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雲傑:中國企業的全球化一定要有過硬的產品和品牌,沒有產品走不出去,沒有品牌走不長遠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制定提升消費能力、增加優質供給、改善消費環境專項措施,釋放多樣化、差異化消費潛力,推動消費提質升級。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援消費品以舊換新。
去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
根據商務部公佈的資料,截至2024年12月19日,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整體帶動相關產品銷售額超1萬億元。其中,全國汽車報廢更新近270萬輛,汽車置換更新超310萬輛,超3330萬名消費者購買相關家電以舊換新產品超5210萬臺,家裝廚衛“煥新”補貼產品超5300萬件,電動腳踏車以舊換新超100萬輛。
3月6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提到,在去年政策基礎上,商務部擴大了“換新”補貼的品類範圍,家電從“8+N”類增加到“12+N”類,增設了手機、平板、智慧手錶(手環)“購新補貼”。
“兩新”政策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提振消費、擴大內需?如何看待“兩新”政策給家電行業帶來的新機遇?美國政府對華加徵關稅將給家電出口帶來怎樣的影響?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圍繞上述問題,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周雲傑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的專訪。
周雲傑1988年從大學畢業後,加入海爾36年,參與了海爾幾乎所有的重大戰略轉型。2021年,他從創始人張瑞敏手中接過帥印,3年來海爾年營業收入逆勢增長700多億元,2024年跨越4000億臺階,創造了跨國企業一代創始人生態傳承和平穩交接的成功典範。
2023年,周雲傑作為八家制造業企業代表之一,參加了由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的先進製造業發展座談會。
而近日,周雲傑與雷軍在兩會代表通道同框亮相,引發網友討論,周雲傑的表情包更是在各大社交平臺被網友廣泛傳播。
對於意外走紅,周雲傑也發朋友圈,感謝大家的關心和支援,並在採訪中表示,《海爾兄弟》一定會有續集。
“也可能是動畫片,也可能是別的方式,但一定有續集。”周雲傑表示,接下來海爾會根據年輕人需要的方式、需要的內容來進行創作。

“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家電回收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NBD:去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提振消費、擴大內需放在了2025年經濟重點工作的首位。聚焦家電行業,您如何判斷今年消費趨勢?將採取哪些創新舉措挖掘消費潛力?
周雲傑: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是推動綠色消費、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同時,也為企業打開了新的增長視窗。企業要充分把握這一政策機遇,我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發力。
首先,堅決落實國家政策。“以舊換新”不是簡單的同類產品置換,而是滿足使用者對更高階、更智慧、更環保產品的需求。比如海爾透過啟動綠碳計劃、雙補貼等七大行動加快以舊換新。截至今年1月,我們已聯合各省市政府共同召開以舊換新啟動會206場、覆蓋189個城市和數萬個鄉鎮,讓百萬家庭實現美好生活煥新。
其次,即時傾聽使用者需求。當下,使用者不僅需要高品質的家電產品,更追求智慧家庭和智慧生活。
最後,及時調整組織運營。針對以舊換新過程中湧現出來的新需求,企業要第一時間靈活調整組織,搭建覆蓋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等環節的全週期響應平臺,確保使用者能夠享受到最佳體驗。
NBD: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2025年將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您如何看待“兩新”政策給家電行業帶來的新機遇?
周雲傑:“兩新”政策無疑是家電行業發展的重大利好,我認為新機遇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首先,市場擴容拉動行業增長。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吸引許多仍在使用老舊家電的家庭,願意更換老舊裝置,釋放了存量市場的巨大潛力。自新國補實施後,公司旗下家電整體銷量增幅21%,增長比較好的是空調和熱水器產業,其中,空調增幅36%,熱水器增幅26%,增幅比較高的地區有內蒙古、陝西、海南、貴陽等。
其次,消費升級牽引科技創新。以舊換新政策使消費者對家電的需求從“有”向“好”轉變,這為家電企業提供了產品升級和技術創新的機會,推動行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比如冰箱,使用者不僅看重大容量和節能,還特別關注食材智慧管理、智慧控溫、殺菌淨味等功能,我們的全空間保鮮冰箱和智慧互聯冰箱系列銷量同比增長了30%以上。
此外,產品煥新帶動收舊體系建設。在以舊換新政策激勵下,家電回收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比如海爾智家就構建了廢舊家電回收、拆解、再生、再利用全流程閉環的綠色迴圈生態體系,推進回收的廢舊家電端到端直達拆解廠規範處置。

