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預約“新榜和ta的朋友”系列直播
2024年,微信仍是國民社交的主陣地。 背靠國民量級的使用者規模,和強有力的熟人關係網,微信從不缺內容觀點碰撞,也孕育了一個又一個商業機會的誕生。 近期,新榜編輯部就2024年微信內容趨勢與功能改版兩個維度進行系列覆盤。本文為第1篇,分析在過去一年內,微信影片號與公眾號領域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內容趨勢。
最近,微信公眾號釋出了2024年度創作回顧。
新榜編輯部循跡而去,重溫了這一整年的創作之路:2024年一共發表了779篇內容,收穫1288.8萬次閱讀。

不少創作者也分享起自己在公眾號寫寫刪刪的這一年,有人篤定“碼字是一門手藝,保持敬畏”,也有人驚歎,“即便是一位小小的創作者,也收穫了很多‘被看見’”。
時至今日,公眾號仍是圖文創作者重要的內容平臺,其10萬+爆款文章數量也在2024年呈現出上升態勢。
據新榜日常監測的百萬級公眾號樣本庫,2024年公眾號累計產出超4.44億篇文章,有30.78萬篇閱讀量達到10萬+,相比2023年高於5.33萬篇。
同處於微信生態中的影片號,也在2024年實現了頭部賬號數量的2-3倍增長。
據影片號互選平臺公開顯示的賬號資料(不包括未入駐賬號),截至2025年1月10日,影片號至少有1288個賬號粉絲量超過100萬,相比2023年增長2.6倍;有44個賬號粉絲量超過500萬,相比2023年增長近3倍。
影片號與公眾號兩架內容馬車,在微信生態內齊頭並進。
細分來看,2024全年(2024.1.1-12.31)影片號和公眾號出現了哪些值得關注的頭部賬號?產出了哪些爆款作品?又出現了哪些新的內容趨勢?結合新榜旗下多平臺資料工具,我們進行了以下覆盤。

1288個賬號粉絲超百萬,
影片號原生達人缺位
目前,影片號仍是唯一一個不公開粉絲量的短影片平臺。我們根據影片號互選平臺公開顯示的賬號資料(不包括入駐賬號),重點整理了影片號中粉絲量超過百萬和500萬的賬號數量。
互選平臺顯示,截至2025年1月10日,影片號至少有1288個賬號粉絲量超過100萬,有44個賬號粉絲量超過500萬。
而在新榜編輯部2023年影片號的覆盤中,粉絲量超過100萬的影片號至少有500個,粉絲量超過500萬的影片號有15個。
相當於在1年左右的時間,百分粉級別的影片號規模增長達2.6倍,500萬級別的影片號規模增長近3倍。
在44個粉絲量超過500萬的賬號中,以“大象新聞”“新華社”等為代表的新聞民生賬號數量最多,共有15個。

背靠13億月活使用者,微信儼然是一款國民量級的App,與國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新聞民生類賬號自然也就佔據了影片號的C位。
新聞民生類賬號同樣是影片號的“產糧大戶”。透過統計2024年影片號發稿量TOP 10的日更賬號,我們發現新聞民生類賬號發稿最勤奮,源源不斷為影片號提供內容。

據新視不完全統計,2024全年,上海廣播電視臺官方賬號“看看新聞Knews”,共釋出了2.9萬條影片,位列第一,相當於一天釋出79條影片。
從賬號內容來看,“看看新聞Knews”等新聞民生賬號聚焦時事熱點,內容以國內外新聞為主,比如巴黎奧運會、美國大選等,產生了多條10萬+作品。
2024年影片號發稿量第二的是母嬰類,“一隻小妤寶”和“曼妮的一家”釋出影片的數量都超過2萬。他們將鏡頭對準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哄娃睡覺,還是家庭出遊逛動物園,都事無鉅細地展示在影片中,持續更新。
與此同時,今年的影片號生態也湧現出了不少黑馬賬號。
在粉絲量超過500萬影片號賬號中,我們根據近10條影片平均播放量排序,篩選出部分熱門賬號。

在這部分熱門賬號中,既包括了“小糖糖女士”“意公子”“豪哥哥-魔性改歌”這種去年就曾上榜的“老面孔”,也有“宋閒”“臥龍-新商業流量軍師”這種首次上榜的黑馬賬號。
其中,“臥龍-新商業流量軍師”尤其受影片號使用者歡迎。他在抖音、快手也有同名賬號,但粉絲量均不到300萬,而在影片號的粉絲量超過了500萬。他將目光放在如何做生意上,日常拍攝店鋪選址、銷售引流等商業話題影片,接地氣的影片內容為他吸引了一波忠實的粉絲。

值得注意的是,除“臥龍-新商業流量軍師”外,其他幾位上榜的創作者在快手、抖音等平臺的粉絲量基本接近或超過500萬,甚至超千萬。
目前來看,影片號的頭部賬號中,尚未出現大量原生達人,更多是在全平臺分發內容,並都積累了一定的粉絲量。
從爆款作品來看,影片號與大多數短影片平臺相似,泛生活化作品佔大頭。
根據新視資料不完全統計,2024全年至少有311條影片號作品點贊、評論、轉發量均超過10萬。這其中,生活類作品遙遙領先,佔比31%,其次是民生、人文社科、劇情等。

