甜水的靈魂一定是多加冰,以前總覺得在杯子裡佔地方的冰塊到了夏天最好直接滿杯!在熱熱的天氣裡,來一杯冰冰涼涼的飲料對55這種怕熱星人絕對是巨龍寶藏一樣的存在。

▲圖片來源:Giphy
但就在我喝著冰涼小甜水,順手摸魚的時候,看到了這個新聞:
有消費者在購買某咖啡飲品時,竟然發現了其中已經黴變的冰塊,後將此事投訴到相關管理部門。
我震驚了!冰塊也會發黴嗎?在大夏天,冰塊竟然也會發黴?我們夏天酷愛的小小冰塊,在飲品中常常被忽略的它,到底有多少危險?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冰塊可能在哪裡存在問題?
關於食用冰塊,我國在2008年就發行了有關《冷凍飲品食用冰》的相關行業標準,關於食用冰,至少需要在感官上滿足以下要求。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發黴,肯定就不合格了吧……
至於冰塊中可能含有的重金屬及微生物也有嚴格標準,食用冰的生產過程也需要嚴格滿足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範,標準對於廠房佈局、裝置設施、人員衛生等方面做了明確規定。
也就是說符合相關生產標準的食用冰塊應該是很安全的,那問題到底可能出在哪?
1. 水源
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2018年曾公開發表過中山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禁止生產加工食品種類目錄,其中就包括「食用冰」,禁止的理由是「生產條件要求較高,食品安全風險高」。
冰塊這種我們看不見的食品,確實有可能是某些小作坊產出的。這些小作坊生產時很可能在水源的微生物及重金屬把控上並不合格,在生產、封裝及運輸過程中也存在隱患。
而冷飲店的冰塊都是使用直濾淨水器,大部分店鋪會直接使用商店水源經過商用製冰機來製作冰塊滿足店鋪的日常所需。
從水源上來看,除非店鋪的濾水機出了問題,一般情況下水源的問題並不大,與其說是水源有問題,不如說是冰塊本身更容易出問題。

▲圖片來源:pexels
2. 製冰裝置沒有及時清洗
奶茶或者其他帶冰飲的飲品店的商用製冰機,最有可能造成冰塊中微生物含量超標的行為就是不及時清洗,商用製冰機不及時清洗的話,長期使用容易滋生各種細菌。
存放冰塊的容器也很容易與外界空氣接觸,冰櫃一開一關都是風險,一些商家要是在工作高峰期,讓容器長期敞口,就更容易出現冰塊微生物含量超標的問題,甚至一些昆蟲也可能「渾水摸魚」汙染冰塊。在取冰的過程中,冰鏟、人手、頭髮等等也都是風險因素。
重慶市開縣有學者在2011~2013年間的每年6月中旬,對本地的食用冰塊微生物含量進行調查,微生物指標合格率逐年攀升,其中2013年檢測的合格佔比為73.1%。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如果使用家用製冰機,也一定要注意這一點。製冰機需要定時放水以及清洗,製冰機產品說明上配有清洗方式,儘量照做,不要因為是家用製冰機就掉以輕心,長期讓冰塊和空氣接觸、冰鏟不衛生等狀況也可能會導致冰塊出現健康問題。
想要自己用冰格凍冰塊也一定要注意容器的密封性,除了直飲水也可以選擇礦泉水,自己做還是要放心許多。
3. 工作人員操作不當
在飲品店買到一杯飲品,冰塊從儲存容器再到你的手裡,這中間一定少不了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的操作對於冰塊的安全問題至關重要。從商用製冰機運輸到冰塊的儲存容器的過程是否嚴格按照操作,是否無菌,在給飲品新增冰塊時是否及時關閉冰櫃,冰鏟是單獨存放還是直接扔在臺面上,和冰鏟接觸的手是否乾淨等等因素,都可能對冰塊的質量安全問題造成影響。
2003年廣東還曾有過使用凍鮮魚的冰塊製作珍珠奶茶後導致多人出現甲肝的新聞。是的,你沒看錯,凍鮮魚的冰也能這樣物盡其用······但也別擔心,只要選擇大品牌的飲品其實能從很大機率上避免這類操作問題。
是不是毛骨悚然,一想到外面的冰塊也有「花花世界」就覺得還是自制冰塊更加安全,但自制冰塊你也需要注意這些!

