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是美國的

美國的“收養老年寵物月”(Adopt a Senior Pet Month)是一個提高公眾對老年寵物領養意識的活動。鼓勵人們在考慮領養寵物時,也將老年寵物作為選擇之一。
根據美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ASPCA)的資料,老年狗的領養率約為25%,而年輕狗和小狗的領養率為60%。對於貓來說,1.5歲及以上的貓的領養率為60%,而小貓的領養率為82%。這導致老年寵物在收容所中待得時間最長,也使它們面臨更高的被安樂死的風險。


老年寵物往往能更快速地與人類建立情感聯絡,因為它們已經知道如何與其他寵物和不同的人相處。而且老年寵物仍然有體驗生活的可能,並且它們與年輕動物一樣渴望與人類建立聯絡。
紐約市動物護理中心等機構在本月活動期間,進行了宣傳呼籲人們考慮領養老年寵物。
🦁️🐯🦝

自然紀實頻道BBC Earth於11月17日首播紀錄片《亞洲》,是BBC首部聚焦亞洲大陸野生動物的紀錄片,歷時近四年時間拍攝,深入探訪了亞洲各地,展現了亞洲大陸的壯麗美景和豐富多彩的野生動物。

《亞洲》系列共七集,每集都聚焦於亞洲不同的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從廣袤的阿拉伯沙漠到人煙罕至的印尼叢林,從寒冷的西伯利亞極地荒原到印尼的熱帶珊瑚海,揭示了前所未見的動物行為。這七集分別為《波濤之下》《雲端之上》《冰凍世界》《叢林秘境》《擁擠大陸》《腹地荒漠》和《拯救亞洲》。


片中由自然博物學家大衛·愛登堡爵士(Sir David Attenborough)擔任解說,採用8K超高畫質技術拍攝,捕捉了一系列令人驚歎的動物行為和自然景觀。《亞洲》不僅展示了亞洲的自然奇觀,還深入探討了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等全球性議題,反映了全球環境變化的緊迫性。
與農民們同在

上週,傑里米·克拉克森 (Jeremy Clarkson)作為農民代表去議會抗議了。

英國工黨政府決定在最新的預算中對農場徵收遺產稅,也被稱為“拖拉機稅”,這引起了農民的憤怒。1990年代起,農業財產遺產稅的稅收是被減免的。然而新政策實施後,從2026年4月起,價值超過100萬英鎊(130 萬美元)的農場在所有者去世傳給下一代時將面臨 20% 的稅。
本次抗議有數千名英國農民參加,一位英國農民說:“過去五年中有四年,我們都在虧損,”他是第五代農民,在英格蘭西北部的利物浦附近種植穀物作物。“唯一讓我堅持下去的就是為我的孩子做這件事。也許這片土地的一點點升值可以讓你繼續經營下去。但現在,因為遺產稅的徵收這些價值在一夜之間消失了。”

據悉,克拉克森這次參加抗議也帶上了《克拉克森的農場》節目組。觀眾屆時將會在第5季中將會看到抗議相關的內容了。
在施工現場盛開的花

位於東京銀座的「Ginza Sony Park」是一個新興地標,其前身是具有歷史意義的索尼大樓。這座大樓由日本建築師蘆原義信設計,建於1966年,曾是索尼集團在東京的總部,同時也是戰後日本經濟復甦與高速增長的重要象徵。
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前,索尼大樓被拆除並改建成公園,成為“Ginza Sony Park Project”(銀座索尼公園計劃)的一部分。改建後的空間結合了公園與地下商城的概念,建築結構包括地上五層和地下四層。


今年8月,「Ginza Sony Park」的第二階段施工正式完成,計劃於2025年1月全面開幕。而在施工期間,一項名為「ART IN THE PARK(工事中)」的藝術企劃限時展開,展覽時間為11月19日至12月1日。


本次展覽匯聚了多位日本當代藝術家的新作:SHUN SUDO(須藤俊)帶來了其標誌性的 BUTTON FLOWER 系列新作;山口幸士展出了以花田為主題的12件全新作品;玉山拓郎則透過LED熒光燈打造了一件貫穿整個公園空間的光之裝置藝術。

