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都難上好學校了,小學最應該抓的是這件事

說在前面的話
最近,我頻繁刷到的一類文章——高分也上不了好大學了,與此同時,高校畢業生也越來越迷茫,不知道選擇什麼工作……
還有什麼真正“確定”?我們的孩子,未來究竟將投身於怎樣的職業世界?
舊有的路徑依賴在失效,新的可能性在萌發。面對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職業疆域,我們急需一幅更真實、更有前瞻的導航圖。
這正是我出《職業的真相》一書的主要目的:穿透迷霧,解碼未來工作的本質與機遇。
今天是第一波閱讀反饋。
—–以下轉載自湛盧—-
這套新書講的事,和每個人都有關係。
一方面,當然是因為每個人都需要它——付出勞動,換取報酬,絕大多數人都靠它在世界上“存活”。
另一方面,能在世界上走到什麼位置,“段位”高不高,也幾乎取決於它。
它是人生中不可缺失的課題——職業。
既然或早或晚都要補上這門“職業教育”課,那麼請一定要趁早!
這套書有兩冊,書名一眼就能get作者想要傳達的價值:關於孩子在未來職場的“真相”與“可能”!

·《職業的真相》,透徹瞭解社會的真相,才能做好未來生存的規劃。
·《我的未來有一萬種可能》:看清真相仍能勇敢前行,人生的長跑要內心堅定,眼裡有光。

作為一箇中年人,我是真心覺得關於職業的問題,越早開始問,越早開始探索和回答,選擇面就越大;
這個時代,孩子往往需要的不是經濟上的託底,而是精神上的託底——有勇氣去面對一切,即使失敗,也相信自己。”
我覺得這套好書,能成為孩子們的“後盾”!
  • 對父母來說,職業啟蒙的難,在於講清楚不同行業的特點和選擇背後的優劣。
  • 對孩子來說,瞭解職業的難,在於透過理解和想象掌握所有職業的真相。
所以,這套書真的來得恰逢其時!
有23位行業人親述,讓父母和孩子都能掌握職業的實面貌、核心技能與未來趨勢!
據說,這套書上市2天就開始加印了,越來越多清醒的父母們也逐漸意識到,物質盈餘隨時可能貶值,只有認知盈餘才能幫孩子長線獲益,20年後依舊受用。
它有兩個最明顯的優點:
1.是“應試教育”的最佳助力。
孩子總說不愛上學,那如果ta知道學好數學可以設計酷炫的機器人,懂點科學才能探索宇宙的奧秘時,書中的知識都變成通往自己感興趣領域的橋樑和工具,這比任何教導都更有效;
2.它社會感知的最佳引導。
它讓孩子真實、全面地體驗我們的世界,瞭解整個社會構成;增加孩子的眼界和閱歷,對他人和世界更寬容、更從容;
更讓孩子發現自己的職業興趣、個性能力,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1.真實又反差!
23個行業精英親述,掌握職業背後的“真相”
怎麼從外行的視角向孩子講透不同的行業?
反觀我們的教育與求職脫鉤,和真實的社會生活脫鉤,看遍市面上職業啟蒙的書,都是流於淺顯的概念說明和標籤式的固有印象。
而這一套最大的價值,就是由23個行業精英親述,幫父母和孩子都掌握不同職業背後的“真相”——
➥整理師=跪著擦地板?銷售=低三下四?程式設計師=高薪無憂?
➥整理師不僅是疊衣服,更是處理人與物、人與自我的關係。程式設計師不等於高薪無憂,反而是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當孩子羨慕網紅光鮮,MCN老闆直言:“90%的人熬不到收入大增,突然暴富反而是種災難。” 
這些來自行業一線的聲音,讓孩子明白:所有職業皆有門檻,所有光鮮皆有代價。
就算我們以為熟悉的職業,也充滿反差——
  • 醫生:就算是天才,到了最後還是拼身體;
  • 教師:培養出好學生的秘訣是小學的關鍵期;
  • 銷售:不一定只有低三下四才能成交,銷售的盡頭是少說多聽;
在這本書採訪的23位物件中,更有不少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者”,年薪按百萬計算的職業經理人、高階獵頭、超大型跨國企業、《財富》200強上市公司的財報團隊負責人……這一次,你看到的是他們最寶貴的行業經驗之談與心得,這是一場高質量的職業啟蒙教育。
2.職場育兒寶典!
行業大牛的職場育兒經,他們是如何收穫成功的
歸根結底,這是一套育兒書,所以,不光是職業心得,更有育兒的“可行性建議”:
“別等初中才培養習慣!別為成績犧牲身體!”像這樣的教育乾貨,來自職場人的真誠分享:
  • 重點中學老師疾呼:“這件事小學不做,初中來不及!”——指的不是補課,而是自主規劃能力;
  • 特種兵父親的育兒哲學:“要早些讓孩子理解為了集體放下自我”;
  • 最顛覆的是早餐店老闆的生存哲學:“有10分的力,用12分生活,這樣的職業態度也會傳遞給孩子,是最好的職業示範”;
這些來自行業一線的智慧,比精英教育理論更直指人心。
在書中,能看到更多不同行業的“成功人士”的養育心得,23個活生生的人,找到的某些共性——從一生的週期來看,我們的工作特性對養育孩子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書中訪談物件精彩節選:
醫生:醫生不該把患者當做一個零件壞了的裝置,生病的是一個完整的人,所以對我而言,陪孩子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更重要;
