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個大事件,回顧微信“不再剋制”的2024

⭐️歡迎關注預約“新榜和ta的朋友”系列直播
2024年,微信仍是國民社交的主陣地。
背靠國民量級的使用者規模,和強有力的熟人關係網,微信從不缺內容觀點碰撞,也孕育了一個又一個商業機會的誕生。
近期,新榜編輯部就2024年微信內容趨勢與功能改版兩個維度進行系列覆盤。本文為第2篇,分析在過去一年內,微信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大事件,又對創作者帶來哪些影響。
P.S 也歡迎關注我們對微信內容趨勢的第1覆盤:微信2024覆盤:百萬粉影片號數量翻倍,日產超324篇公眾號原創10萬+
2024年,你最關注的微信大事件是什麼?
對於公眾號創作者,答案或許是文章終於支援修改標題;對於商家來說,許是“送禮物”功能上新;對於使用者來說,或許是朋友圈刷到了live圖。
過去一年,我們注意到:影片號在本地生活和短劇賽道的發力投入,“內容助推”等功能上新給予公眾號內容更多流量扶持,更名後的“微信小店”有望成為微信最新紅利……
整體來看,微信一改“剋制”本色,無論是承載內容生態的公眾號、影片號,還是電商方面的微信小店,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迭代升級,吸引全網關注。
據公開資料,新榜編輯部梳理了2024年(2024.1.1-12.31)微信大事件,並與多位從業者對話,進一步瞭解微信一系列更新動作對創作者、商家和使用者都有哪些影響。
25個大事件回顧微信2024:
公眾號支援修改標題,影片號進軍本地生活
回顧2024,微信更新動作頻頻。
據新榜不完全統計,2024全年,至少有25個值得關注的微信大事件,涵蓋了公眾號、影片號、朋友圈、微信小店等多方面。
作為公認的高質量圖文平臺,微信公眾號在功能修改上一向謹慎,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能引發從業者的討論,被冠上“重磅”的名號。
過去一年,最令創作者喜大普奔的,是微信公眾號終於能夠修改標題了。
2024年7月,微信發訊息稱支援修改標題,每篇可改3個字。公眾號創作者“AI藍媒匯”主編魏曉表示,此前微信公眾號的容錯率低,而自媒體本身缺乏足夠的人力稽核,難以避免犯錯,標題出錯後,除了刪除幾乎沒有第二條路,修改標題功能上線後,對創作者更友好。
不久後,公眾號又給了創作者一粒“後悔藥”,支援修改封面圖。如今,微信公眾號內容釋出後,支援同時修改封面、標題、影片、圖片和正文,但每篇文章只能修改一次,創作者們只能且用且珍惜。
對創作者來說,最實用的新功能莫過於“AI配圖”。2024年底,微信公眾號上線了AI配圖功能,在公眾號後臺可一鍵生成圖片,簡直是找圖困難戶的福音。
不過,一個無法忽略的事實是,在短影片的衝擊下,公眾號圖文內容的點選率在變低。據“字母榜”報道,多位公眾號創作者直言最近文章開啟率只有1%,而在2017年這一資料曾高達10%。
基於此,微信公眾號頻頻試水新功能,給予創作者更多的流量入口,如灰測“內容助推”,上線“聽一聽”等,試圖盤活圖文內容生態。
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相比於微信公眾號,影片號的動作調整更加繁雜,其中既包括了開闢短劇、本地生活領域的新業務,也進行了一系列規則調整,釋放利好商家的訊號。
首先是影片號在本地生活業務上的發力。
2024年4月,影片號釋出本地生活商家入駐政策,被外界看成是影片號正式進軍本地生活。
不過,據Tech星球報道,開放本地生活商家入駐政策後,影片號並未在本地生活業務做過多人力物力上的投入,在內部的優先順序也不算高。
即便如此,但影片號強私域屬性帶來的高復購、高粘性等特徵,仍讓不少商家形成影片號仍是一片藍海的共識,紛紛去影片號尋求新紅利。
其次是影片號在熱門賽道短劇方面的投入。
2024年3月,影片號內測付費豎屏短劇掛載,使用者在影片號刷到短劇後可跳轉到小程式付費觀看。
不僅如此,影片號還效仿拼多多,開始測試付費短劇的拼團模式,允許微信使用者邀請好友用更優惠的價格拼團購買短劇觀看。
可見,影片號自然不想錯過這一風口想要藉助微信的流量優勢下場分一杯羹。
此外,影片號還進行了不少功能上新和規則調整,完善平臺基礎建設的同時加快了直播電商的步伐。
其中,在商家側關注度最高的事件便是影片號上線帶貨小時榜。榜單分為總榜、品牌榜和行業榜,根據熱力值排名,相當於為商家提供了更多曝光和公域流量入口。隨後,影片號進一步放寬商家和達人帶貨的粉絲要求,取消對商家帶貨的粉絲要求,對達人帶貨的粉絲數要求從1000降低到了100。
種種調整已初見成效,最終反映在財報的資料增長中。
騰訊2024第三季度財報中,將“網路廣告”更名為“營銷服務”,得益於廣告主對影片號、小程式及微信搜一搜廣告庫存的強勁需求,以及巴黎奧運會相關品牌廣告的較小幅度貢獻,在面對挑戰的情況下,營銷服務收入仍實現同比增長17%達 299.93 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第三季度財報業績會中提到,影片號對於廣告的貢獻明顯,廣告收入增幅達到60%。
