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CEO母校演講大談苦難教育,“爹味”十足?背後真相是…

當今科技界真可謂百花齊放,
但近幾年表現最最突出的,
無疑是英偉達Nvidia
CEO

黃仁勳

建立的這座矽谷超級帝國,

估值一路飆升,已經超過2萬億美元
(圖源:thepaper,版權屬於原作者)
不過,這位年度最優秀老闆,
最近卻被貼上了“爹味”標籤。
這是怎麼回事?
一起來看看~

01
斯坦福演講, 黃仁勳大談苦難教育
3月7日,黃仁勳回到了母校斯坦福大學發表主題演說
當被問到對學弟學妹們有什麼建議時,他毫不客氣地“潑冷水”,直言:
想成功?先吃苦!
(If you want to succeed, he said, you had better find some pain.)
黃仁勳說,自己的一大優勢就是“期望值很低”
他說:“能從世界頂級大學畢業,大多數斯坦福畢業生的期望都很高…但期望值特別高的人,適應能力卻特別低。”
這是因為他們不習慣接受失敗,這在黃仁勳2011年的一次演講中就曾提到過:
“不能容忍失敗,就不會嘗試;不嘗試,就不會創新;沒有創新,就不會成功。”
(圖源:YouTube,版權屬於原作者)
而這也引出了黃仁勳所看重的成功必備特質——韌性
“一家企業品質和特性不是由聰明人主導的,它是由受苦受難的人打磨出來的。”
“韌性對於成功至關重要,我不知道如何讓你們理解,除非苦難切實發生在你身上。”
(圖源:x,版權屬於原作者)
看到這,相信許多網友的DNA都動了:
什麼?這不就是老一輩中國人最愛的“苦難教育”嗎?
這種“爹味”發言,早就讓中國孩子們耳根子磨出繭子了。
不過,不少網友在瞭解過黃仁勳創業經歷之後才發現,他所說的“苦難”,其實也不無道理…
02
歷盡苦難, 30年後終成大器
黃仁勳在演講時提到,很幸運自己能夠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多遭受挫折和痛苦的機會”。
黃仁勳1963年出生於中國臺灣,童年大部分時間在泰國度過,9 歲時隨父母來到美國,寄住在舅舅家裡。
黃仁勳與父母
(圖源:thepaper,版權屬於原作者)
在肯塔基州的寄宿學校,語言不通的黃仁勳經常受到同學的欺負。“他們當時用 ‘Ch-nks’ 這個詞來侮辱中國人”, 甚至想把他扔下橋。
黃仁勳回憶道:“那個學校更像是少年教養院,每個孩子都有刀,而同學們更是全身刺青。”
但在他看來,這些經歷反而教會了他堅強和適應環境的能力,給他未來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圖源:tatlerasia,版權屬於原作者)
在演講時,他還提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餐廳打工的經歷。
黃仁勳15歲時隨父母搬到俄勒岡州波特蘭,16歲進入俄勒岡州立大學攻讀電子專業。
暑假時他便在Denny’s快餐店裡打工洗碗,不僅成為了 “最棒的洗碗工”,還被提升為傳菜員。
這份工作教會了他謙遜和努力,黃仁勳表示:“沒有我看不上的工作,我曾經真是個洗碗工,我還洗過很多很多廁所。”
黃仁勳與妻子Lori
(圖源:thepaper,版權屬於原作者)
後來,他完成了俄勒岡州立大學的學業,又在1992年年獲得了斯坦福大學碩士學位。
畢業後,他在矽谷成為了一名晶片設計師。但他並不滿足與現狀,在30歲正式成為英偉達的CEO
黃仁勳與妻子、兒女
(圖源:thepaper,版權屬於原作者)
此後,黃仁勳的人生彷彿開了掛。
2001年,黃仁勳以5.07億美元的身價躋身《財富》雜誌“40歲以下的40位富翁”榜單,位列第12;同年入選“福布斯中國·北美華人精英TOP60”
就在上個月,身價772億美元的“AI教父”黃仁勳更是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
03
不吃無用苦,方為人上人
中國的“苦難教育”從小就教給孩子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雖然不無道理,但也不能鑽牛角尖“為吃苦而吃苦”。
所謂吃苦,應該是

順其自然、因勢利導

不是被動吃無用的苦,而是去主動吃有價值的苦。

(圖源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對於聽慣了苦難教育的中國人來說,更要避免“沒有苦難也要創造苦難”的行為。
雖然黃仁勳將吃苦看作自己成功的一大原因,但他所經歷的一切苦難也都是為他所用,透過苦難和失敗,發現問題、找到解決的方向。
(圖源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在他創業初期,黃仁勳也遇到過不少麻煩。
1996 年,英偉達因與其他晶片製造商競爭而差點破產,讓黃仁勳不得不解僱了一半以上的員工。
(圖源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但他並沒有氣餒,經歷一次次失敗後,他終於等到了Windows 95的問世,找到了正確的研發方向:
在1998年和1999年先後推出了TNT和TNT2,從此一舉佔據顯示卡晶片市場的主導地位。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裡的一段寫的非常好:
“吃苦必須有收益,犧牲必須有代價。有些人認為,人必須吃一些無意義的苦、虛擲一些年華,用這種方法來達到崇高。這種想法不僅有害,而且是有病的。”
04
神仙老闆帶隊, 英偉達員工直接“半退休”
在斯坦福的演講中,黃仁勳表示,他在公司內部非常喜歡用“痛苦和苦難(pain and suffering)”這個詞。
這是他訓練和完善英偉達這家公司企業文化的方式,是“一種快樂的調侃”。
(圖源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不過事實證明,雖然黃仁勳嘴上說著苦難,但對自己員工是真大方!

就在今年年初,媒體爆料:英偉達有半數員工去年年薪超過了超過 228,000 美元
此外,入職員工還享受RSU(一種股權激勵模式)。公司股價暴漲後,不少員工直接躺贏,進入“半退休狀態”
去年評選的“最受歡迎 CEO”,黃仁勳以 96% 的支援率位居榜首,碾壓一眾大佬。
這不妥妥的實至名歸啊!!!
畢竟能在年會上穿花襖扭秧歌撒紅包的老闆,怎麼會不香呢~
有沒有在英偉達工作的朋友呀?快來評論區留言,讓我們羨慕一波~
文字 排版 | 小學燊
圖片 | 部分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 | 小學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