教師:看過太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一句話、一個肯定都能在細微的地方影響到他們,所以對我而言,看到並尊重孩子獨特的閃光點很重要;
銷售從業者:做事永遠不是做給老闆和上級看的,要相信最終的受益者是自己,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朝著自己想要去的方向,懷著積極的心態,即使處於糟糕的境地,只要核心穩定,一切都會解決。
3.親子共讀!
一套兩冊,最適合中國家庭的親子職業啟蒙書
一冊長文寫給父母:當父母還在一個行業深耕時,只有放開自己的眼界,才能向孩子傳遞正確的“職業真相”,否則“隔行如隔山”,家長一片懵,孩子的視野就更窄了。
一冊繪本寫給孩子:用低齡小朋友能夠聽懂的文字,說說“醫生、律師、老師、會計師”都是幹什麼的。講清楚“會計師”,竟然需要從頭揪出“生產、交換、錢、公平交易、賬目”這些詞,要讓孩子們聽懂、愛聽,絕不簡單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滑動檢視《職業的真相》目錄# 
[目錄]
《職業的真相》
前 言 從好奇到熱愛:給孩子柔軟而真實的職業啟蒙
第一章  職業與生活的平衡|忙而不亂過得舒心
01兒科醫生:就算真是天才,到了最後還是拼身體
從醫,是一條很長很長的路
醫生算是一個好職業嗎
人生重來的話,還考醫學院嗎
兒科醫生給你的帶娃看病秘籍
02重點中學老師:小學不培養、初中來不及的習慣
老師的一天,特別特別長
孩子沒有好壞之分,只是與別人不同
當老師必須具備的能力
培養出“好學生”的秘訣
這件事小學不做、初中來不及? 老師教自己的孩子,有什麼不同
03早餐店老闆:有10分的力,用12分生活
愛一份工作的理由
自食其力,是最大的體面  有讓孩子覺得驕傲的光環嗎
工作優先,然後是孩子,人是沒有真正的自由的
04 銷售:教會孩子朝著自己最想去的方向,義無反顧地努力
銷售的辛苦、幸福與誤解
銷售是份好工作的多個理由
銷售的盡頭是什麼
教育孩子,最看重的只有這一條
第二章  個性與職業契合|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05心理諮詢師:容納和轉化孩子的各種情緒和感受
不治病只“談話”的職業
想看開點不是非得砸錢
成為心理諮詢師需要做哪些準備
從別人的“至暗時刻”尋找自己的光和亮
如何找到靠譜的心理諮詢師
心理諮詢師的養育秘訣
06攝影師:培養孩子的終極目的,是和他分開
放牛娃成為攝影師,是沒得選的選擇
攝影師之路,只會拍照遠遠不夠
普通人入行的機會在哪裡
放牛娃的教育策略,很酷
07咖啡館老闆:保護好孩子的靈氣
一家有格調、沒錢賺的咖啡館如何生存
聽起來太完美的事兒,肯定沒那麼美好
把咖啡館經營成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走尋常路的養育之道
真想當老闆,不妨先去打份工
08 空中乘務員:工作之餘,有時間去停下來思考人生
空中乘務員為什麼需要研究生學歷
空乘的一天
值得一吃的青春飯
09 高考志願規劃師:學會接納孩子的平凡
志願填報,不只是為了“上岸”
規劃別人的人生,自己需要哪些硬實力
學會接納孩子的平凡
第三章  終身學習與成長|職業能力和素質無限提升
10 會計師:分數是繼承不了的,培養孩子一些後天可以習得的品質
跨國公司的財報季,追著太陽奔跑
會計,不只是管賬這麼簡單
獨當一面,你需要具備這些能力
會計學,是個好專業嗎
接受自己的女兒是個普通孩子
11職業經理人
    幫孩子探索自我,發現自己的興趣
職業經理人每天都在幹什麼
成為職業經理人,要走過多少路
價值幾個億的經驗
給孩子的教育規劃跟成績無關
希望孩子可以自在地體驗人生的前18年
12 藥物科研經理:多看看遠方的無限可能,而不是盯著眼前這一題的答案
比報紙還長的說明書,更長的是研發週期
藥物科研就像是老母親養了五六個孩子
藥物科研的路徑有哪些不同
養育孩子,不只追逐標準答案,還要心懷家國天下
13建築師:每個人都可以透過不斷練習來獲得創造力
從建築行業得到的3個普適收穫
在限制條件裡,找到創造的成就感
看見人,看見自己幫助到了人
承認平凡,但享受美
創造力從哪裡來
14獵頭:鼓勵孩子去和別人溝通自己的需求
為自己的簡歷打工
學會如何提問才是王道
中年職場瓶頸也許是個偽命題
儘早開始給孩子職業教育很重要
第四章    新時代的多元職業路徑|技術為職業選擇賦能
15 程式設計師:只要有終身學習的熱情,在什麼行業都能成功
“小鎮做題家”的命運之選
“碼農”到底是幹什麼的 在工作裡失去了什麼
職業成功經歷可複製嗎  假如孩子想當“碼農”
小鎮做題家的“江湖”
16 MCN機構老闆:支援孩子走得更遠的核心價值觀:真誠
MCN  到底是幹什麼的
從0開始的“網紅”之路
普通人可以試一試嗎
給孩子的職業支援
17 整理師:人格上“站著 ”,心靈的腰板就是直的
從法務精英到整理師
整理師跟保潔阿姨有什麼區別
整理憑什麼這麼貴
成為整理師,考個證就行嗎
不管你做哪一行,這幾句話都值得聽一聽
18 美甲師:服務行業別給自己預設“低人一等”
學一門手藝,比在工廠打工有出息
美甲的“技術含量”這麼高嗎
在工作中開闊自己的眼界
起點低,堅守的勇氣是什麼
未來呢?想做個小老闆
第五章  社會責任與個人滿足 |職業貢獻的多維度啟蒙
19 警察:我希望成為女兒的女性榜樣
我以為父母放手才能長大
當警察,和想象中的一樣酷嗎
成為一名警察,過來人的建議
希望成為女兒的女性榜樣

