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中,國軍看上去強大,實際打起來經常讓人大跌眼鏡。比如五大主力裝備最頂尖的新一軍、新六軍,面對東野的攻勢土崩瓦解。第五軍和十八軍也差不多,中野和華野基本沒有遇到什麼特別的困難。這其中有個異數,這就是黃百韜的第七兵團。碾莊攻堅戰可以說是三大戰役裡最難打的。
那問題就來了,黃百韜兵團並非以五大主力為核心組建的兵團,司令黃百韜也不是嫡系。為啥一個以日械為主的,火力跟五大主力不能比的黃百韜兵團如此難打?

1948年11月淮海戰役爆發,粟裕面對的第一個對手就是縮在碾莊的黃百韜兵團。本來粟裕計劃在5天之內解決戰鬥,沒料想到碾莊攻堅戰成了整個淮海戰役最艱苦的一戰。根據4縱的張震回憶,光是小牙莊一個村口就有兩個團被重創。
華野在碾莊的戰鬥跟之前任何一戰都不同。華野在之前的豫東戰役和濟南戰役都是迅速解決戰鬥,就是孟良崮的整編74師都沒有如此頑固。華野能夠推進完全依靠晚上的近戰才有效。而到了白天,佔領陣地的解放軍還要面對敵人的瘋狂反撲。從11月11日到22日,足足11天時間在傷亡2.8萬的情況下才殲滅黃百韜兵團。
說黃百韜是雜牌,這的確沒什麼問題。黃百韜本身也不是行伍出身,是直隸工業學校的學生。後來天下大亂就當了傳令兵並娶了江蘇軍閥李純的婢女當妻子。由於有了這層關係就進入金陵軍官教導團學習,從此走上軍官生涯。後來李純自殺,江蘇這片地方就歸張宗昌了。由於是直系自己人,黃百韜又跟著張宗昌混。後來黃百韜在二次北伐後編進中央軍。1936年黃百韜的部隊被撤銷,他就進入陸大特別班學習去了。

黃百韜
這個特別班跟黃埔生沒任何關係,就是閒散軍官的集中營。在這個特別班裡黃百韜認識了馮玉祥和鹿鍾麟,所以陸大畢業後就跟著這兩位混。黃百韜能混出來還是抗戰期間的一篇論文被何應欽看上,給安排到顧祝同那裡當參謀長。
顧祝同也不喜歡黃百韜這個雜牌,所以找個機會就把他踢到25軍當軍長去了。千萬不要覺得黃百韜成為軍長是顧祝同賞識他。黃百韜在馮玉祥、鹿鍾麟那裡都是參謀長,被踢到部隊當軍長,根本原因是顧祝同不想讓他在核心圈子待著。
黃百韜能成為顧祝同嫡系,主要是賣命賣得徹底。只要顧祝同的命令,他就絕對執行,從來不把25軍當成自己財產。這人不僅對顧祝同忠誠,對同僚也相當“和善”。國軍系統從來都是有功一窩蜂搶,有難不動如山。但黃百韜能做到有功勞讓給友軍,友軍有難自己拼命救援。

顧祝同
這一系列做法非常不“國軍”,再加上顧祝同手下就沒有一個能幹的黃埔將領,黃百韜就這麼成了顧祝同唯一的幫手。黃百韜作為一個雜牌出身能成為兵團司令,絕對不是像張淦、夏威這種靠派系實力封出來的兵團司令,靠的就是絕對的賣命。
雖然黃百韜是雜牌,但他的部隊絕對不是雜牌。換句話說,在1948年那個特定時間點,黃百韜的部隊比美械軍都要豪華。因為蔣介石發動內戰的資本從來不是美械而是日械。黃百韜由於賣命徹底,25軍在解放戰爭時期成了顧祝同最強部隊。顧祝同也靠著國防部的便利,把大量日械裝備給了25軍。

在淮海戰役爆發前,25軍有48門75毫米山炮、12門日式戰防炮、255門輕重迫擊炮。這個裝備在1948年是啥水平呢?別看1946年五大主力全美械、還有一大批半美械的部隊,25軍在國軍系統不夠看。但是到了1948年由於部隊裝備損失嚴重,國府又自己造不出來,襄樊戰役時康澤手底下幾個旅都沒有啥重武器。西北胡宗南經過彭老總的消耗,一個旅裡湊不出5門山炮。18軍這種五大主力部隊一個師僅有8門山炮和8門榴彈炮。且這些榴彈炮炮彈極少,根本發揮不了威力。
黃百韜的25軍雖然是日械,但此時日械才是最好用的裝備,是國軍系統裡少有能連續作戰的部隊。25軍有上千挺機槍和擲彈筒這些連排級支援火力,這在遼瀋戰役後的國軍系統裡算是最強戰力,黃百韜因此在碾莊攻堅戰中給華野製造了很多麻煩。

