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據僑報報道,日前兩名湖南籍男子在皇后區麥斯佩斯(Maspeth)一家KTV疑因吸毒過量離世引發關注,相關閱讀:

近日,又有一名受害者的母親表示,其子陳先生(化名)也於今年4月在同一KTV中身亡。
百日祭當天,陳母前往墓地悼念愛子,歸途中打電話給記者,哽咽著表示,依福建習俗,子女入土時父母不能送行,加上兒子的死因令她難以啟齒,至今仍未告知鄉鄰,"我想如果他們能及時報警,我兒子也許還活著。"
今年4月2日,45歲閩籍男子陳先生在麥斯佩斯的同一家KTV疑因吸毒過量身亡。
據陳母提供的影片顯示,事發時陳先生已完全失去意識,現場並無緊急醫療介入,由數人抬出夜店,最終不治身亡。
陳先生身後留下妻子與三個未成年孩子,家庭頓時陷入困境。此事件再次引發社群對毒品過量致死問題的嚴重擔憂。

社群人士羅先生(化名)稱,現在很多夜店內混用K粉、酒精等興奮劑, 一不當心就可能導致中青年猝死。
當問題發生後,夜店往往因擔心法律責任,不願第一時間撥打911,有朋友的就由朋友送醫院,沒人送的就被丟上街。他指出,華裔社群表面繁華,實則治安問題堪憂。
根據紐約市衛生部門資料顯示,2024年超2000起藥物過量死亡,平均每四小時有一人喪命。市府表示,死亡人數減少約三成,歸功於擴大納洛酮(Narcan)發放、藥物治療和安全注射場所建設等措施。

紐約市警察局將應對吸毒過量的解毒針劑“鴉片類拮抗劑”(opioid antagonist,即納洛酮)配發給一線警員隨身佩戴,並培訓他們使用,透過注射或鼻腔噴霧逆轉過量情況。
該專案於2014 年啟動,得到了州檢察長資金支援,使近兩萬名警員攜帶納洛酮套件,每套含噴霧或注射劑,可在數分鐘內恢復受害者呼吸。

研究顯示,經過合格訓練的執法人員能識別過量症狀並及時干預,並在現場成為第一響應者,配合 EMS 和消防共同應對吸毒過量事件,有效拯救數千生命。
一位律師表示,事發時及時報警尋求專業救助非常重要。當然,僅靠警方和政府的努力遠遠不夠,社群教育與公眾認知同樣關鍵,唯有共同應對,方能減少下一位“陳先生”的悲劇。
點選關注影片號

更多精彩新聞
感謝閱讀,大家的支援是小編不懈的動力!
喜歡請點選右下角的“贊”和“在看”,
這樣就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推文訊息啦!
往期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