狍子在這裡,從夏天吃到秋天|守望者小事報告

2024年7月~10月

 豹鄉田守望者小事報告 
7月6日,豹鄉田認養專案上線,按照專案計劃,要在10月前完成的“守望者小事”有2件:
點選可放大圖片,並可掃碼直達認養專案
截止10月31日,守望者系列“小事”收到了482人次的支援,認養經費2.84萬元。我們將這部分收入100%投入了對應“小事”的執行。那麼,來看看專案進度吧。
1
開辦新鮮食堂
開工時間:2024年5—7月
維護時間:2024年7—10月
新鮮食堂既是為老鄉開辦的,也是為野生動物開設的。
先說老鄉。豹鄉田地處山區,村裡物流不便,平均年齡66歲的全村鄉親很少吃到蔬菜,尤其是年紀最大的那些老人家,不再種菜的他們幾乎只能等待鄰居的贈予。
因此,在豹鄉田管家老齊、秀萍的幫助下,我們種植了兩片、總面積大約1.18畝的菜園。菜園的收穫,主要用於贈予村裡需要蔬菜的大家。
豹鄉田菜園,種植作物包括茄子、西紅柿、黃瓜、青椒、西葫蘆、生菜、蘿蔔等,甚至試種了一株藍莓 ©江濤
總計近20位志願者參與了送菜服務,也時常收到老鄉們回贈的禮物:新鮮的李子、杏子、小蘋果、小山楂,尤其是老杏樹今年結的果太好吃了。©貓盟
包括菜園在內,不打農藥,不用除草劑的豹鄉田,大部分種植區域都開放給野生動物自由採食,總面積大概69畝。
滑動檢視部分到訪野生動物 ©貓盟
多樣化種植保障了持久的花期,為訪花昆蟲持續提供蜜源植物;土豆、向日葵、胡麻、油菜花輪番接力 ©貓盟
已記錄的豹鄉田野生動物數量 ©貓盟
2
修建“過街通道”
開工時間:2024年6—8月
維護時間:2024年8—12月
今年初春,隨紅山共建團來豹鄉田指導生境最佳化工作的陳老溼在田那溪和鴛鴦池塘之間給我們劃了一個圈,他建議我們應該把灌叢圍起來,讓灌叢少被牛群啃食,有機會長大。
這麼做是為了造出一塊又一塊小生境斑塊。
田那溪靠著山,如果溪邊灌叢繁茂,能讓野生動物藏身其後,動物就能安心來溪邊喝水;從灌叢到鴛鴦池塘邊,原本只有一片牛啃牛踏的低矮草坪,如果灌叢能多一些,如果草能長高一點,如果靠近池塘的方向我們再堆上本傑士堆,從溪流到池塘的通路似乎就連線了起來,這樣一來,小動物從一處斑塊移動到另一處斑塊時就不用過多暴露自己。
陳老溼正在闡述“過街通道”的設想 ©鳳子
四個月後,林蛙就用上了這處“通道” ©王君
這是“過街通道”這件小事正式的起點。更早之前,大貓帶著大家討論過這塊區域適合做生境最佳化的試點,跟陳老溼在線上線下有過多次討論;我們還花了兩個月把這塊地的合同談好,租了下來。但開始商量落地方案,是在4月9日這一天。
動物喜歡有遮蔽的環境,向日葵地也可以給赤狐一些安全感
具體怎麼執行,用什麼樣的材料,圍多大的圈,怎麼爭取老鄉的支援,負責這項工作的王君姐和耀華大哥還要反覆商量和試驗,瑞萍姐也在社群幫著跟老鄉商量。池塘邊的本傑士堆是4月立刻就開工搭建的,使用的材料包括前一年留下的秸稈、石塊、枯枝等。圍欄的正式修建則是6月初開始的。
6月17日,防牛灌叢圍欄1.0版完成,負責修建工作的老鄉文兵叔與圍欄合影 ©王爍
修完“過街通道1.0”,我們請文兵叔在空曠的草坪上又圍出了一片區域,觀察本土草本植物的自然生長 ©王爍
權衡利弊後我們用網購的竹竿作為圍欄的主要材料,1.0版本主要考慮圍欄的防牛效能。後續,為了避免攔住狍子等高個的野生動物,我們又拆掉了部分橫杆——1.1版本犧牲了部分防牛效能,牛可以把腦袋伸到兩根橫杆之間,挑起圍欄。
於是,維護工作就變成了持久戰,變成了日常(可能還有讀者在貓盟直播間裡看過助播在直播中途跑去修圍欄)。在這日常中,我們見證了圍欄內的草逐漸長高,也見證了林蛙如何使用這條通道
林蛙對竹竿的利用是我們的意外之喜,提示我們這些竹竿淘汰時可以留在溪邊作為本傑士堆 ©貓盟