日械
黃百韜部隊第二個強點在於士兵戰鬥意志強。五大主力被稱為五大主力,不是每支部隊都強在戰鬥意志上,很多部隊都只是裝備強。比如新一軍就是典型的裝備強。這支部隊在東北被拆分掉後就沒有多少戰鬥力,其部隊也因為沒有了美軍後勤體系支援淪為一般部隊。
第18軍也是因為陳誠的關係調入了大量美械裝備,但其部隊戰鬥力並沒有特別強。在淮海戰役第二階段,黃維兵團的18軍完全沒有體現自己五大主力的地位。這就是因為長期的裝備損耗讓自己變成了一支普通部隊。
黃百韜部隊作戰意志比較強,這跟其兵團組成特點有關。他的嫡系25軍從抗戰時期就跟著黃百韜。有人認為其主力40師是稅警總團底子,這是其戰鬥力強的原因。但稅警總團是抗戰前的部隊,打到淮海戰役都十幾年了。這就好比有人認為新一軍戰力強是因為他是稅警總團出來的。實際上新一軍戰力強也跟他是稅警總團底子關係不是特別大,主要靠著史迪威、鄭洞國、孫立人三位一體的訓練。

黃百韜第七兵團編制
黃百韜治軍能力與王耀武比肩,這在普遍不重視訓練的國軍將領裡算是頂尖水平。黃百韜出任25軍軍長後整飭軍紀、嚴抓訓練,25軍的風貌煥然一新。黃百韜還經常下基層與士兵一起生活,這在等級森嚴的國軍裡能大大拉攏人心。豫東戰役裡,黃百韜能從華野的包圍圈中脫身靠的就是手下拼命。
黃百韜兵團除了25軍還有100軍、粵軍63軍和64軍。粵軍、桂軍、滇軍有個共同特點就是進攻不行但防守特別厲害。這些地方軍都是靠鄉土維持組織度,部隊的戰友都是自己老鄉。這些士兵在作戰時候互相幫襯,畢竟家裡可能都是鄰居,如果在外面被說閒話以後都不好見保長。
在解放戰爭開始的幾年裡,由於蔣介石的美械軍紙面實力太出眾,這些部隊都看不出來真實水平。等到美械被消耗的差不多,彈藥已經嚴重跟不上的時候,這些作戰意志強的部隊反而成了難纏的傢伙。100軍就是74軍系統李天霞的老部隊,這個軍美械裝備損失不少彈藥缺乏,但由於李天霞避戰所以建制很全。

粟裕
再者,黃百韜兵團是第一個被包圍的,這個時候徐州附近有幾十萬部隊可以救援,黃百韜的抵抗意志肯定是要比其他兵團被圍時候要強。且碾莊有邱清泉修築的防禦工事可用,華野在攻堅的前幾天其重火力又沒有完全到位。這些都是華野損失慘重的重要原因。
但國軍到了1948年已是日薄西山,黃百韜再會練兵也拖不動一個兵團。黃百韜亡就亡在當兵團司令上面。國軍派系複雜又不喜歡練兵,所以精銳與否除了裝備主要靠老兵數量。1948年擴編後的軍級單位,主要是一個主力師搭配兩個炮灰師。兵團也是一個主力軍搭配幾個弱軍。黃百韜這個兵團比較雜,100軍是純嫡系,63軍和64軍是粵軍,44軍是川軍。所以在渡運河的時候各自為政。黃百韜渡運河的時候,44軍帶了大量商人和物資,導致黃百韜兵團到11月7日才西撤。

淮海戰役
然後,63軍獨走窯灣被圍是多米諾骨牌第一步。而64軍渡過運河後就不走了,因為劉鎮湘認為自己先過的運河且在碾莊修築了兩天工事,如果繼續跟著兵團前進就成了給其他部隊殿後的。且劉鎮湘一直想拉63軍組建新兵團,現在63軍遭到華野攻擊自然想把他救出來。另外,李彌兵團聽說“賈汪起義”後也不肯留下來等黃百韜,這一系列事件註定黃百韜要在碾莊面對華野的圍攻。淮海戰役也在這種混亂中將蔣家王朝斷送。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
新中國援外第一戰:越法邊界戰役,陳賡建議圍城打援
穿越近兩千年的“說唱明星”——東漢擊鼓說唱俑
史上最強逆襲:鐵木真是怎樣崛起的?
流動中的民族主義研究——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陳曉律教授訪談
工業革命的寶貴經驗——工業化仍然是強國之本


歡迎轉發朋友圈
公號轉載須經授權,不得用於微信外平臺
商務合作、訂購微訊號:zggjls01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發代號:28-474
QQ群:460382533
電話:13372012240
商務合作、訂購微訊號:zggjls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