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韌性,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

點選下方“有書”,關注【影片號】
屬直播好禮等你來拿

文 | 有書布瑞五 · 主播 | 楊槍槍

最近,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伴隨著全國人民的矚目,又有三位宇航員代表祖國“出征”太空。
他們中既有第二次光榮執行飛天任務的費俊龍,也有首次登陸太空的張陸和鄧清明。
57歲,56歲,46歲——三名航天員的平均年齡達到53歲,是我國目前為止均齡最大的乘組。
其中,56歲的鄧清明無疑是最特殊的一位,因為,他是唯一一位此前沒有執行過飛天任務,卻仍在現役的首批航天員。
當年一起入伍的14人,8人早已夢圓太空,5人直至退役都未能入選。
而鄧清明則多次遺憾落選、止步發射塔前,還一度差點因身體原因而放棄航天夢。
好在他憑藉著超強心理韌性,和對夢想的執著追求,堅持了25年,終於挺了過來。
正如他自己所說:“25年,這是一個漫長的追夢過程,人生能有幾回搏?”
看過鄧清明的事蹟,才逐漸頓悟:心理韌性,才是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的關鍵因素。
人生總有磨難
韌性是最好的回擊
人生並非坦途,有豐年,就會有荒年。
2019年是中國UFC選手張偉麗的豐年——那一年,她以42秒速勝對手安德拉德,成為中國乃至亞洲第一位UFC冠軍。
幾個月後她又乘勝追擊,擊敗了世界名將喬安娜。
從此以後,張偉麗一夜成名,站上巔峰。
然而隨後等待著她的,卻是職業生涯中的至暗時刻……
2021年4月25日,張偉麗對戰挑戰者羅斯。
比賽僅僅開始1分18秒,便被羅斯KO;半年後的二番戰,張偉麗再度敗給羅斯。
經此兩連敗,飽嘗跌落神壇的苦楚。
好在,低谷中的張偉麗沒有放棄,減重增肌、練習柔術、觀察對手、以賽代練……她不斷自省,也在不斷變強。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張偉麗的狀態逐步回升,並向草量級冠軍卡拉發起挑戰。
在經過兩個回合的激烈較量後,張偉麗嗅到了對手的破綻,迅速使出一記裸絞,將對方牢牢鎖在地板上。
滿臉通紅的卡拉再無力迴天,只好拍地主動認輸。
隨後裁判宣佈,張偉麗獲勝!
場館內一片沸騰,因為張偉麗用對手最擅長的方式擊敗了對手。
最終,張偉麗擊敗卡拉,重新奪回金腰帶。
賽後,張偉麗在採訪中說: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困難和挫折,不要放棄!堅持!一定會實現你想要的!”
她用自己的拳頭,用567個日夜的蟄伏,向挫折做出了最強有力的還擊。
曾聽過一句話,“你的負擔將會變成禮物,你受的苦將照亮你的路”。
世間磨難皆有意義,人生越難熬的時候,就越是要苟住。
人生正是如此,不可能一帆風順,磨難在所難免!
而有韌性的人,才不會被人生旅途中的挫折打倒。
他們就算被扔了一身泥巴,也能用泥巴種出最美的花。
人生難得幾回搏
有韌性才能緊握機會
當危機來臨時,敢拼的人才能看到危機中的機會。
去年教培寒冬突如其來,線上教育幾乎團滅。
“老大哥”新東方也不能倖免,許多老師紛紛失業。
一向低調的俞敏洪罕見發了一條感傷的朋友圈,文中說:“這是我心裡最難過的一個教師節。”
此後,新東方開始轉型做直播自救,老師們的身份也突變為“主播”,許多新東方老師難以適應。
而外部,很多人都在抱怨大環境不好,不少人也認為電商直播已經進入行業紅海的階段,並不看好東方甄選。
在這樣的前提下,同事們紛紛離職。
而董宇輝卻選擇了臨危受命、迎難而上。
直播初期,網友不喜歡他的長相,他坦然接受,認真做好每一場直播;
網友在留言區亂罵一氣,擾亂直播氛圍,他沒有懟回去,只默默提供給大家更多知識。

用自己真誠的態度和深厚的知識儲備,在新崗位發揮力量。

或許連他自己也沒想到,短短幾個月後,他竟因獨特的直播風格而走紅,新東方也“起死回生”了。
正如董宇輝所說:
“厄運向你襲來的時候你沒躲,有一天好運就會撞個滿懷。”
歐洲經濟學家馬庫斯在《韌性社會》一書中指出,衝擊可能導致突變,而這種衝擊往往是好事,過後能夠增強社會和個人的韌性。
不要浪費一場危機,危機後是轉機,轉機後是生機。
人生能有幾回搏?保持韌性,才能在機會來臨之時,還有力量牢牢抓住!
人生是條長線
有韌性才能走遠
面對人生的打擊,有的人選擇怨天尤人,不願接受現實。
有的人卻能很快調整心態,迎接新的挑戰。
前不久,央視出了一部紀錄片,講的是900多年前的蘇軾,沒想到一上線就迅速圈粉無數00後。
為什麼年輕人會將一位遙遠的宋朝人奉為男神?
答案,就藏在蘇軾的跌宕的一生裡。
1036年,蘇軾出生在四川眉山的一個書香門第,父親蘇洵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母親程夫人熟讀詩書,聰慧過人。
而蘇軾本人則仕途順遂,官至翰林學士,離宰相僅僅一步之遙。
然而北宋元豐二年,蘇軾捲入烏臺詩案,厄運從此向他襲來——先是在獄中被關押長達103天,後又被貶黃州,不僅仕途無望,還差點連累家人。
前後機遇,天差地別,昔日一幫朋友也紛紛與他劃清界限。
換做旁人,恐怕早已經一蹶不振。
但蘇軾卻沒有因此鬱鬱寡歡。
在黃州他廣交好友,飲酒作詩。
一次蘇軾和朋友出門遊玩時,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有人帶著雨具先走了,剩下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蘇軾坦然以對。
不久後風雨停息,他便以此為靈感,寫下了著名的《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那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好的年華,旁人看來的蹉跎光陰,在他眼中卻是: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也正是憑著這樣的豁達,他先後寫下了《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作,成為中國歷史上熠熠閃耀的大詩人。
回看蘇軾的一生,苦難始終伴隨,但他卻始終有著一股異常強韌的生命力。
往者不諫,來者可追。
人生是條長線,看淡起伏,才能過好當下的每個時刻。
漫漫人生長路,保持韌性,就是保持持續前進的心氣。
保持和提升韌性,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
心理學家達科沃斯透過大量的研究和調查發現:
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智商,不是情商,不是人脈,不是天賦,而是一個人堅韌不拔的能力。
因此,韌性是每個普通人逆風翻盤的隱形槓桿。
不要說你一無所有,不要說你兩手空空。
人生中最不濟的,不過是跌入谷底,而那恰恰意味著,你將來走的每一步,都是上坡路。
正如尼采所說:
“一個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的人,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凡是殺不死你的,必將使你更強大。
點亮【在看】,分享出去,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更強韌的自己,走出更廣闊的人生地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