展覽免費向公眾開放,採取預約制,帶來藝術與建築相結合的獨特體驗。
“我的生命中一無所有,
我只是一個畫家”

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正在展出常玉等旅法藝術家的作品展《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展覽將於12月8日結束。

畫家常玉1900年出生於四川順慶(今南充市)的一個富商家庭。1917年他進入上海美術學校就讀。1919年,他與徐悲鴻、林鳳眠等人一同以留法勤工儉學的方式前往巴黎。
在巴黎,常玉在大茅舍藝術學院(Académie de la Grande Chaumière)學習繪畫。他的作品經常在沙龍及各大畫廊展出,1932年被列入《1910-1930當代藝術家生平辭典》第三卷。1966年,常玉因煤氣洩漏在巴黎去世,享年67歲。常玉的作品在他生前並未得到廣泛的認可和賞識。然而在他去世後才逐漸受到關注,有“中國馬蒂斯”之稱。

本次展覽展出常玉的44件作品,包括《菊》及《四女裸像》等。同時還有“留法三劍客”:吳冠中、朱德群和趙無極的作品。他們均在杭州藝專(現中國美術學院)學習,並受教於林風眠等大師後都赴法國深造。其他參展的還有藤田嗣治、陳清汾、顏水龍、楊三郎、劉啟祥等旅法藝術家的作品。
“我的作品是源於對影像的極端不信任”

比利時藝術家呂克·圖伊曼斯(Luc Tuymans)在中國的首個大型回顧展“呂克·圖伊曼斯:過去”,該展覽於2024年11月16日至2025年2月16日在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行。展覽將展出圖伊曼斯從1975年至2023年創作的近90件作品。

圖伊曼斯1958年出生於比利時莫特賽爾,目前生活和工作在比利時安特衛普。他在藝術界以其獨特的繪畫風格而著稱,這種風格通常被描述為冷靜、剋制,並且給人以褪色感,類似於攝影的效果,有時被稱為“莫蘭迪配色”。圖伊曼斯的作品通常在一天之內完成,觀者容易被其畫面吸引,但難以解讀背後的含義。


圖伊曼斯的藝術實踐始終圍繞影像展開,他的創作不僅關注廣闊跨度的歷史,亦著眼於瑣碎細節的日常,深入探討了影像所蘊含的塑造當下、詮釋歷史之複雜易變的力量。

本次展覽特別展現了圖伊曼斯與中國的緊密聯絡,他曾為中國策劃過兩個展覽,並一直關注中國。作品《朝陽》(2003)體現了圖伊曼斯對中國古老過去與現代當下的探尋,描繪了上海地標性建築東方明珠和浦東新區的高樓大廈。
蔡國強自己的AI模型
cAI™全球首次個展開幕

今年9月,藝術家蔡國強在美國洛杉磯紀念體育場舉行了一場名為《WE ARE:為PST ART所作爆破計劃》的煙花表演,這場表演由蔡國強與其量身開發的多模態人工智慧模型CAI™(讀作AI Cai)共同創意編排。

如今,蔡國強在澳門為其AI模型cAI™舉辦了一場展覽《cAI™:靈魂掃描》,展覽內容包括cAI™生成的自述、“火藥畫家cAI™”的首次“畫展”、與澳門觀眾共創煙花的互動裝置“煙花大師cAI™”,以及由“占卜師cAI™”打造的機械臂互動裝置《cAI™占卜屋》。

“占卜師cAI™”附身在一隻黑貓上,它被一雙機械黑手提線操控著。觀眾可以走到桌邊,在白沙的特定區域上寫下8位生辰數字,並默唸求問之事。黑貓會根據這些內容開始占卜。觀眾掃平白沙,可以獲得一張特殊“籤文”作品,作為自己的“靈魂切片”。


cAI™是蔡國強自2017年起開始研究的AI專案,是一個以蔡國強數十年藝術哲學與方法論為基礎的多模態AI模型。cAI™深度學習了蔡國強的藝術創作、著述、影像與檔案資料,以及他畢生興趣的宇宙和看不見的世界等知識領域。cAI™還模擬了蔡國強敬仰的古今人物,打造了愛因斯坦等不同的人格。
馬友友與合奏40年的