▲圖片來源:pexels

想要自制冰塊,你要注意這些
外面的冰塊髒,選擇在家自制,但在家自制冰塊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在家制作冰塊,選擇具有密封性的容易脫模的工具,水源選擇上最好是將飲用水煮沸後再製作冰塊,冰塊凍好後要及時放進可密封的容器裡進行儲存,最好全程不要直接用手接觸到冰塊。
如果想在家裡自制棒冰雪糕之類的食品,一定要保證容器及水源的無菌性,容器也可以用開水燙一下,水燒開後要自然放涼,製作的過程中也一定要帶上食品級手套。
一切大功告成後要記得把製作好的冰品單獨存放,儘量別和生鮮食品放在一起,給冰品一個安全的存放環境。
不管是在家制作冰塊還是在外面買飲品,食品安全都是很需要我們注意一下,畢竟拉肚子腸胃感染的罪可都是我們自己在受!

喝奶茶、冷飲還要避免這些
想要喝冰冰涼小甜水的時候少受點罪,那這幾個小tips你也得記住。
1.不要一次性大口喝很多水
大夏天的,咕咚咕咚大口喝水是不是特別爽。但你知道嗎,大口喝水也是有風險的。
水是生命之源,尤其是在這種炎熱的夏天,適當補充水分能夠降低血液粘稠度,但如果喝水太快,水分在短時間內快速進入血液,造成血容量增加,反而容易加重心臟負擔。
一些心力衰竭的病人,心臟的「馬達」會因為短時間負荷過重而導致泵功能衰竭,從而導致病情急性加重。
2.夏天運動完,不要一次性喝很多冷飲
可能你也聽說過,有年輕人在夏季劇烈運動完,一瓶冰鎮飲料喝下去後,突然心肌梗死昏倒在地,最終不治身亡的新聞。

▲圖片來源:網路
在夏季這種高溫環境中,人體的血管本身就處於擴張狀態,劇烈運動後大量飲用低溫飲品,容易刺激全身血管以及冠狀動脈血管強烈收縮、痙攣,嚴重的痙攣導致冠脈管腔明顯狹窄甚至閉塞,此外,人體大量出汗後會導致血液粘稠度大大增加,容易導致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從而引發急性冠脈事件比如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發生。
同理,劇烈運動完立刻進入氣溫極低的室內或者立刻洗個冷水澡也有這種風險。
運動後的水分補給其實也是非常有講究的,因為運動時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增快,血壓升高,快速、大量地攝入過多過冰的水,這樣會短時間增加心臟的負擔,讓心臟更加「吃不消」。
臨床醫生建議應該溫水漱口,少量多次地補充丟失的水分,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因為運動過程中會丟失大量的鉀離子、鈉離子和氯離子,導致肌肉痙攣、麻木、無力等,甚至嚴重的低鉀血癥還能誘發各種心律失常、心臟驟停,所以單純補充水分還是不夠的,補充電解質水才是運動後身體所需要的。


無論是水還是冰水真的都要適度喝,即使是身體健康、緩慢喝下的冰水也可能刺激到腸胃造成腸胃不適。
炎炎夏日,走在太陽底下幾分鐘就會汗如雨下,這種氣溫下我們更要及時補充水分,千萬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想喝冰水,也要先等體溫和緩之後再慢慢品味冰水的快樂。
雖然36度高溫下總覺得吃冰更加快樂,但冰飲的隱藏危害真是不少,或許一杯溫水才更解渴,今天你喝夠水了嗎?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 各地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禁止生產加工食品種類目錄(第九批)[EB/OL](2018-07-16)[2024-06-28].https://mpa.gd.gov.cn/zwgk/gzwj/content/post_1841401.html
[2] 鄧永宏,毛偉. 重慶市開縣食用冰塊衛生狀況調查分析 [J]. 預防醫學情報雜誌, 2015, 31 (11): 895-898.
[3] 搜狐新聞.甲肝未波及廣州 海豐疫情元兇疑為問題珍珠奶茶[EB/OL](2023-11-04)[2024-06-28].https://news.sohu.com/23/30/news215173023.shtml
[4]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後補水切莫豪飲猛灌[EB/OL](2022-07-20)[2024-06-28].https://www.sport.gov.cn/n20001280/n20001265/n20066978/c24507367/content.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