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傳國內英語教材要改版?我趕緊開啟剛收到的一整箱教材,發現竟然也改版啦!

作者: 小媛老師
關於作者:
美國矽谷公立小學老師
美國雙語教育學碩士
分享美式教育經驗談
座標加州,10年教學經驗
最近網上有條關於“英語教材即將改版”的新聞火了!很多博主都在發影片,“官宣”這一新聞。
於是秉承著獨立思考的精神,我立即展開了一番調查和研究,查詢了各大官方平臺的新聞,但是並沒有看到關於教材改版的官方報道
但轉念一想,新課標改版已經過去近兩年,再加上去年難上天際的英語高考,似乎“教材改版”是勢在必行,至少也在醞釀之中。
即使教材要改,但是從修訂到落地,再到教師的培訓和各個學校的全面實施,裡面有著很長的時間差,可能一等就要幾年時間,但是孩子的語言學習黃金期就在小時候,我們該如何規劃呢?
這讓我想到美國小學的教材改革我教書這10年來,也經歷了幾套教材的更迭。從我剛開始教書時學校使用的Open Court,到後來轉換成Lucy Calkins的Reader Writer Workshop,再到我去到新學校後,使用的Benchmark,就這10年我經歷了3套教材的改革。

除了上面這幾套,美國小學還有幾套教材使用很廣泛,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Wonders, Journey等等。

我還曾在網上找到一個美國加州各個學區的教材使用資料,供大家參考。

我身邊很多當老師的朋友也都經歷過好幾套教材的更迭。看到這兒您可能要問了:這麼頻繁的教材變更,老師能適應地過來嗎?
悄悄告訴大家:美國老師都不是按照教材來教書的。這和我們從小在國內接受的教育很不同,我記得小時候我們上英語課是一課課學的,從Lesson 1到Lesson 2,老師恨不得把整個教材揉碎了餵給學生吃。這個比喻有點誇張,但是老師幾乎不會放過教材上的任何一個知識點。
但是美國老師卻不同,老師們通常是淺嘗輒止地教教材,選取有用的材料來服務於自己的教學。
為什麼老師不是一課課按照教材上課呢?我覺得有兩點原因。
首先,美國的教材實在太龐大了!舉個例子我上個學校用到的Benchmark英文教材,我收到的教師用書就有整整一大箱,而且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整套教材有教師用書:
有上課用的解碼書:
有Mentor Text 範文:

有學生的分級讀物:

有Readers Theater戲劇表演讀物:
還有測評手冊:
這麼多的材料,老師不可能上課全部都能覆蓋到,而且這只是英文教材,別忘了還有數學、科學、社會學、美術、體育等諸多學科,老師不可能上課都教到。
另外,美國老師教學的指導標準不是教材,而是教學的大綱,也就是美國的通用課程標準Common Core Standard。
每年開學的第一週,同年級的老師就會坐在一起,制定這一整年的教學安排。大家不是看著教材一課課去安排,而是依照教學大綱,規劃每月的教學安排。
還有些學校的校長會要求老師每天在白板上寫下今天教學的內容,符合哪項課程的標準。
所以教材再怎麼改版,老師並不會慌張,因為只要按照課程大綱去教,每個教學的點涉及到,就不會錯!
同樣對於咱們國內的英語教學,無論教材改不改,怎麼改,新課標的要求在那裡,考試的難度也在那裡,只要以“課標”為本,英語的學習規劃就不會錯!

所以我又重新研讀了一下2022年版的新課標,就像我會逐條分析美國小學的課標一樣,我一條條做筆記,為大家梳理出課標指揮棒下,英語學習的幾個方向。

1. 詞彙量要求的提升。
首先就是詞彙量的提升,新課標對於中考詞彙量的要求從之前的1500個上升為要掌握2000個的核心詞彙

2000個詞彙量意味著什麼?基本上達到章節書的閱讀水平就是大概2000個詞彙量的要求,這裡的閱讀指的是能流利閱讀而且100%理解章節書的內容。

除了有核心詞彙,還有課外的閱讀量

,新課標給出了明確的要求。

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量4000~5000詞:
初中畢業的課外閱讀量要達到15萬字:
大家看,從小學到初中,課外閱讀量提升了整整30倍!如果孩子的英語底子不好,將很難適應中學階段的大量閱讀要求。
加上到了中學之後孩子的整體學習壓力會增加,所以從小的大量英文閱讀是每個孩子英語逆襲的關鍵呀!
2. 對聽力能力的重視
新課標還特別重視孩子的聽力能力養成,其中提到課外試聽活動每週不少於30分鐘,而且這條要求貫穿整個小學和初中階段。
所以我們的英文學習不能只是死記硬背了,背單詞、背課文,而是要真正能聽懂英語,當孩子的聽力能力提升了,口語能力也能被拉昇。
因為口語表達一定是建立在大量聽的基礎之上的。
3. 注重閱讀策略和技巧
經常讀公號文章的朋友,相信對於閱讀策略和技巧早就不陌生了,我曾在文章中無數次提到過。
能熟練運用閱讀策略和技巧,才是孩子閱讀能力的體現。
這方面的訓練在美國小學也特別重視,幾乎貫穿著每一節的閱讀課。
美國老師上課時會繪製各種各樣的教學海報,教授不同的閱讀方法。
比如透過做pizza的方法,找到文章的主旨。具體怎麼做呢?首先我先讀一下這個段落的標題,然後找到這個段落的關鍵詞,尤其是那些反覆出現的詞彙。然後觀察圖片,最後讀一讀這個段落的第一句和最後一句話。