上個月,大提琴家馬友友與合作了40年的鋼琴家凱瑟琳·斯托特(Kathryn Stott)共同發行了最後一張專輯《Merci》。這張專輯以100 年前去世的法國作曲家加布裡埃爾·福雷(Gabriel Fauré)的作品為中心,向其表達感激之情。

馬友友和凱瑟琳·斯托特最早合作的時間可以追溯到1978年。當時他們都不知道對方是音樂家,兩人的合作完全出於對音樂的熱愛。直至1985年,他們正式開始以大提琴與鋼琴二重奏組合活動,合作的知名曲目有《聖母頌》(Ave Maria)、《搖籃曲》(Lullaby, Op. 49, No. 4)、《天鵝》(The Swan from Carnival of the Animals)等。

今年11月初,馬友友與斯托特在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傾情演繹了一場表演,作為他們深厚藝術合作的最後篇章。演出結束後,斯托特將優雅地告別舞臺,步入退休生活。
《在溪邊》

韓國導演洪常秀自編自導的新片《在溪邊》於今年8月在第77屆洛迦諾電影節上首映,10月29日該片在韓國網路上上映。

本片由金敏喜、權海驍和趙允熙主演,講述了一位名叫Jeonim的大學講師邀請她的叔叔到學校執導一部戲劇小品,40年前叔叔曾在同所大學執導過戲劇小品。Jeonim每天都會去附近的溪邊寫生,試圖捕捉它的形狀。後來學生中發生了一起醜聞事件,Jeonim與她的叔叔也被捲入其中。

《在溪邊》探討了人性中的虛偽與坦誠、模糊與清晰、良善與邪惡等一系列相悖現象,揭示了知識分子內心的複雜與虛偽。
金敏喜憑藉本片在第77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表演獎。
《重啟人生》團隊新作
講外星人的故事

2023年初,日劇《重啟人生》獲得超高好評。如今,該劇的導演水野格和編劇笨蛋節奏攜手帶來的新作《熱點》(ホットスポット)預計將於明年1月播出。

《熱點》的故事發生在富士山腳下山梨縣的某個小鎮,一位單身母親某天意外遇見了一位外星人,作為一個經歷過生活酸甜苦辣的成年人,她選擇以不冒犯外星人為前提,試探性地請求它幫忙處理她工作和私人生活中的各種“小麻煩”……演員市川實日子將在片中飾演這位單身母親。
笨蛋節奏(Bakarhythm),本名升野英知,是一位搞笑藝人、主持人、作家、演員以及編劇。他作為編劇的其它作品有《架空OL日記》《住住》等。笨蛋節奏的作品以女性群像、日常瑣碎話題、出其不意的情節發展為特點,對生活進行的極致觀察和吐槽。

2024年初,導演水野格和編劇笨蛋節奏也合作了一部懸疑劇集《入侵者們的晚餐》,講述了三個女人闖入另一個女人住所的故事。
“建築師是用他的房子

人文建築紀錄片《狂想之城》正式上線。
這部六集的節目將帶領觀眾跟隨建築師馬巖松的腳步,探訪全球六座城市:巴黎、巴塞羅那、鹿特丹、紐約、斯圖加特和洛杉磯,瞭解這些城市的建築風格和文化特色,見證它們“不同”的城市氣質。
在每一集中,馬巖松將和嘉賓一起,感受每座城市的獨特文化和魅力,包括庾恩利、陳明昊、蔡國強、庫哈斯、瓦格納和陳沖,他們將一同感受這六座城市的建築文化和城市精神。




在紀錄片的第一集中,馬巖松與恩利一同漫步在巴黎街頭,探訪了波伏娃橋、蒙帕納斯公墓以及“新浪潮祖母”瓦爾達曾居住的達格雷街等地。

《狂想之城》將從11月26日起至12月31日,每週二在騰訊新聞和騰訊影片平臺播出。
⚪