20律師:希望孩子從自己身上學會“辯證地看世界”

學法律,能做的比以為的更多
“不太能言善辯”也能當律師嗎
賺錢和顧家之間的取捨
律師,打贏官司靠的竟然是這個
維權時如何找到靠譜律師
辯證地看世界,未被證實的都是“一面之詞”
21特種兵:讓孩子理解為了集體放下“自我”
從男孩變成特種兵
軍人是一個好職業嗎
特種兵退役後何去何從
22公交車司機:逼著孩子5點爬起來坐車跟班
環城繞圈可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
35歲了,就想找個穩定的活兒
錢少前途也不燦爛,樂子在哪裡
不“雞娃”把孩子送進重點學校的秘訣
23 殯葬從業者:把正確的死亡教育傳遞給孩子
離婚後的無奈之選
初入行時,當然會害怕
那個瞬間,幸福油然而生 科普殯葬文化是一種使命
把正確的死亡觀傳遞給孩子
#滑動檢視《我的未來有一萬種可能》目錄# 
[目錄]
《我的未來有一萬個可能》
01兒科醫生是做什麼的?
02重點中學老師是做什麼的?
03早餐店老闆是做什麼的?
04 銷售人員是做什麼的?
05心理諮詢師是做什麼的?
06攝影師是做什麼的?
07咖啡館老闆是做什麼的?
08 空中乘務員是做什麼的?
09 會計師是做什麼的?
10職業經理人是做什麼的?
11 藥物科研經理是做什麼的?
12建築師是做什麼的?
13獵頭是做什麼的?
14 程式設計師是做什麼的?
15 MCN機構老闆是做什麼的?
16 整理師是做什麼的?
17 美甲師是做什麼的?
18 警察是做什麼的?
19律師是做什麼的?
20特種兵是做什麼的?
21公交車司機是做什麼的?
22 殯葬從業者是做什麼的?
還有音訊+插圖+線上持續更新掃碼聽程式設計師講程式碼的故事,看美甲師手繪漫畫,持續更新的職業故事保持前沿性。當4歲孩子聽完殯葬師的故事說:“原來他們幫星星人去天上蓋房子”,死亡教育已悄然完成。
這種不說教的啟蒙,才是最高階的養育。
1.焦慮“學什麼才有未來”的家庭
書里程序員Jim說:“別為成績透支童年!AI時代要學機器做不到的事——比如情緒感知。”
書中的獵頭、高考志願規劃師等新興職業,揭示未來十年關鍵能力:跨界整合力(如藥物科研經理)、情感聯結力(如心理諮詢師)、意義創造力(如整理師)。 比選專業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像建築師那樣“在複雜中創造新事物”。
2.被孩子“奇葩職業夢”問住的父母
為什麼想當垃圾車司機?”——配套手冊裡,公交車司機讓孩子5點起床跟車體驗他的真實工作:
“方向盤上掛著城市的晨曦”。當孩子突發奇想,書裡23個職業的真實場景,如警察媽媽的值勤記錄、咖啡店主的虧損賬本,讓家長“接住”孩子的每一個可能,用故事守護好奇心。
3.渴望擺脫“雞娃內耗”的覺醒父母
書中一位銷售總監說:“教會孩子朝最想去的方向努力,而不是逼他走你的路”。
從早餐店老闆“工作優先,再是孩子”的坦然,到職業經理人“讓孩子自在體驗人生前18年”的反思,這本書讓父母看清:過度干預本質是對未來的恐懼。當孩子知道殯葬師的職業價值在於“傳遞正確的死亡觀”,父母也會放下對“穩定職業”的執念。
↓點選下方小卡片即可購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