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王:如閃電般歸來!

自從1892年的克利夫蘭總統以來,長達130多年,從未有一位美國總統在輸掉選舉之後還能重返白宮。四年前的此時此刻,絕大多數人都覺得懂王做不到,畢竟他只是個凡人,無法挑戰歷史規律;可是現在他做到了。這說明什麼?要麼懂王不是凡人,要麼歷史規律出現了變化,要麼兩者兼而有之。

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看,2020年輸給拜登,反而讓懂王的歷史地位上升了一個檔次——如果那次他贏了,那無非就是連續當了八年總統而已,美國曆史上這樣的總統有十幾個;可是他輸掉之後贏回來了,從而成為美國曆史上唯二的案例,以及絕大多數人記憶當中唯一的案例。可想而知,這種“鹹魚翻身”式的勝利,會給他的奇里斯瑪(Charisma)帶來多大的促進作用,又給他一手倡導的MAGA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運動增添多少柴火!

懂王成功地向選民傳達了一個資訊:

當前最重要的問題仍是經濟問題,而他本人是解決經濟問題的最佳人選。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多數選民是信了。那麼問題來了,過去一年多,美國經濟資料在紙面上看非常良好啊?失業率很低,GDP增速不錯,人均實際收入增長了,股市和樓市也在連創新高。在歷史上的任何情況下,如果美國經濟有這樣的表現,挑戰者都沒有什麼勝算可言(何況是四年前敗過一次的挑戰者)。這次到底是怎麼回事?

除了“美國經濟資料是造假,而且所有媒體和統計機構合夥造假”這個陰謀論性質的解釋之外,最佳的解釋是:美國經濟的問題出在分配上,經濟增長的果實沒有被所有階層同時享受到;那些認為自己受損了(或者受益不夠)的人就成了懂王的支持者。具體而言:
  • 持續的通貨膨脹貫穿了拜登的整個任期,雖然2024年情況已經大有好轉,但是物價上漲仍然是選民的噩夢。哈里斯企圖把責任推到當年的懂王身上,但選民顯然不買賬。
  • 非法移民的大量湧入,損害了中低收入者尤其是服務業工作者的利益。與八年前相比,除了鐵鏽地帶的藍領之外,懂王在基層的覆蓋面又擴大了。而且許多中產也擔心自己交的稅被拿去供養非法移民。
  • 股市和樓市的上漲對富人有利,對矽谷的科技從業者尤其有利;但是其他人享受的利益有限。一個位於南部或中西部、年收入三萬美元的白人很可能不持有任何股票和基金,並且只有一套房子。
  • 拜登任期內,美國製造業重建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成果主要在於晶片等“高階製造業”,與懂王倡導的製造業全面迴歸有較大差距,創造的就業也遠遠不夠。
除了上述問題之外,選民最關心的問題是墮胎權(尤其是女性選民),這是哈里斯最能打的一張牌。部分中產階級選民還關心治安問題,這個問題跟非法移民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體兩面的。除此之外就沒什麼了;跟往年一樣,外交問題不是大選的核心議題,所以拜登對中東問題採取的糟糕態度其實對選情沒什麼影響,懂王是否“通俄”也沒什麼影響。
其實,就經濟問題而言,哈里斯不是沒有勝算的。她曾正確地指出,懂王主張上臺之後重啟貿易戰、徵收高額關稅,會加劇而不是減緩通貨膨脹;她還曾正確地指出,過去四年拜登面臨的很多經濟問題源於懂王留下的負面遺產。問題在於,哈里斯完全沒有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如果你聽過她的演講就會發現,所有演講都缺乏技術細節,或許是因為她不懂細節,又或許她覺得可以單靠意識形態這一張牌去戰勝懂王。結果,拜登過去四年在經濟上取得的進展被忽略了,大部分選民反而更加認同懂王能處理好經濟事務!

支援哈里斯的自由派媒體(尤其是CNN之流)宣稱,懂王的競選活動就是人身攻擊,從頭到尾都在妖魔化對手;然而,哈里斯那邊又能好到哪裡去?在妖魔化對手方面,他們的手段同樣惡劣,但是效果遠遠不及懂王(因為懂王本人的溝通能力明顯更強);而在美化自己方面,他們選擇了“身份政治”這條道路,然後一條路走到黑,直到掉下懸崖粉身碎骨為止。

大選之夜(北京時間是早上了),我不停地在CNN\ABC\CBS等幾個親左翼媒體的直播之間切換。令我印象深刻的是,ABC的一位女記者(好像是黑人)眼淚汪汪地站在哈里斯競選總部的門外,對著鏡頭聲情並茂地說:“這是一次歷史性的選舉,美國第一次有可能選出一位女性,帶有印度血統的黑人女性做自己的總統!”接下來照例是對懂王的攻擊,將其打為女性、黑人和印度裔的共同敵人,但我沒聽到詳細內容,因為我換臺了。
很好,美國人都知道哈里斯是一位“帶有印度血統的黑人女性”。所以應該選她當總統?那麼美國人為什麼不選一個同時具備亞裔、印第安裔、西班牙裔和非洲裔血統的跨性別酷兒女性當總統?我相信這樣的人絕對能找出來,而且水平未必低於哈里斯。大選前的一個星期,我最愛刷的媒體就是CNN,它充分展現了“如何在完全不討論政策細節的情況下討論大選”這項基本功。而美國總統的主要使命不是坐在橢圓辦公室裡充當吉祥物,而是對當代重大事務進行決策。哈里斯唯一表現出具備決策能力的場景,是與懂王辯論的時候,那也成為了她競選中的高光時刻。