有了這樣的方法,小朋友就能更好地定位段落的主旨大意了。

上面給大家的這是一個小小的例子,精讀訓練是需要反覆大量練習的,而且要在不同的文體中訓練,因為不同文體的文章有著不同的精讀訓練的重點
比如,故事類Fiction的文章更注重對情節的把握,比如學習如何做預測,分析主人公的特點,在腦海中呈現畫面visualize等等。
而非虛構類non fiction的文章更加註重對文章整體結構和文體特徵(text features)的把握。
比如在閱讀科普文的時候,學生能迅速定位文章中的那些粗體字、找到重複的單詞、同義詞、包括髮現一致的標題等等,透過這些資訊我們來提煉文章的主旨大意。
所以你看,都是精讀,但是故事類和科普類有著不同的側重,而且老師一定要會引導,才能更好地激發孩子的閱讀思考,就像健身一樣,閱讀的思考能力也是要在不斷訓練中反覆加強的,好比一種肌肉的記憶。
4. 對寫作能力的要求提升
這些年的高考題,基本都是圍繞著書寫寫作的形式。但是2022年版的新課標對寫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我提煉出幾條:

比如要能根據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獨立起草、完成修改和編輯。

這是寫作的基本流程

,小朋友需要從小去鍛鍊。之前的文章也多次跟大家分享美國的“寫作流程”的教學,包括這幾個步驟:頭腦風暴、草稿、編輯、修改和發表。

另外,新課標還特別強調了對於不同文體的寫作
比如能用書面語篇描述和介紹身邊的人和事物,這是記敘文說明文的寫作。
寫作來表達情感、觀點和態度,這是觀點性的作文opinion writing。
還有注重書面表達中的連線詞和邏輯關係,這是寫作結構的考察。
做個大膽的預測,以後的考試對於作文的要求將越來越高,不僅要考察寫作結構和邏輯,學生還要能熟練書寫不同的文體,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書信寫作,這些都需要長期的系統寫作訓練,而不是臨時抱佛腳背範文就能搞定的。
在新課標改革,教材改革的大趨勢下,我們到底如何從小給孩子做好英文學習的準備呢?具體的實操方法,大家可以預約直播來我直播間聽。
這裡我給大家總結幾點有效的方法,各個家庭可以提前佈局,從小給孩子做好規劃!
首先,一定要重視閱讀!
這是語言學習的重中之重。透過閱讀既能擴充孩子的詞彙量,融入自然拼讀的學習,同時還能讓孩子透過閱讀來真正使用英文,瞭解世界,探索資訊。
新課標中有一條我印象很深:在學習英文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並且注重與現實世界的結合
所以我們一定要從小堅持閱讀,並且要特別注重精讀,因為透過精讀的訓練可以讓孩子提升自己的閱讀思維,透過閱讀來了解世界,這是與現實世界的結合。
除此之外,學科英語也變得非常有益,用英文來學美術、學科學、學情商培養,這些都是語言能力提升的核心。
其次,一定要重視聽說訓練。
我們小時候學英文基本都是跟著錄音帶聽課文,但是現在的學習資源實在太豐富了,兒歌、動畫、繪本,一籮筐的學習資源。
比如我之前給大家推薦的SSS兒歌就是非常好的零基礎磨耳朵材料。如果孩子有基礎,還可以選擇小豬佩奇,Big Muzzy這樣的英文動畫來看。
其實,還有一個很有效的磨耳朵方式,就是聽分級為什麼用分級讀物作為聽力材料呢?因為分級讀物中的語言難度是螺旋式上升的,而且很多分級句式重複,非常適合小朋友一步步建立自己的聽力能力。
口語怎麼練?這裡給大家提供2個在家能操作的方法。一個就是動畫配音

,這裡牆裂推薦使用English Singsing,一部神級口語動畫片。

讓孩子先觀看動畫,然後跟著無聲帶字幕版,進行動畫的配音。

另外就是來做故事的複述,透過複述訓練

,孩子不僅能理清故事的發展脈絡,鍛鍊到自己的閱讀思維,還能同時練習口語的表達。

最後總結一下啊,無論教材怎麼改,什麼時候改,都會圍繞著新課標來進行。透過新課標的變化,我們也能看到國家篩選人才的方向: 越來越重視語言的能力,培養出有能力、有情商、有探索能力的人才!
🌈 對啦,本週四我有一場英語啟蒙方法和底層邏輯的直播,跟大家聊一聊科學高效英語啟蒙的方法,以及小學畢業達到英文高考水平的全線路規劃歡迎大家預約收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