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億,國家級AI基金登場

國家隊。
作者 I 吳瓊
報道 I 投資界-解碼LP
投資界-解碼LP獲悉,上週深圳一場座談會上,工信部規劃司副司長、國家人工智慧基金籌備組副組長張建華在會上透露國家人工智慧基金最新進展——
基金存續期13年,將圍繞人工智慧全產業鏈開展投資佈局,覆蓋算力、演算法、資料和賦能應用等各環節。同時,具身智慧也是其高度重視的方向。
成立於今年1月,國家人工智慧基金總規模600.6億元人民幣,由國家大基金三期牽頭設立,如今將展開投資工作。
600億超級AI基金
開始投資
時間回到今年1月,為推動我國人工智慧產業高質量發展,由工信部、財政部牽頭正式設立國家人工智慧產業投資基金,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的原則,透過股權投資的方式服務國家戰略。
據企查查顯示,該基金總規模600.6億元人民幣,落戶上海徐彙區。穿透下來,國家人工智慧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公司)背後站著兩大重磅出資方——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家大基金三期”),以及國智投(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國智投”)。
外界對國家大基金三期並不陌生。成立於去年5月,國家大基金三期財政部、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國有六大銀行、亦莊國投等19位股東共同持股,註冊資本高達3440億元,高於其一期和二期規模總和,是國內史上規模最大的半導體投資基金。
彼時多家股東公告顯示,國家大基金三期將面向半導體全產業鏈展開投資,旨在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半導體產業的多渠道融資支援。同時業內分析,伴隨著近兩年 AI 技術迅速崛起,與之密切相關的AI相關晶片、算力晶片、儲存晶片(HBM 晶片)等 AI 驅動迭代關鍵領域也將成為大基金三期新的投資重點。
隨後國家大基金三期接連出手,與華芯投資、國投創業(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參與設立了華芯鼎新基金和國投集新基金,分別認繳出資931億元、711億元。隨著此次出手,國家大基金三期三次出資總額達到了2240億元,對AI領域的參與度進一步提升。
而國智投私募,剛剛於去年12月完成中基協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註冊地為上海。其公司股東包括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實控的上海國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背後站著上海國資委;中國誠通旗下的誠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上海臨港集團旗下基金管理平臺上海臨港科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三者分別持股50%、40%、10%。至此,眾多國資力量集結,一支國家級AI基金誕生。
直至近日,以“具身智慧 生態賦能——共塑未來產業新圖景”為主題的具身智慧產業化發展座談會在深交所舉行,工信部規劃司副司長、國家人工智慧基金籌備組副組長張建華在會上透露國家人工智慧最新進展:
具身智慧被視為AI落地的重要場景,無疑是眼下最火爆的賽道之一。張建華表示,國家人工智慧基金高度重視具身智慧,正密切關注其前沿新技術、新產品和產業化、商業化進展,將結合產業發展態勢和市場融資需求,開展投資佈局。
“可以說,國家人工智慧基金既有產業投資屬性,也有一定創業投資屬性”。張建華提到,未來,國家人工智慧基金將在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的監督指導下,用好有限資金,緊盯關鍵環節,發揮耐心資本作用,努力為我國人工智慧產業創新發展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要素保障。
中國AI城市競賽
各地正吹響AI號角。
正如國家人工智慧基金落地上海,這裡AI生態凸顯。去年7月,上海最大AI母基金——上海國投先導人工智慧私募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浮出水面,總規模225.01億元,是上海重點打造的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之一。
放眼上海,2024年上海人工智慧產業規模已突破4000億元,截至目前,累計超過60款生成式人工智慧大模型獲得備案,位居全國前列,是名副其實的“模都”。
廣東同樣不遺餘力。廣東省已透過省創新創業基金、產業發展基金、半導體及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等政府投資基金支援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專案,投資額超230億元。
4月9日,廣東省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新聞釋出會,釋出首批人工智慧行業大模型、應用場景、應用解決方案和智慧終端產品。其中首批“人工智慧+”應用場景,包括人工智慧+製造、人工智慧+教育、人工智慧+醫療、人工智慧+安全4大行業共30類應用場景,支援人工智慧與廣東優勢產業相結合,快速走向商業化落地。
而北京高校、科研院所眾多,也是我國AI產業的重要聚集地。據今年3月釋出的資料,北京市目前擁有人工智慧相關企業約2400家,約佔全國四成,其中獨角獸企業36家,佔全國超半數。2024年,北京市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提前完成三年發展目標。北京市總規模1000億元的政府投資基金,也重點支援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未來產業領域。
以北上廣深為先鋒隊,全國隨即掀起一場自上而下的AI熱潮。放眼望去,杭州、成都、武漢等大多數城市都已釋出AI相關政策或基金,抓住這一波科技發展的機遇。
在許多人的共識中,AI已經是未來可以預見的十年裡,最有潛力的賽道。從更為長遠的角度來看,這更是一場攸關國家未來地位和命運的競賽。自大模型橫空出世以來,一場AI產業變革在全世界範圍內演進,我國AI產業發展也被提到國家高度。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就特別提到,深化大資料、人工智慧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慧+”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叢集。
今年初,DeepSeek在全球範圍內出圈,中國團隊再次用創新產品征服世界,也讓更多中國科技人才看到了實現技術突圍的希望。眼下全球AI格局悄然改變,來自中國的科技力量,正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重塑經濟和社會格局。
變化正在發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