附帶說一句,關於哈里斯頻繁打出的墮胎權這張牌,她能做的事情其實也很少。除非她能推動國會透過一項關於墮胎的全國性立法(並且躲過大法官的審查),或者一口氣任命足夠多的大法官以恢復Roe v. Wade案確立的原則,否則無論在白宮坐上多久,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大選前的衝刺時刻,哈里斯團隊號召女性為自己的權益投票、有女兒的男性為自己女兒的權益投票,但收到的效果有限,為什麼呢?因為她沒辦法解決墮胎權問題啊!在本質上這是一項州權,本次大選很多州也將相關的法案列入了表決範圍,女性要保護自己的墮胎權,完全不用付出讓哈里斯當總統的代價。
在經濟問題、邊境問題和治安問題上,懂王提出的解決方案未必十分高明,但他至少有一套解決方案。他還證明了自己對共和黨國會議員具備絕對的控制力,只要拿到了國會多數,就能夠推進很多事情的執行——哈里斯則不具備這樣的控制力。共和黨在國會層面的勝利,充分體現了MAGA運動的力量在於基層,因為“選誰當總統”是一個全國性議題,而“選誰當參議員/眾議員”則是一個更加地方性的議題。假如懂王只是贏回了白宮,卻輸掉了國會,那就只是他個人魅力的勝利;但現在看來,他同時贏得國會的機率很大(參議院已經贏下來了),那就只能歸結為政策綱領和草根運動的勝利。

接下來我想進一步談談懂王的溝通和傳播策略。眾所周知,他是個非常易怒、睚眥必報、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人。放在二十年前,這樣的人不可能當選任何公職,因為主流媒體會把他搞死,“建制派”政客也不會給他任何好臉色看。但是八年前,他從天而降,橫掃了主流媒體和建制派;現在,他絲毫沒有收斂,沒有“改掉”主流媒體定義中的壞毛病。例如,懂王不但噴過麥凱恩、還侮辱麥凱恩的遺孀,而麥凱恩家族在亞利桑那具備很強的影響力,這很可能導致他輸掉亞利桑那。還有,懂王直到大選前夜還宣佈要把當初“竊取選舉”的那幫人送進監獄,他的幾乎所有政敵都被列入了“竊取選舉”的罪犯名單,應該被關到老死。

以CNN為代表的主流媒體,由此得出了“懂王比四年前更差勁”的結論,並且進一步得出了“懂王上臺之後要打世界大戰、搞集中營”的荒謬推論。事實上,懂王只是一個頑固、倔強、脾氣不好的老頭而已;如果他是普通人,大概會在酒桌上噴出那些話;但他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所以就改為在全國性的舞臺上噴出那些話了。除非發生奇蹟,否則他不可能逮捕“竊取選舉罪犯名單”上的任何人,更別說送進集中營了。絕大部分美國選民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並不覺得投票給懂王就是投票給一個惡魔。

二十年前,這樣的人不會贏得任何選舉,因為他們無法與選民直接接觸。在網際網路時代以前,報紙編輯、電視臺編導、專欄作家決定著人們能看到什麼,而建制派政客透過對流程的操縱、與媒體的合謀,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選民的投票。進入網際網路尤其是社交媒體時代,候選人直接對選民溝通的渠道大幅拓寬了,溝通的形式也更豐富了。不過,出於慣性,直到懂王出道之前,美國政治還是沿著上個時代的規則執行,“建制派”在大部分情況下還牢牢控制著局勢。你能想象一個候選人在Reddit上回答網友問題嗎?又或者他透過推特競選甚至治國?又或者被推特封掉之後建立自己的社交媒體平臺?這一切先例都是懂王創造的。

所以,從2020年開始,建制派政客和主流媒體的觀點就很一致:必須杜絕懂王死灰復燃的可能性,讓他徹底變成“歷史的偶然”,從而打斷政治流程草根化、社交媒體化的程序。他們抓住懂王所有的“極端性言論”窮追猛打,殊不知那才是懂王的力量來源——在社交媒體上,誰喜歡一個說話四平八穩、滴水不漏、毫無特色的人呢?誰不喜歡一個有血有肉、敢作敢為、心直口快的人呢?前者是主流媒體時代的遺蹟,後者才適合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普通網友。進一步說,懂王開啟了“政治飯圈化”的浪潮,對於飯圈中人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少犯錯誤(從而爭取外人的支援),而是堅持自我(從而充分取得自己人的支援)。

何況哈里斯甚至不是一個“四平八穩”的人;她是一個搞笑的人。一個稱職的老牌政客(例如拜登)雖然不具備什麼飯圈動員力,但是有能力團結那些沒有加入任何一個飯圈的中間派選民,那就是拜登上次獲勝的關鍵。8-9月的民調資料(事後證明是曇花一現)給了她錯誤的自信,讓她沿著這條既不專業也不親民的道路走了下去,等到現實露出猙獰面目的時候已經晚了。

當然,我很想接著討論懂王回朝之後的對外政策,尤其是大家最關心的那些問題。但那應該是另外一篇文章的內容。在此我只想強調一下:由於懂王本次獲勝毫無爭議,幾乎贏得了全部戰場州,而且普選票很可能也會贏(至少是伯仲之間),所以他的新任期會比之前那個任期容易不少。他帶給了共和黨一場國會勝利,徹底馴服了國會領袖和地方實力派,並且獲得了馬斯克等財界大佬的支援。上一個任期,他因為經驗不足、根基尚淺,未能做到很多事情;這一次就不一樣了。凡是以2017-2021年之間發生的事情作為基礎去預測懂王接下來的舉動的人,都會犯下非常嚴重的錯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