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EVA-02非正常裝機香!

CHH ID:erid414
作為一個黨,在ROG去年二號機聯名釋出後就莫名激動但是又各種挑刺下不去手。
幾個聯名產品中X3D不想換z790,分體水半導體看不上一體水,電源居然只給1000w,4090挺好但是改水後無用。
倒是機箱有點帥,但是我長期以來都不喜歡這種傻大鐵皮機箱,上一個ATX機箱還是十五年前的Ft02了。最重要的一點是我目前的桌面佈局會把機箱放在左邊,這樣一來側透完全被擋,種種不適一次次按下了想要下單的心情。
猶豫了幾周後錢包的A.T.Fields還是被二號機撕破,有困難那也要咬牙上,硬著頭皮也要搞定!然後就有了這次漫長的非正常裝機。
#主機板倒置 #半導體制冷 #3D列印 #蛇皮紋軟管#PCIE位水箱 #電源後出線?#亂來風道 #

以上就是這次裝機成果啦,基本上就是老配件搬了個家,但由於我的各種奇怪執念,折騰了不少地方。
CHH上ROG 創世神裝機感覺很少,可能這個機箱的客戶群體都是不怎麼願意親自折騰還要拍照吧。
接下來慢慢補充一些非正常的裝機細節,僅供參考,不鼓勵效仿,僅僅是萬一有CHHer有類似的需求:
#半導體制冷
去年用上7800X3D後就折騰了一次半導體制冷,帖子在這裡:
用了快一年了真的效果太贊,這次換機箱就想著一定要繼續用上並且繼續改進體驗!
上一次的方案是電腦上執行自制軟體從HomeAssistant抓取溫溼度資訊計算露點,然後再透過序列埠傳到半導體驅動上控制溫度。
運行了幾個月後還是覺得電腦每次都要啟動一個軟體不太可靠,偶爾windows會啟動軟體失敗,偶爾NAS伺服器維護導致無溫溼度資訊。
所以這次就用打算用ESP32接溫溼度感測器做上位機控制驅動器,還能有個小螢幕用TFT_espi顯示點什麼資訊,UI可以很
同時覺得之前這個EK打骨折的intel冷頭和新機箱視覺上太不搭了,所以設計3D列印了一個造型誇張一些的外殼,可以讓冷頭可以相容AM5安裝,同時預留ESP32以及TFT螢幕的位置用於顯示冷頭製冷狀態。
剛開始的時候想法很多畢竟好久都沒裝機了想要搞點事,現在回顧起來發現這個冷頭就是這次裝機拖延症拖了最久的地方,空了想想如何設計外殼,空了又想想怎麼搞UI,沒事畫個PCB加幾個按鈕新增調溫功能,UI不夠絲滑還要用Sprite,還要編碼匯入EVA字型斷斷續續搞了幾個月

當然最後成果還是自我感覺良好,蓋頭換面再也看不出來這居然是個LGA1200冷頭
#主機板倒置 #3D列印 #PCIE位水箱
為了研究怎麼能讓機箱側透朝右,收到機箱後我就把各種鐵皮,鋅合金骨架,前面板全拆了,心裡想著這個機箱看著形態挺對稱的,說不定有什麼辦法能夠映象安裝一下?然而研究了幾天後發現完全不行,最終方案只能整個機器上下翻轉。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又設計了一些新的列印件來支援倒置。電源需要新的支架固定在機箱原先的底部,翻轉後的頂部。翻轉後原先底部沒有什麼裝飾現在暴露在外了需要一定裝飾。另外為了不擋機箱的燈板,設計了PCIE位的支架來固定水箱。這個箱子當然要配紅色的Heatkiller TUBE!

然後原先機箱的頂部就被翻到了再也看不到的底部了

倒置過後會產生挺多小問題,其中嚴重一點的就是玻璃側板的開合,按照以前的安裝方式如果開啟側板後就會自己掉下來不安全
好在玻璃側板設計的對稱性還行,拆掉所有框架後再映象一下安裝基本能借助原有鉸鏈從上往下裝,能夠支撐並且自由活動
只是最後磁吸卡扣的地方對位還是差了幾釐米,測量然後3D列印一個偏移的卡口就解決了

當然這些3D列印件都是需要水補然後打磨然後再噴漆,具體精細程度看當天心情,有的件我覺得有些層紋也無所謂的地方打磨都省了

#蛇皮紋軟管
Liquid Haus的裝機看多了自然也想嘗試下蛇皮紋包軟管,二號機當然是紅橙黑白配色!
實際操作發現EK公差真的不太行,不同批次買的快擰加了蛇皮後有的緊有的松,太緊的只能設計一個擠壓裝置,各種工具一起上,透過外接螺絲把快擰圈壓緊在螺紋上同時用管鉗和六角扳手將其擰緊,手痛

#?
冷排考慮到配色,錢包不允許aqua那麼就用了悍將的銅排,風扇主要用了14CM的積木,國內好像一直沒有出反葉那就全部外排,畢竟機箱風扇主要是為了燈光好看,效能聽個響,散熱不夠了畢竟還能插外接冷排
另外前年4090FE改水圖片好像沒發過,來湊個數