提振消費背後是生產、流通和分配環節整體的加速循壞

NBD:近期,民營企業座談會在京舉行。參會的企業名單覆蓋了智慧製造、數字技術、綠色能源等領域。您認為這釋放了怎樣的訊號?
周雲傑:在我看來,釋放了兩個關鍵訊號,首先是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明確訊號,對穩定市場預期、激發市場活力和增強發展動力起到了積極作用,預計將成為新一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起點。
其次是國家肯定企業是創新主體、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鮮明訊號,在新型舉國體制中,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平臺企業更要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可以預見,隨著全國兩會的召開,國家將對穩民營經濟、鼓勵科技創新等有更新詳細部署,更多利好政策將陸續釋出。
NBD: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您重點關注哪些領域?對於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您比較關注哪些方面?
周雲傑:我一直比較關注的就是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因為工業網際網路對中國來講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特別是在我們國家,工業網際網路起步比較早,所以我連續九年都在關注工業網際網路,今年我提的建議第一個還是關於工業網際網路,怎麼利用人工智慧把工業大模型做得更深更透,然後賦能我們企業發展,所以第一個議案還是關於工業網際網路的大規模應用。
第二是關於智慧家庭的,現在大家越來越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方式,所以智慧生活也是一個很大的方向。我想怎麼讓家裡,天上有大模型、空中有智慧體,地面有AI終端,然後在制度標準上有一些最佳化推進,讓消費者得到更好的體驗,特別是情緒價值的體驗。
第三,我關注血液和血液製品方面,現在從血液的供需關係來講,中國是處於“緊平衡”狀態。現在老齡化越來越明顯,做手術的人越來越多,血液的需求量是越來越多的。血液製品,包括人血白蛋白和人免疫球蛋白這些產品,需求量也很大,這些產品大部分還是依賴於進口。
很榮幸作為企業界代表參加全國兩會,今年更是深受鼓舞、倍感振奮。特別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這為我們企業創新發展指明瞭方向,也肇畫出明確的發展路徑。海爾將堅決貫徹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加快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聽了政府工作報告,我最關注的是“擴大內需”和“創新”。
在今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中,“擴大內需”被放在首位。消費成為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提振消費背後,是生產、流通和分配環節整體的加速循壞。作為行業龍頭企業,我們有責任也有信心在擴內需、促消費中“走在前、挑大樑”。海爾將繼續快速有效落實國家以舊換新政策,根據使用者需求推出行業原創的智慧產品和智慧家庭場景方案,以新技術、新產品促進新消費。
“創新”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另一個受關注的高頻詞,出現了40次。海爾將在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走在前、挑大樑”,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在行業共性技術攻關上,海爾將依託國創中心、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創新平臺,加快工業智慧、資料智慧、感知智慧、AI垂域模型、安全隱私等共性技術的自主攻關,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在產業技術突破上,海爾將持續加快“人工智慧+場景”的應用,加快完善智家大腦、天智工業大模型和盈康大腦三大垂域大模型,實現人工智慧在多場景中的創新與應用。
未來,海爾將持續聚焦實體經濟,著力構建智慧住居生態、大健康產業生態、數字經濟產業生態三個世界一流的產業生態,為建設製造強國、品牌強國貢獻力量。

中國企業的全球化一定要有過硬的產品和品牌

NBD:我們注意到,海爾在海外市場已經深耕多年,您如何看待今年的外貿形勢?
周雲傑:剛剛過去的2024年裡,全球通脹回落、貿易恢復,新興市場活躍,中國擴大開放,全球經濟發展的脈絡仍在延續。走進2025年,全球經濟延續複雜多變的態勢,在風險與挑戰中謀求恢復與發展。
從對我們來說,海外市場佔比方面,海爾現在在美國、歐盟這些地方非常高,差不多一多半是歐美區域。未來,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還有拉美等,都是很大的市場。
今年,我們認為,要在鞏固歐美區域優勢的情況下,在新的增長區域來重點佈局和發力。但還是要用新的方式,不只是賣產品,而是要實現躍遷,也就是給消費者提供生活場景,從產品品牌向長遠目標提升,進而向生態品牌提升,在當地社會形成一個好的產業鏈、產業生態,這應當是努力的方向。
NBD:歐美是家電出口的重要市場。您如何看待美國加徵關稅給家電出口帶來的影響?下一步,應當採取哪些措施應對加徵關稅帶來的衝擊和負面影響?
周雲傑:中國企業的全球化一定要有過硬的產品和品牌,沒有產品走不出去,沒有品牌走不長遠。黨中央提出了“三個轉變”,為我們企業的全球化發展指明瞭方向,一定要打造出中國人自己的世界名牌,成為全球使用者喜愛的本土化品牌。
在具體實踐過程中,要堅持以全球化服務全球化,以本土化推進全球化,探索出本土化製造、本土化研發、本土化營銷的“三位一體”佈局。
比如在本土化製造方面,海爾打造柔性供應鏈體系,快速滿足全球使用者需求。目前海爾在全球擁有35個工業園、163個製造中心,帶動產業鏈本土化佈局。以泰國海爾空調工廠為例,目前已經有56家供應商與我們一起在當地佈局,大大提升了對本地使用者需求的響應速度。
在本土化研發方面,我們在全球設立10大研發中心,連結全球超100萬一流資源,以全球資源加速中國創新。比如,在歐洲,面對能源價格高企的現狀,我們協同中國、澳洲、歐洲、美國等四國(地區)力量,創新推出比A級能效更節能60%的海爾朗境X11洗衣機,產品一經上市便迅速搶佔當地高階市場10%的份額。
最後,在本土化營銷方面,我認為要積極嘗試融入當地文化,與使用者構建情感紐帶,深度共鳴。一方面,積極打造全球品牌矩陣,精準滿足不同使用者群體的個性化需求,迅速融入當地市場。同時,結合區域特色,打造差異化營銷案例,比如牽手“羅蘭·加洛斯”法網、ATP世界巡迴賽、澳網等國際頂級體育賽事,與使用者深入互動,與全球消費者建立起深厚的情感連線。
記者|張懷水
編輯|孫志成 廖丹 杜波
校對|湯亞文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映象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
推薦閱讀↓

馬斯克呼籲:放棄國際空間站!滯留太空9個月的兩名美國宇航員回應了

白宮爭吵後,萬斯又惹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