灌叢要長大到不怕牛啃還需要若干年。而半年下來,竹竿圍欄已多有破損,在嚴冬來臨之前,我們還會繼續修繕當前版本,同時繼續嘗試其他材料。到明年春天,我們再用今年積累的經驗新修2.0版本,希望能降低“過街通道”的維護成本。
3
修建“過冬旅館”
提前開工:2024年10—12月
前述“過街通道”的修建過程中,我們用秸稈、石塊、枯枝搭建了多個本傑士堆,相當於人工灌木叢。它們可以為動物提供躲避,也能減少地表水分蒸發,讓植物在下方發芽生長。
玉米秸稈堆成的本傑士堆,11月預計還會新增5處 ©王君
秋收開始,我們獲得了更多搭建本傑士堆的材料,玉米稈、火麻稈都很合適。於是,雖然原計劃是11月份開始在秋收後的農田上給小動物們造“過冬旅館”,但我們更早開工了。
這一工作比想象的更費時費力,也為村裡老鄉創造了用工機會,這是君姐某次割秸稈的用工公示表,單次勞務費需要大約20位守望者的支援
有些玉米秸稈用於本堆搭建,有些則用於覆蓋農田地表 ©貓盟
這項小事還將繼續,我們將在明年1月的下一期小事報告中向大家彙報“旅館”的入住情況。目前第四件小事——為明年鳥類繁殖季節“增加臥室”暫未開工,本月內會進一步論證和安排後續計劃,也請期待下一期報告。
4
額外提前開工的小事
開工時間:2024年9—10月
豹鄉田的專案初心是產出三樣產品:完整的生物多樣性、生態友好的可持續農業、農富豹肥的鄉村振興。這一目標的實現依賴於無數件小事的達成。
這些小事有的是當下努力一把就能完成,有的是需要持續開展、多年堅持的。
比如說清理豹鄉田周圍溪流邊的陳年垃圾——經過總計28人*天的努力,我們和志願者們清理出了超過60袋垃圾,用皮卡分多次運回了40公里外的縣城處理。
某次垃圾清理紀實。除了清理陳年垃圾,我們也開始試點幫助老鄉們管理新產生的垃圾。
一處河道的對比,夏天清理前VS秋天清理後 ©貓盟
還是這處河道,放大看看現在乾淨的樣子。注意左岸上紫色的裝飾旗,是更換後的華北豹旗 ©王傑
我們也完成了村裡17面獵豹裝飾旗的更換,村裡展示的終於不再是非洲的獵豹,而是就生活在豹鄉田周圍的華北豹。
村道旁裝飾上了本地豹子的照片 ©小童
希望這些小小的努力,能讓社群居民更關心自己生活的環境。如無關心,社群保護、生物多樣性都無從談起。
以上就是我們7月~10月期主要跟大家同步的“守望者小事”進度,黃色邊框是本年度已經全部完成的,灰色邊框是今年還需繼續推進的。這期間我們還開展了其他一些小事行動,例如給野生動物增加飲水點,我們會留到下一期小事報告中再來彙報。
因為第四件小事“增加臥室”還未開工,我們尚未開放新“守望者小事”的認養。但是,從上面額外新增的小事也可以看出,我們也不會幹等著認養,能先做的事情自然會先做起來,很多事情現在開頭,還要持續到明年、後年呢。
顯然,這些小事的執行經費光靠當前“守望者”專案的收入的支援還遠遠不夠。實際執行經費還得到了認養豹鄉田“共建人”專案的支援,以及月捐人帶豹回家專項基金的支援,感謝大家幫助我們開展對華北豹友好的豹鄉田專案。

掃碼詳細瞭解專案,還可以看到更多計劃中的小事
歡迎點選標籤#豹鄉田,瞭解這個專案的初心和更多進展,也歡迎點選閱讀原文,支援豹鄉田認養。共建人會獲得專屬信物、證書,而守望者則會獲得所支援“小事”的專屬勳章:
猜猜它們分別對應哪件小事?
後天(7日)中午,我們還將開展又一件小事——豹鄉田的首次豐收宴。我們邀請了全村老鄉一起慶祝整年的辛勞和收穫,一起聊聊豹鄉田合作社未來要做的更多大事小事,還將在午餐後馬上直播,帶認養人們“雲”出席本次村宴。別忘了點選下方預約按鈕,先把直播預約上,錯過也能看回放:
-End-

成為月捐人就能支援帶豹回家專項基金
貓盟與你共守中國荒野

長按二維碼關注貓盟,記得給我們標🌟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