開始裝機!
以上都是漫長的前期準備,一堆東西堆著看心情好的時候就推一下進度,直到某一天終於開始裝機!原有的Atlas和新機箱擺在一起合影

裝機過程略,比起前期準備,用時可以忽略不記
背線很狂野,感覺還是應該定製一張二號機貼紙全擋住

TEC控制器和U2的ssd最後放在了原硬碟位,TEC控制器加裝的開關以及功率檢測也可以從機箱頂部使用
水冷管穿板的地方3D列印了帶角度的引導孔,可以方便固定軟管凹造型

機箱唯一的進風風扇用了帶LCD的14cm積木,可以放自己節選的影片檔案,可以很
冷頭主要顯示當前冷頭即時溫度(非CPU溫度),同時附帶當前機箱內部溫度,溼度以及計算出的露點溫度
四個按鍵可以重啟冷頭,或者加減Offset溫度,比如這邊計算的露點是12.3度,可以讓冷頭執行在+10度的22.3度,這樣的工況功耗較低裝機的時候比較安全
日常我一般設定在+3可以完全規避冷凝風險然後冷頭可以根據環境狀況維持在5-15度左右
螢幕下方進度條是功耗百分比,冷頭滿功耗由於電壓損失是160w左右,目前最大效能差不多是水溫30度情況下冷頭設定到10度壓7800x3d滿載冷頭不升溫

下面這個是naloleaf迷你的光板,小板子沒有黑色就只能自己做個框然後買黑色透光亞克力來改了,最後效果很不錯,吸附在機箱上方給水箱打光

包網軟管設計了固定器可以方便定位軟管並一定程度上控制曲度,另外列印了一個可有可無的顯示卡支架直接固定在機箱的鋁導軌上

#
當然這次裝機最重要的目標當然是擺一個明日香手辦

Alter這一版EVA3.0的明日香我一直覺得是臉型神態動作設計各方面做的最好的
利用風扇固定螺絲設計了一個底部框架用來固定手辦
側面和底部的風扇燈光,背後的燈板,這次裝機整個機箱就是為了這個手辦位呀
尾部風扇播放的劇場版節選也很襯托氛圍

#電源後出線?

電源後出線?我也不想折騰呀,但是這個機箱肯定應該用雷神2代1600w電源吧?我整個機箱倒過來了電源顯示的功率如果是倒著的是不是就太難看了?如果字型要正常顯示那麼電源的模組線介面就只有放在機箱尾部拉。
PUA自己挑戰就是機遇,參考EVA拘束器造型設計了幾板線材固定框架,定製了加長的模組線從機箱外部繞了一圈又安全的回到機箱內部了
雖然但是最近發現新的雷神3代好像就不需要這樣折騰了

其實我長期用開放式機箱其實覺得線材在外部也是挺正常順眼的,做好造型還是有點二號機整備的感覺
既然外走線了那麼放飛自我外走管也不是不行,水冷回水管我也從機箱內部穿到外部,然後透過PCIE位的水箱口迴流

我還是挺喜歡這樣的機箱尾部造型,這個地方的快插,以及外露的電源插頭也是方便我隨時接外接冷排和水泵
這個機箱前臉的造型雖然沒有實際用途但是設計還是很有意思,至於敗家之眼和各種IO,開放式機箱用久了其實我也不在意,就讓他們藏在底部吧

水冷方面我一直是軟管黨,一方面是考慮後期維護,另一方面其實覺得軟管自然彎曲的造型更自然順眼一點。
這次走管也是儘量留夠了長度,獨立整理GPU和CPU的接管,這樣方便後期拆下來更換
圖。在這一前提下草圖上畫了幾次走管的曲線,儘量構造出一些線條能夠作為手辦位的佈景,畢竟MAGISystem也有一堆線條。
管道轉角以及過濾什麼的就放在背板後了,其實還挺方便維護的

後面就是趁著裝機把整機擺在桌子上再多拍拍
對了,底部做了支撐腳,一方面保護漆面,一方面幫助氣流,更重要的是托起來後搬運機箱手上用力方便一些,整機裝好後太重

最終,這個機箱放在了我的左手邊條桌上
這種風格強烈的機箱確實不是我日常狀態,同時這次裝機就像標題所說,進行了很多不太正常的改造。但是作為香黨,想到這個是EVA-02,各種偏執執念一直執行下去還是又累又激動。作為DIYer,整個過程充滿了樂趣。拍的照片總是要發的,那麼再放一波圖回顧吧

配合二號機風格設計很多造型風格誇張的配件,沒事就3D列印一些配件再養生上色,編譯ESP32的適合發呆想想我是不是也該兼顧一下PC的實用性和可維護性?然後顏值優先挑選各種配件,某一段時間死磕蛇皮紋包軟管,然後每次看到HeatkillerTube水箱插在機箱PCIE位就覺得真的很搭,用了那麼久的開放式機箱,突然有玻璃側板了感覺也還行。還是挺享受這次裝機的過程。
當然一直還有我不太滿意的地方,比如機箱目前頭部的造型很一般,想要重新設計,機箱側面黃色那塊裝飾我還是想熱風槍撕下來轉180度貼上,機箱尾部IO插線可以設計一個什麼罩子遮擋一下,折騰PCDIY就是這樣折騰不完,但是最近就讓我以這個形態出擊再多玩玩老頭環拖延幾個月後面再折騰!

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