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虧錢可以索賠了?國家下場支援,韭菜待遇翻身

1545個字 閱讀時長:5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 發現價值 講述生活
奔走相告。
週末一個大訊息:
證監會支援更多投資者拿起法律武器,追究違法違規者的民事損害賠償責任。
當然,索賠的前提是有違法違規行為。

關於股市索賠的話題,之前有兩個段子。

一個是跟樓市有關的:

每次遇到房價下跌,都會有購房者去樓盤鬧事的訊息,一鬧一個準,這時候股民就會吐槽購房者沒有契約精神,不像股民的待遇,跌再多都不會怨社會。

一個是跟集體訴訟有關:
因為在美國股市,一旦發現上市公司有違規操作,就跟撿到金元寶一樣,不用股民親自動手,自然會有律所代表投資者發起集體訴訟,就跟給股民送錢一樣歡樂。

如今股市韭菜的待遇可能也要翻身了。

看下證監會的訊息:
上週6家公司或大股東被立案調查,除了以往的行政處罰,還特別接受50名以上投資者特別授權,申請參加訴訟並轉換為特別代表人訴訟程式。
簡單來說,這次是一種監管模式的升級,從由上而下的行政處罰到由下而上的股民索賠。
涉及的問題包括:
財務造假、虛假陳述、違規減持等。

這些違規行為從新國九條就開始表示要嚴厲打擊,為什麼至今屢禁不止?

這就是核心所在。
我們知道:
由上而下的行政處罰,往往效率不高,但是投資者真金白銀的損失,不但效率高,而且更精準,屬於發動群眾的做法。

同時也要看到,這種轉變:

罰不是目的,讓上市公司不敢違規才是目的。
怎麼樣才能讓上市公司不敢違規?

運動式的監管只能治標,從發現問題到形成輿情再到監管處罰,這中間流程太長,也不夠長效,上市公司違規10次只能查到1次,下次還會繼續違規。

長效的監管就是讓投資者去監督,你一旦違規,就有無數虧錢的投資者來發起訴訟,上市公司每次違規都會盯著,自然就不敢違規了。
而且以往:

普通股民面對上市公司強大的法務團隊,即使想索賠也是有心無力,這次國家親自下場支援,也是一種平衡。

相關的機構配套應該很快會跟上。

另外大家也可以從監管的升級看出生態上的轉變:

以往股市主要是融資功能,給企業融資,所以對上市公司的一些做法,監管也沒有那麼苛刻。
但是現在新的監管層表示要保護投資者利益:
說明股市開始從企業融資轉向居民財富管理並舉。

最有效的做法就是:

讓一些垃圾股儘早地出清,讓整個市場交易風格更加穩健。

大家看看,現在的股市生態都是什麼樣子:

機構紛紛減持,遊資帶著散戶瞎炒,炒完生肖炒數字,甚至編造小作文,編造概念股,都是為了割韭菜,遊資割韭菜,老韭菜割新韭菜。

割得烏煙瘴氣,最後還說為什麼股市不賺錢。

還有外資來操縱預期,能賺錢才怪啊。

所以:

希望早日把機構和遊資也納入索賠物件。
不但讓始作俑者不敢違規,也讓市場參與者規範投資行為。
這才是真正的保護韭菜。
就這樣。
都在想美事,還有嚇唬人。
社交媒體特別是短影片成為主流之後,政策的解釋權其實是下放了,而短影片要不就是說大家愛聽的,要不就是嚇唬大家。
這周尤其這樣,好幾個政策都被誤解了,說愛聽的,說嚇唬的,都有。
可以繼續閱讀:都在想美事還有嚇唬人
就這樣。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不講大局啊

10個朋友讀過   趨勢

今天突發大事

500個點贊深度
高層重要定調

閱讀10萬+   深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