在生活類作品中,既有“狂飆兄弟”連雲港打假、巴黎奧運會等全網熱議的內容,也有由AI生成的雙胞胎龍寶寶等給人以新鮮感的內容。
與去年相比,在熱門作品型別中,情感類內容的佔比減少為5%,而去年這一資料為15%,反而是劇情類內容由1%增加至6%,大多以照顧父母、子女教育的內容為主。
比如在劇情類作品中,2024年5月7日,“阿龍生活故事小號”釋出了一條單親媽媽帶孩子的影片,點贊、評論、轉發量均超過10萬,在評論區引起了網友們的共鳴。

日產超324篇原創10萬+,
AI、非虛構類公眾號嶄露頭角
2024年的公眾號主們,依舊筆耕不輟。
據新榜日常監測的百萬級微信公眾號樣本庫,2024年公眾號累計產出超4.44億篇文章,相當於每天產出超121.4萬篇文章。
宣告原創,不僅能讓創作者獲得微信的著作權保護,更有可能得到平臺推薦。2024年,有超過5694.58萬篇文章宣告原創,佔比超12.81%。
10萬+閱讀,是衡量公眾號爆款的重要依據。2024年,每1萬篇公眾號文章中,就會出現7篇10萬+,全年有超過30.78萬篇文章斬獲10萬+閱讀(基於發文三天內的閱讀數),比2023年高出5.33萬篇。
綜合原創和閱讀量兩個維度,2024年公眾號日產超324篇原創10萬+,全年有11.87萬篇原創文章獲得10萬+,比2023年高出3.9萬篇。

更多10萬+的湧現,與微信公眾號的流量推薦機制存在一定關係。
在公眾號後臺的閱讀渠道分析中,“推薦”獨佔一欄,如果文章進入推薦池,便有機會獲得更多來自搜一搜或看一看的公域流量。以新榜公眾號為例,2024全年,來自推薦流量的總閱讀次數佔59.2%,高於公眾號訊息、聊天會話等其他渠道。
但目前來看,如何獲得推薦流量仍是“黑盒模式”,間接讓新人創作者與頭部公眾號主站在了同一起跑線。
“小聲比比”主理人梓泉表示,以前只要選題夠快夠熱,能不能成為10萬+爆款幾乎能被預測到,但現在基於微信推薦演算法,更多預測之外的小眾內容也有機會成為爆款,“如果所有的流量規律都被我們這些老手摸清楚了,新人怎麼能起來?”他也觀察到,今年有不少新人公眾號屢出爆款。
即便在微信推薦機制的影響下,獲得10萬+的機率高於去年,但放眼2024全年公眾號總產出,原創10萬+文章仍是鳳毛麟角的存在,佔比不到0.03%。
在這其中,不乏一些新面孔殺出重圍,勢頭正猛的AI類公眾號便是其中之一。
2024年2月,Open AI推出文生影片大模型Sora,引發業內熱議。公眾號“數字生命卡茲克”快速發文,感嘆AI在影片生成領域的強大,獲得10萬+閱讀和轉發,高於日常1-3萬的閱讀量。
此外,反映社會議題的非虛構類公眾號也在2024年頗受關注,微信仍然是討論傳播深度文字內容的關鍵渠道。
以非虛構報道為主的“正面連線”釋出的《從家中偷走一個11歲女孩》為例,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未成年性侵案件,也引發了案件背後的未成年保護、家庭、教育、女性安全等議題的討論,閱讀和轉發均達10萬+。

AI、非虛構嶄露頭角之外,2024年公眾號的基本盤仍被時事新聞與情感文化兩大類壟斷。
在看數TOP5000的原創10萬+文章中,時事、文化類公眾號跟往年一樣,佔據“絕對領域”。
時事類賬號“有理兒有面”“洞見”“佔豪”“遠方青木”已經連續3年坐穩原創10萬+篇數前四的位置,聚焦中美關係、俄烏問題等時事新聞。文化類賬號“十點讀書”“夜聽”也登上榜單,討論社會情緒、兩性情感等話題,受眾面廣泛,更易出現10萬+爆款。

追熱點,依然是公眾號主拿下10萬+的致勝法門,圖文具備更快的響應速度和完整性。
譬如“果殼”不顧時差影響,連夜追更,盤點《巴黎奧運會開幕式的28個看點:有種不顧觀眾死活的美》;“我要WhatYouNeed”在延遲退休訊息一齣,直接《笑死,提前規劃好65歲上班生活了》。
縱觀2024年微信內容生態,不管是影片號還是公眾號,頭部賬號的佈局大多已經穩定,但還是有一些亮眼黑馬殺出,如影片號“臥龍-新商業流量軍師”和公眾號“數字生命卡茲克”,分別與實體經濟和AI火熱的社會話題相關,意味著微信內容創作者們仍有新機遇。
與此同時,微信生態也有意扶持新人。
在2025年微信公開課中,影片號團隊就提到,目前對於新人創作者和偏UGC的普通人創作者,影片號給到的流量傾斜和扶持力度要遠大於其他平臺。
如此看來,微信內容創作者們依然不乏可以講述的新故事。如若再結合微信功能改版動作來看,又對微信生態產生了哪些影響,我們將在下週釋出的微信2024年終覆盤第二篇中詳盡分析,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作者 | 小八 曉雅
編輯 | 松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