GMV增長近2倍,微信小店站上新C位
2025年,微信的新紅利或許就藏在改版動作最大的微信小店中。
作為首個能在微信全域流轉的原子交易元件,微信小店貫穿影片號、公眾號、小程式、社群等多個公私域場景。無論是內容創作者,還是電商從業者,都無法忽視微信小店的重要性。
微信小店服務商“第一時間”創始人夏恆表示,隨著微信小店的升級,進一步打通與公眾號、影片號的銜接。只要創作者有意願,幾乎就可以在微信生態內做到“全民帶貨”,吸引了更多達人、品牌、服務商的加入,讓微信電商生態更為多元化。
在這樣的背景下,微信小店的成長速度不容小覷。
據2025年1月微信公開課現場流出的資料,2024年微信小店帶貨規模高速增長,GMV規模是2023年的1.92倍,訂單數量是2.25倍。
圖片來源:騰訊廣告
好風憑藉力,“送禮物”功能就是送微信小店更上一層樓的那陣風,使用者可以在微信小店購買商品後直接送給好友。
2025年1月13日,騰訊2024年度員工大會上,馬化騰對微信小店送禮物功能予以認可,“未來期待更多的‘藍包’(即微信小店的送禮物功能,主色調為藍色)和新的創意”。
值得一提的是,繼上個月的灰度測試之後,近期微信已正式將“禮物”功能新增到微信個人聊天介面,與紅包功能並列,有業內人士稱之為“拿下微信超級流量入口”。
在此期間,陸續有品牌抓住了微信小店送禮物功能的紅利。
比如瑞幸即享咖啡專門為送禮功能推出的19.9元套裝,截至目前銷量達5.8萬,居於店鋪第一。另據東方甄選官方透露,僅1月20日,其微信店鋪銷售額超100萬元,其中80%的銷售額來自送禮功能。
也有從業者發掘了送禮物功能的新玩法,比如間接獲得品牌曝光。
“小聲比比”主理人梓泉發現,“選禮物”頁面是根據演算法推薦的,最先展示的便是“朋友送過”,類似於公眾號有“朋友在看”,影片號有“朋友點贊”,充分發揮了熟人社交網的價值。
在此基礎上,他提出設想:“如果我是美妝、數碼類的品牌商家,我透過送禮功能給客戶或KOL寄出樣品,那麼我的微信好友在相應頁面,有可能會被推薦到我的產品,從而獲得品牌曝光。
新榜編輯部發現,該頁面除了“朋友送過”的個性化推薦之外,也包括“關注賬號的店”,公眾號、影片號均囊括在內。這意味著,公眾號、影片號渠道的中小帶貨者們在微信小店選禮物頁面的曝光量與品牌商家相近,相當於站在同一起跑線,有利於更多中小帶貨者挖掘商機。
得益於熟人社交背景,微信小店送禮物功能間接疊加了信任背書。
夏恆認為,送禮物功能可以帶動新使用者對微信電商的體驗和認可,“留下一個好印象”。但也有從業者認為,送禮物屬於提供情緒價值的場景,存在價格虛高的資訊差問題,梓泉就以菸酒茶、海參燕窩陳皮等高單價非標品舉例,說明平臺需要設立更嚴格的相應類目准入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抖音、淘寶、美團都推出了“送禮物”功能,欲有向微信看齊的趨勢。向來以佛系著稱的微信,這一次已然走在了電商行業前列。隨著春節假期的臨近,熟人社交迎來高峰時刻,微信也有望透過送禮物功能,復刻曾經微信紅包的成功案例。

作為一款接入幾乎全部中國人的App,微信任何一個小小的改動都有可能登上熱搜。
無論是顯性的功能改版,還是隱性的流量分發機制變化和業務重心調整,微信始終處於國民使用者關注的中心層。
也因此,使用者體驗一直都是微信所關注的重點。
“晚點LatePost”在《騰訊重做電商,以微信的方式》一文中提到,“微信至今做的所有產品,都不太依賴人力運營,而靠設立合理規則、從使用者體驗上引導使用者行為,讓使用者自發參與,形成社群”。
就像張小龍在2019年微信之夜公開笑談過的:“在中國,每天都有五億人在說我們做的不好,每天還有一億人想教我怎麼樣做產品。”
回顧2024全年,微信雖開啟小步快跑的加速度,但相比其他內容平臺,整體動作仍算不上大開大合。隨著微信小店擔負起騰訊重做電商的希望,微信接下來是否有更進一步的加速動作,答案將留到2025去回答。
作者 | 曉雅 小八
編輯 | 松露
• 作為資料驅動的網際網路內容科技公司,新榜提供新媒體內容營銷和企業服務系列產品,助力中國企業數字化內容資產獲取與管理,服務於內容產業,以內容服務產業。
• 我們的客戶既包括騰訊、字節跳動、阿里巴巴、中國平安、比亞迪、京東、通威、貝殼、寶潔、歐萊雅、聯合利華、雅詩蘭黛、迪士尼等頭部品牌,也包括正在蓬勃成長的中小企業、新興品牌和MCN機構。面向企業的內容化組織建設,新榜提供從公域流量募集分發到私域內容運營建設的各項所需。
• “新媒體,找新榜”是我們的使命。憑藉全面穩定的新媒體內容資料產品和企業服務能力,新榜被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上海數字廣告領軍企業,曾榮獲“全國內容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 、“上海文化企業十佳”、“中國廣告新媒體貢獻年度大獎”等稱號,擁有多個傳播評估監測專利。瀏覽器搜尋新榜官網,獲取更多新媒體動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